鲮鱼火片养殖技术?
1、鱼塘准备
准备一面积在5-8亩的池塘,水位在1.2-1.5米深,池地的淤泥不宜超过20cm,如果过深,要进行清泥,要求水质清晰无污染,排灌方便。在放苗前3-5天要将鱼塘的水排空,经过太阳暴晒后,再每亩用2-3千克的漂***进行清塘消毒。
放苗的时间在6-10月,可分三段,按照各地上市时间选择放苗时间,第一段在6月底到8月初,放养的规格为每公斤5000尾左右,每亩放养4-5万尾,待出塘时每千克120尾左右,亩产300千克左右;第二段在8月到9月初,放养的规格为每公斤1000尾,每亩放苗1万尾,出塘时每千克50尾左右,亩产150千克;第三段在9月到10月初,放养的规格为每千克150-250尾,每亩2000-300尾,出塘规格1-2尾,亩产500-600公斤。
3、水质管理
在鱼苗下塘后一周内要以清水为宜,不能直接使用肥水,控制水位在80cm内,待一周后即可施肥,增加水体肥度。一般每亩施入鸡粪5-7.5千克,全池均匀泼洒,待池水透明度在25-30cm即可,在鱼苗生长正常的情况下,一般每周注水一次,控制水温在1.2-1.5米。
鲮鱼苗养殖多久分塘?
鲮鱼苗首先是***用夏花发塘,时间为6月上旬到7月下旬,规格0.3厘米,亩放量为30-60万尾,需经过15-20天培育分塘出池,2至3厘米,成活率为60-65%。然后根据养殖条件和鳜鱼吃食量有***分养。
鱼苗分塘放养 养殖时间为6月下旬至10月上旬,可分为三段。第一段为 6月下旬至8月上旬的发塘生产(一般按本市市场供需以第一次繁殖为主),放养规格为每公斤5000-7000尾,鲮鱼苗4万-5万尾/667米’, 出塘规格每公斤 120-150尾,667米’产300—320公斤。
第二段8月上旬至9月上旬,放养规格每公斤为1000-1200尾,鲮鱼苗1万尾/667米’,出塘规格每公斤50—60尾,667米’产160-180公斤。
合理安排每期茬口搭配,667来’产可达5004500公斤。
6个月
放鱼的时间在6-10月,可划分三段,按照各地的市场需求时间选择放苗时间,第一段在6月底到8月初,放养的规格为每公斤5000尾左右,每亩放养4-5万尾,待出塘时大概每千克120尾左右,亩产300千克左右;
鲮鱼散养技术?
鲮鱼无公害养殖技术
鲮鱼又名土鲮、鲮公、花鲮等,是一种亚热带鱼类。
1 3℃的,则冬季少见;冬季降到11℃以下的地区, 则没
有自然分布。鲮鱼体形修长,鳍条柔软,生长迅速,不仅
(一)生物学特性
1.形态特征
体呈纺锤形,略侧扁, 腹部圆。头小, 吻钝。口小,
下位,呈弧形。有吻须和颌须各1对,吻须较长,颌须极
短小或退化仅留痕迹。鳞片中等大小。体色自上而下由青
灰色逐渐转为银白色,并有耀目的光泽,两侧胸鳍上方有
8~l 5个鳞片具宝蓝色的彩斑连成一片,形成一菱形的斑
块。各鳍淡灰色,除背鳍外,其余各鳍的末端略呈赭红色。
2.生活习性
鲮鱼是底层鱼类,常栖息于温暖的江河及其附属水体
的底层。性极活泼,善跳,对水流的反应十分灵敏,喜活
水,稍有水流便能引集大量的鱼。在池塘中常因池埂满水
或缺口等,而发生大量逃鱼的现象。
鲮鱼对溶氧的要求较低,能适应较肥沃的水体。当水
温为22~28℃,水溶氧量l毫克/升,鱼能正常吃食;溶氧
量0.24~0.65毫克/升, 会浮头:溶氧量在0.16毫克/升
以下,会窒息死亡。
适宜生长的温度是15~30℃,低于7℃则不能生存。
由于鲮鱼的抗寒能力差,当水温低于14℃时,鱼就聚集于
深水区不太活动。冬季在河床深处越冬。池养的越冬鱼,
通常置于避风向阳的深水池。有时还需增加防寒措施。
3.食性
杂食性鱼类, 自然条件下,常以植物为主要食料(主
要是浮游植物),同时也摄取腐殖质和其他有机碎屑,还
49
鳃耙紧密,适于滤食细小食料。它的肠管较长,但对具有
纤维质或胶质细胞壁的浮游植物也难于消化。
仔鱼当卵黄囊快被吸完时,开始摄食轮虫、桡足类幼
体和小型水蚤,随着鱼体长大逐步过渡到成鱼食性。
鲮鱼吃食与环境关系密切,水温14.6~29.4℃时,食
欲旺盛:水温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鲮鱼的摄食强度,甚至
停食。在相同温度下,水中溶氧量又是摄食的牵制因素。
在水温佳条件(22.8~25.4℃)下, 当溶氧量下降到
0.24~0.65毫克/升时,大部分个体也要停止摄食:当每
升水溶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