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蛙养殖技术?
石蛙养殖技术如下:
配种和产卵到 4 月份而且水温已经达到 18 摄氏度的时候即可开始石蛙的配种。按 1:1 的比例选择体型大、健康有活力的雌雄种蛙放置到蛙池中。夜间石蛙会自行抱对交配并产卵。
孵化石蛙产卵后,蛙卵会粘附在水草边缘,此时要小心地将蛙卵转移到孵化池中,保证孵化池的水持续流动,但流速不能太快以免冲散蛙卵。蛙卵孵化对水温有要求,可通过日照等方式提升水温,使水温在 20 摄氏度以上,28 摄氏度以下,促进蛙卵孵化。通常 1 – 2 周蛙卵就会孵化成蝌蚪。待池中蛙卵基本孵化完毕时,将蝌蚪转移到蝌蚪池中。
石蛙蝌蚪的喂养蝌蚪孵化出来后的前 3 天不能喂食,因为蝌蚪消化系统尚未完善,向水中投食可能会导致蝌蚪死亡。3 天后可投喂以下饲料:牛奶、豆浆、蛋黄水、黄粉虫浆以及少量嫩青菜。液体类饲料投喂标准为每 1000 尾蝌蚪 10 毫升饲料,少量多次投喂直到蝌蚪不吃。喂食时间为每日清晨、傍晚。在蝌蚪长大、长出前后肢过程中要逐步增加饲料量,具体按蝌蚪的***食情况调节。完全长出前后肢且尾巴消失的蝌蚪即可转移到成蛙池中喂养。
石蛙成蛙的喂养成蛙喂养注重营养丰富,活饲料如黄粉虫、蝇蛆、小蚯蚓最佳,条件不充分的鱼饲料也可以。喂食时间、方法与蝌蚪时期类似,每日两次,每次少量逐步喂。
石蛙只要度过蝌蚪期,养殖难度会大大降低,成蛙期间日常管理主要注意换水、消毒,保证喂食即可。1. 每周在池内泼洒高锰酸钾进行消毒杀菌,每立方米水泼洒 2 克高锰酸钾。2. 每周换一次水。
石蛙怎么养殖,哪个阶段是吃什么的?
1.选择养殖场地
想要养殖石蛙首先我们要先选好养殖的场地,养殖石蛙的场地最好选择在一些比较偏僻的山区,天气条件是一个显著优势,另外山区有着冬暖夏凉的气候特点,所以对于石蛙的生长条件来说非常有利,还有就是水源优势,像山区里面水***是天然的,都是地下水和溪水,水质非常好。
2.建造养殖池
选择好场地后就要进行养殖池的建造了,人工养殖大部分都***用集约化的养殖模式,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节约养殖成本,蛙池的设计***用1m*2m的规模进行建池,池内壁的光滑度一定要好,这样能够避免一些突起对其造成的伤害,而且蝌蚪喜欢沿着池壁进行攀爬逃逸,这样能够减少这种情况的出现,水的深度要保持在3m以上10m以下。
幼苗期是石蛙发育的重要时期,在前期我们可以***用投食鸡蛋黄的方式喂养,将鸡蛋黄揉碎后撒在水里即可,一天喂食两次,等蝌蚪过了发育期之后即可换用活体小昆虫喂食,比如蚯蚓等,等到后期可以换做鱼肉进行喂养,也可以使用多种饲料混合配制喂食,如果水质有变差的话可以对其进行换水,保证水质卫生干净。
4.日常管理要点
养殖蝌蚪需要时刻巡查水质,并且保证每次投食后蝌蚪吃完后的水质要干净,对粪便等杂质要进行清理,勤于换水,正常的换水间隔天数是在三到四小时换一次,并且每天都要检查养殖器械和设施是否正常运行,有没有损坏的情况等等,定期对养殖池进行消毒以及杀菌的处理,等到后期还要将不同大小的个体进行分离,避免以大吃小。
石蛙养殖技术全过程?
石蛙养殖技术如下:
配种和产卵到 4 月份而且水温已经达到 18 摄氏度的时候即可开始石蛙的配种。按 1:1 的比例选择体型大、健康有活力的雌雄种蛙放置到蛙池中。夜间石蛙会自行抱对交配并产卵。
孵化石蛙产卵后,蛙卵会粘附在水草边缘,此时要小心地将蛙卵转移到孵化池中,保证孵化池的水持续流动,但流速不能太快以免冲散蛙卵。蛙卵孵化对水温有要求,可通过日照等方式提升水温,使水温在 20 摄氏度以上,28 摄氏度以下,促进蛙卵孵化。通常 1 – 2 周蛙卵就会孵化成蝌蚪。待池中蛙卵基本孵化完毕时,将蝌蚪转移到蝌蚪池中。
石蛙蝌蚪的喂养蝌蚪孵化出来后的前 3 天不能喂食,因为蝌蚪消化系统尚未完善,向水中投食可能会导致蝌蚪死亡。3 天后可投喂以下饲料:牛奶、豆浆、蛋黄水、黄粉虫浆以及少量嫩青菜。液体类饲料投喂标准为每 1000 尾蝌蚪 10 毫升饲料,少量多次投喂直到蝌蚪不吃。喂食时间为每日清晨、傍晚。在蝌蚪长大、长出前后肢过程中要逐步增加饲料量,具体按蝌蚪的***食情况调节。完全长出前后肢且尾巴消失的蝌蚪即可转移到成蛙池中喂养。
石蛙成蛙的喂养成蛙喂养注重营养丰富,活饲料如黄粉虫、蝇蛆、小蚯蚓最佳,条件不充分的鱼饲料也可以。喂食时间、方法与蝌蚪时期类似,每日两次,每次少量逐步喂。
石蛙只要度过蝌蚪期,养殖难度会大大降低,成蛙期间日常管理主要注意换水、消毒,保证喂食即可。1. 每周在池内泼洒高锰酸钾进行消毒杀菌,每立方米水泼洒 2 克高锰酸钾。2. 每周换一次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