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蛙难养殖成功吗?
石蛙主要生活于中国南方的山溪水坑内或石洞岩隙中,习性昼伏夜出,主要食物为昆虫及其幼体。每年11月~翌年4月冬眠。石蛙的活动强弱与外界的环境条件有密切的关系,水温水流等变化对其影响尤为明显。适宜水温为15~25℃,活动正常。水温过低,活动较少,生长停滞,进入冬眠。水温过高则出现异常,甚至死亡。 石蛙养殖看似简单,实际上成功率不高,常使养殖者吃尽苦头。中国南方诸省,在石蛙人工饲养方面做过不少尝试,真正成功并取得明显经济效益的比较少。主要原因是石蛙的生长条件比较特殊,对环境要求较高,如果没有把其生长规律弄清楚,很难养殖成功。这也是人工养殖的难点之一。
养殖石蛙前期大概需要投入多少资金?石蛙市场前景如何,值不值得规模化养殖?
"养殖石蛙前期大概需要投入多少资金?石蛙市场前景如何,值不值得规模化养殖?"针对这个问题,愿意与你分享一下个人看法。
说到石蛙,需要明确一点,野生的石蛙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禁止捕杀。要养殖石蛙,需要到人工养殖场所引进种苗。好了,回到正题,石蛙,个头大,肉味鲜美,是主要的食用娃之一,具有健脾消积,滋补强壮的效果,而且对于消化不良、食少虚弱都有一定的作用。而且进行人工养殖,石蛙具有生长速度快,繁殖力强的优势。那么,开展石蛙养殖在前期需要投入多少钱?
养殖石蛙的前期投入
养殖石蛙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对于环境的要求比较高,要求使用的水要清澈无污染,场地要选择在幽静阴凉,人迹罕至之处。不过,随着石蛙养殖技术的成熟,养殖具有可行性。那么,以养殖一亩石蛙为例,需要投入的成本如下:
- 引进种苗款。一亩地可以养殖1万只石蛙,引进8克的石蛙,平均每只3元,需要投入30000元种苗费。
- 饲料成本。石蛙主食黄粉虫,平均一只石蛙需要吃3斤黄粉虫才能够达到上市的规格,即500克。目前,市场上黄粉虫的价格8元/斤,那么,3斤需要投入24元。也就是说养殖一只石蛙,达到上市标准需要饲料成本24元。10000只需要240000元。
- 建设养殖池。需要建设一个仿生态的养殖池,包括孵化池、越冬池、围栏等等,所产生的成本大概有30万元。
- 人工成本。雇请一人协助养殖,工资1800元/月,两年时间,需要开出43200元工资。
- 其他不可预知的开支,需要10000元。
最后,养殖石蛙总的投入成本为:623200元。
养殖石蛙的利润分析
石蛙的市场前景肯定是不错的,毕竟属于特种养殖,又存在技术壁垒,市场需求大,而进入市场的石蛙又不多,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那么,值不值得养殖,就要看养殖的利润如何了。按照上面提及的养殖10000只石蛙计算,以成活率95%为例,可出栏9500只,平均一只1斤,即500克。以上市上石蛙90元/斤价格计算,一只石蛙产值90元,9500只产值达到855000元。除去成本623200元,可获利231800元,平均一年的利润为115900元。(石蛙养殖的周期为2年)。
好了,以上是我个人看法,欢迎评论指正。另外,大家有关于三农方面的问题,可以一起探讨。
石蛙养殖前景和成本?
石蛙的养殖成本与利润分析石蛙养殖是一项技术难度较高周期长的养殖项目特别是石蛙繁育技术。但单纯养殖商品蛙却能有效降低风险加快收益成效的优势,以每亩建池费用5万计算:
每亩可养殖商品小蛙1万只,8克左右小蛙每只3元培育两年便可上市销售。每斤石蛙需要吃3斤黄粉虫才能长大到上市规格,加上中药预防,人工管理等,一斤石蛙成本30-40元之间。一万只蛙去掉损耗大约1500斤,去掉成本,1500斤石蛙可实现收入5万元,
第二批石蛙由于建设成本不需要投入,收入可达10万元。石蛙人工养殖技术现还不成熟,需要有专业养殖户指导。自繁自养的方法不适合刚刚想入行的石蛙养殖户,前期技术难,投资大,成本高,所以新人需要选择购买蛙苗进行养殖商品大蛙,减少技术成本,时间成本,解决资金回笼,这是目前石蛙行业主要发展模式。
石蛙如何养殖?
