鸡腿菇能冬天上架栽培吗'?
冬季 温度较低,子实体不易产生,如***取加温措施,也可以栽培。
鸡腿菇是一种适应力极强的草腐粪生土生菌,属于恒温结实性中温型菇类,菌丝生长适宜温度为23~28℃,子实体发生的适宜温度为15~18℃。春秋季均可栽培,秋季栽培一般6~8月份制栽培种,9月下旬至12月至12月上旬出菇,春季栽培一般在11月至年2月份制栽培种,栽培种需要适当加温发菌,4~6月份出菇。
鸡腿菇的种植方法
1、栽培场地的选择。鸡腿菇对外界的环境条件有较强的适应性,故适应鸡腿菇生长的场地较多。大棚、小拱棚地畦栽培,室内、大棚层架栽培,日光温室、玻璃温室、晚秋、冬天遮光栽培等均可。在春季生长旺盛时的玉米田间、甘蔗田间埋袋均可栽培。防空洞、地下道、窑洞更能四季栽培。
2、栽培原料的发酵。栽培原料发酵时堆高100厘米、宽1.5~2米的梯形堆,上盖草帘或薄膜,前2天可不翻料,第三天时翻料,翻料时把上、中、下,内、外的栽培原料调换一下位置,使其受热均匀。用铁锨把在料上每隔15厘米扎一通到底的通气孔,使其透进氧气,排出废气和嗜热放线菌产生的热量,再盖上塑料薄膜。就这样,料心温度达到65℃~85℃,翻料堆3~4次,即可发酵透彻。为防苍蝇,可在料面和料堆周围喷食用菌专用杀虫剂防虫。
3、脱袋覆土出菇。发育成熟的菌袋均需埋到地下覆土出菇。首先把菌袋脱袋后,将菌栓逐个竖立于地畦中,整畦摆满后,用土填充菌栓间的空隙,填平后浇上1次大水,待几小时后在表面覆上2~3厘米厚颗粒状的肥土,每天向土上喷轻水1~2次,让水分逐渐浸透土层,以后保持土层潮湿,经20~25天即可出菇。
食用菌鸡腿菇,人工栽培时,要注意什么?
鸡腿蘑也叫鸡腿菇,因其菇大,形如鸡腿,味如鸡丝而得名,鸡腿蘑菌肉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美味食用菌,鸡腿蘑的药用价值也很高,中医学认为鸡腿蘑性平、味甘,有益脾胃、清心安神、帮助消化、降低血压的功效,经常食用有增加食欲、降低血糖浓度和治疗痔疮的作用,具有“天然、营养、保健”三种机能为一体珍稀食用菌。
一、鸡腿蘑的生长条件;1、营养;
鸡腿蘑是一种中温型菌类,不发生在草地真阔混交林中的草丛或落叶层中,富含有机质田野、果园、空地以及草堆和粪肥堆中,是一种适应性很强的粪土生草腐菌。
鸡腿蘑菌丝体活力强,适应性广,人工栽培鸡腿蘑时,利用各种农作物秸秆,如稻草、麦秆、玉米芯等为主料,添加适量的粪肥、麸皮、石膏、碳酸钙等为辅料,配制的培养料可以满足鸡腿蘑生长所需要有养分。
2、温度;
鸡腿蘑菌丝体生长的温度范围在6至34℃,最适宜生长的温度在25℃左右,温度超过35℃时菌丝会停止生长,并迅速老化。
鸡腿蘑菌丝体的耐寒能力强,冬季在土壤中也可以安全越冬,只是底形成需要一定的低温***,温度10至20℃,子实体原其就能分化,最适宜指数的上涨的温度在12至18℃,适宜环境下,子实体发育良好、菇体大、菇肉紧密。
3、湿度;
菌丝体生长阶段培养料的含水量要在65%,子实体发生阶段空气湿度要控制在90%左右。空气湿度低,子实体发育慢、菇体瘦小。
4、空气;
菌丝体生长阶段需氧量比较少,但子实体发育阶段则需要大量的氧气,如果培养室通风不良,子实体发育迟缓、菌柄变长、菌盖变薄,容易发生畸形菇,严重影响品质、质量。
5、土壤;
鸡腿蘑是一种粪土生草腐菌,子实体的发生以及生长发育离不开土壤,土壤可以提供养分和水分,还能改善生态条件,抑制杂菌发生,促进鸡腿蘑菌丝体的生长。
二、人工栽培方法;1、栽培时间;
根据鸡腿蘑的生长习性,通常安排在春、秋两季人工栽培,夏季气温高子实体易发生自溶,其他季节都可栽培,可以在3月份先制好菌袋,5月份菌丝就会长满袋,放在常温的培养室越过高温的夏季,适宜出菇时,进行覆土出菇。
2、栽培场所;