养殖石蛙的场地最好选择在一些比较偏僻的山区比较好,而且在山区养殖的话天气条件是一个优势,山区有着冬暖夏凉的气候特点,所以对于石蛙的生长条件来说是非常有利的,还有就是水源优势,像山区里面水***是天然的,都是地下水和溪水,水质非常好。
一般来说养殖场地宜选择在水质良好、排灌方便、环境安静、冬暖夏凉、不旱不涝、管理方便、防逃防害的地方。养蛙池可建在室内或室外,室内要求通风,凉爽,无太阳光直射,室外可设凉棚,下建蛙池,因陋就简地在室内,庭院内或野外建池,都是石蛙良好的生活场所。
幼蛙饲料有蝇蛆、黄粉虫、蚯蚓等,白天***取避光措施,水深10~15厘米,水质与蝌蚪期相同,换水视水温、水质变化定,20~26℃时每天换水一次。
1、养殖场地选择
养殖石蛙的场地最好选择在一些比较偏僻的山区比较好,而且在山区养殖的话天气条件是一个优势,山区有着冬暖夏凉的气候特点,所以对于石蛙的生长条件来说是非常有利的,还有就是水源优势,像山区里面水***是天然的,都是地下水和溪水,水质非常好。
2、养殖池的建造
选择好场地后就要进行养殖池的建造了,人工养殖大部分都***用集约化的养殖模式,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节约养殖成本,蛙池的设计***用1m*2m的规模进行建池,池内壁的光滑度一定要好,这样能够避免一些突起对其造成的伤害,而且蝌蚪喜欢沿着池壁进行攀爬逃逸,这样能够减少这种情况的出现,水的深度要保持在3m以上10m以下。
3、种蛙选择
种蛙是人工繁殖的基础,在冬眠之后、春繁之前对成蛙作全面检查分类,选个体较大,身体健壮、皮肤光滑、发育良好、无残疾、无破损、达到性成熟的成蛙留作种用。
4、种蛙培育
石蛙选留作种用的在冬眠前应加强饲养使之膘厚体壮,冬季在温度达到12℃以上时应保持喂食,减少冬季体内能量的消耗,保持石蛙的生长和性腺的良好发育。
石蛙通常在4月份配种,雌雄比例为1:1,放养密度每平方米15~20只,一般在夜间9时后抱对,母蛙于清晨4~7时排卵,一般每次产卵300~500粒。
6、人工孵化
石蛙受精卵开始发育至蝌蚪孵出阶段对外界变化十分敏感,整个孵化过程中应做到温度适宜、水质无污染、蛙卵消毒、孵化池增氧等技术要求。
7、蝌蚪饲养
石蛙在人工饲养条件下,母蛙产卵后卵经人工孵化10~15天孵出蝌蚪,小蝌蚪孵出后通常吸附在池底和卵膜上,很少活动,也不觅食,到了三天后活动量增加并开始觅食。
8、幼蛙饲养
幼蛙饲料有蝇蛆、黄粉虫、蚯蚓等,白天***取避光措施,水深10~15厘米,水质与蝌蚪期相同,换水视水温、水质变化定,20~26℃时每天换水一次。
9、安全越冬
蝌蚪越冬可在室内进行,水深20厘米左右,***用常流水、蛙池加盖、保温等防冻措施。幼蛙冬眠水深为15厘米左右并留有一定的陆地,遇低温、冰冻天气应有保温防冻措施。
石蛙养殖技术?
石蛙养殖技术如下:
配种和产卵到 4 月份而且水温已经达到 18 摄氏度的时候即可开始石蛙的配种。按 1:1 的比例选择体型大、健康有活力的雌雄种蛙放置到蛙池中。夜间石蛙会自行抱对交配并产卵。
孵化石蛙产卵后,蛙卵会粘附在水草边缘,此时要小心地将蛙卵转移到孵化池中,保证孵化池的水持续流动,但流速不能太快以免冲散蛙卵。蛙卵孵化对水温有要求,可通过日照等方式提升水温,使水温在 20 摄氏度以上,28 摄氏度以下,促进蛙卵孵化。通常 1 – 2 周蛙卵就会孵化成蝌蚪。待池中蛙卵基本孵化完毕时,将蝌蚪转移到蝌蚪池中。
石蛙蝌蚪的喂养蝌蚪孵化出来后的前 3 天不能喂食,因为蝌蚪消化系统尚未完善,向水中投食可能会导致蝌蚪死亡。3 天后可投喂以下饲料:牛奶、豆浆、蛋黄水、黄粉虫浆以及少量嫩青菜。液体类饲料投喂标准为每 1000 尾蝌蚪 10 毫升饲料,少量多次投喂直到蝌蚪不吃。喂食时间为每日清晨、傍晚。在蝌蚪长大、长出前后肢过程中要逐步增加饲料量,具体按蝌蚪的***食情况调节。完全长出前后肢且尾巴消失的蝌蚪即可转移到成蛙池中喂养。
石蛙成蛙的喂养成蛙喂养注重营养丰富,活饲料如黄粉虫、蝇蛆、小蚯蚓最佳,条件不充分的鱼饲料也可以。喂食时间、方法与蝌蚪时期类似,每日两次,每次少量逐步喂。
石蛙只要度过蝌蚪期,养殖难度会大大降低,成蛙期间日常管理主要注意换水、消毒,保证喂食即可。1. 每周在池内泼洒高锰酸钾进行消毒杀菌,每立方米水泼洒 2 克高锰酸钾。2. 每周换一次水。
石蛙养殖技术全过程?
石蛙养殖技术如下:
配种和产卵到 4 月份而且水温已经达到 18 摄氏度的时候即可开始石蛙的配种。按 1:1 的比例选择体型大、健康有活力的雌雄种蛙放置到蛙池中。夜间石蛙会自行抱对交配并产卵。
孵化石蛙产卵后,蛙卵会粘附在水草边缘,此时要小心地将蛙卵转移到孵化池中,保证孵化池的水持续流动,但流速不能太快以免冲散蛙卵。蛙卵孵化对水温有要求,可通过日照等方式提升水温,使水温在 20 摄氏度以上,28 摄氏度以下,促进蛙卵孵化。通常 1 – 2 周蛙卵就会孵化成蝌蚪。待池中蛙卵基本孵化完毕时,将蝌蚪转移到蝌蚪池中。
石蛙蝌蚪的喂养蝌蚪孵化出来后的前 3 天不能喂食,因为蝌蚪消化系统尚未完善,向水中投食可能会导致蝌蚪死亡。3 天后可投喂以下饲料:牛奶、豆浆、蛋黄水、黄粉虫浆以及少量嫩青菜。液体类饲料投喂标准为每 1000 尾蝌蚪 10 毫升饲料,少量多次投喂直到蝌蚪不吃。喂食时间为每日清晨、傍晚。在蝌蚪长大、长出前后肢过程中要逐步增加饲料量,具体按蝌蚪的***食情况调节。完全长出前后肢且尾巴消失的蝌蚪即可转移到成蛙池中喂养。
石蛙成蛙的喂养成蛙喂养注重营养丰富,活饲料如黄粉虫、蝇蛆、小蚯蚓最佳,条件不充分的鱼饲料也可以。喂食时间、方法与蝌蚪时期类似,每日两次,每次少量逐步喂。
石蛙只要度过蝌蚪期,养殖难度会大大降低,成蛙期间日常管理主要注意换水、消毒,保证喂食即可。1. 每周在池内泼洒高锰酸钾进行消毒杀菌,每立方米水泼洒 2 克高锰酸钾。2. 每周换一次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