鸡腿菇大多以脱袋覆土栽培和畦床式栽培,栽培场所可以选择简易的荫棚、塑料大棚、空闲的房间或者防空洞内等场所都适合栽培鸡腿蘑。
3、栽培原料和配方;鸡腿蘑菌丝体繁殖力、抗老化能力强,对营养条件要求不是很苛刻,各种农作物的秸秆、籽壳都可以作为栽培原料,常用的栽培料配方有以下几种:
(1)、棉籽壳60%、麸皮20%、玉米粉17%、蔗糖和石灰各1.5%或棉籽壳50%、稻草30%、麸皮3%、玉米粉15%、磷肥和石灰各1%均匀搅拌,用聚乙烯塑料袋每袋装干料1kg,高温灭菌消毒后,就可接入原种,移入培养室,室内温度控制在25℃左右,25天左右菌丝就会长满袋。
(2)、玉米芯83%、麸皮10%、豆饼粉和石灰各2%、过磷酸钙和石灰各1.5%,含水量55%左右,均匀搅拌堆积发酵36小时翻料,鱼儿第三次翻堆时分别加入石膏以及过磷酸钙,前后共翻堆三次,然后将料摊开,温度降至27℃时,用聚乙烯塑料袋硬钢料边接种。
4、栽培方式及管理;(1)、脱袋覆土栽培;
菌丝长满袋后,去掉塑料袋,搬入菇棚内,横式摆放或术竖式摆放,覆地材料选用腐殖质含量高。透气性好的土壤,土壤一定要消毒处理,常用的覆土材料配方:
用菜园或者农田20cm以下的潮土,每100kg潮土加草木灰6kg、三元复合肥1kg、充分发酵后的干鸡粪3kg、克霉净0.1kg、氯氰菊酯10ml和生石灰2kg,均匀搅拌,覆土栽培后,要保持土壤湿润和棚内通风换气,20天左右就会出现原基。
(2)、出菇期管理;
出不去,棚内温度要控制在13至20℃,空气湿度保持在90%左右,出菇期管理工作主要是调控棚内温度、湿度保持空气清新和适宜的光照。
5、病虫害防治;人工栽培鸡腿蘑易受病虫的危害,主要杂菌有木霉,曲霉,青霉等;虫害主要有害螨、菇蚊和菇蝇等;
防治上要***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措施,合理安排栽培时间,尽量避免在高温季节脱袋覆土栽培,覆土要经过消毒处理,棚内安装纱窗和门帘,都可以有效地防治病虫害的发生,
6、采收加工;
鸡腿蘑在七至八成熟时,就要及时采摘,***收时用手捏着菌柄基部,轻轻转动拔起,踩到后将菌柄基部的泥土清理干净,因其贮藏期短极短,***收后要迅速送到加工厂进行冷冻储藏或加工,鸡腿菇少量在市场鲜销,大部分加工成罐头或盐渍菇,远销国外。
以上介绍的是鸡腿蘑生长习性以及人工栽培方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欢迎大家留言,一起探讨!
鸡腿菇菇栽培注意以下几点
1、温度控制
鸡腿菇对温度是有一定的要求的孢子萌发要将温度控制在25-27度左右促进菌丝的生长,在菌丝生长过程中,其温度不可超过35度,超出后鸡腿菇会逐渐融化变黑,并且菌丝也会逐渐死亡。所以在出菇期的时候要将温度控制在12-25度左右。
2、水分管理
在床面覆土后,要在3天内让土壤逐渐湿润,保证土壤的含水量在20%左右。将土壤用手捏成团不粘手即可,这样的话可以促进菌丝伸入土层,增强生长能力。然后大约半个月左右后,随着子实体原基形成后要加大浇水量,保证有充足的水分促进子实体的生长。并且子实体进入膨大期后,每天都需要浇一次水,等到潮菇结束后要停止浇水,恢复菌丝长势。
3、通风透气
鸡腿菇的呼吸能力是比较强的,在对鸡腿菇通风的时候,不可通风太强,因为通风量过大的话,会增加鸡腿菇表面的鳞片,导致商品价值降低。
4、注意光照
光照太强会抑制鸡腿菇的生长,并且还会加快菌丝的老化速度。因此在夏季的时候,为了防止太阳直射鸡腿菇,应在菇房搭建一个遮阴棚,遮阴棚要保证不透光。且还需在遮阴棚上覆盖一层塑料膜,防止下雨出现漏水的现象。搭建好后要注意遮阴棚内的湿度,湿度保持在75%左右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