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茯苓种植多久可以收?
土茯苓种植一年左右的时间都是可以收获了。由于品种不一样,结苓的时间不一样,有的品种栽种三到四个月之后就可以节苓,栽种九到十个月之后就可以收获;而有的品种栽种六到七个月才开始结苓,栽种十二到十四个月之后才可以收获。
土茯苓生长环境?
茯苓喜温暖、干燥、向阳,忌北风吹刮,以海拔在700米左右的松林中分布最广。温度以10~35℃为宜。菌丝在15~30℃均能生长,但以20~28℃较适宜。当温度降到5℃或升到25℃以上,菌丝生长受到抑制,但尚能忍受-1—-5℃的短期低温不致于冻死。
土壤以排水良好、疏松通气、沙多泥少的夹沙土(含沙60%~70%)为好,土层以50~80厘米深厚、上松下实、含水量25%、pH5~6的微酸性土壤最适宜菌丝生长。
、土茯苓主产于广东、湖南、湖北、浙江、江苏、四川、江西、云南、安徽等地。在广东产区,广东高要为土茯苓的主产区;在湖南,整个湖南省均有分布;湖北产区的土茯苓生长状况与湖南有些相似,但该产区的多数地区土茯苓生长的海拔比湖南稍高;在四川,土茯苓多生长在海拔1200-1500米左右。
2、土茯苓为百合科植物光叶菝葜的干燥根茎,为多年生常绿攀缘状灌木,多生长于山坡、荒山及林边的半阴地。其入药部分只选择其干燥后的根茎。
土茯苓对生长环境的要求:
1、温度:茯苓菌丝的生长温度为18~35℃,以25~30℃生长最快且健壮,35℃以上菌丝容易老化,10℃以下其生长十分缓慢,0℃以下处于休眠状态。子实体则在24~26℃时发育最迅速,并能产生大量孢子。
2、水份:以宿主(树根、段木)含水量在50%~60%时为最适宜,土壤含水量则以25%~30%为最好。
3、土壤:土壤酸碱度以ph 5~6为适宜。研究表明,在年平均温度17℃左右,无霜期280天左右的山地栽培茯苓较为有利。
土茯苓种植规格?
土茯苓的种植方法
1. 选地整地:土茯苓比较粗生,适应性强,山地平地均可种植。建议应选地以选择以土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种植,比较容易高产。
2.繁殖方法:用种子繁殖,播种期春季3月下旬至4月上旬,条播法,按行距20cm开条沟,将***均匀播下,覆土厚lcm左右,保持土壤湿润,待苗高I0cm左右移裁。
3.种植按行:株距各25cm开穴,每穴栽1株,待苗高30cm左右,应搭架,将茎藤引上,以利生长,注意松土除草,施追肥1-2次。
如何种植土茯苓?
蜂果仁为你解答:如何种植土茯苓?
土茯苓是什么?土茯苓是一种中草药,在我们这里山上以前多的是,在夏天通常挖回来煮凉茶喝,不过由于其在野生环境的土壤生长得比较深,甚至在石缝里面生长,挖起出来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且夏天还费体力。运气好的话一棵有时候超过十多斤也是很平常的,一般情况下也有一两斤一棵。一些***药人一天就可以挖几十斤,按照25块一斤,收入还是不错的。
但是毕竟是野生的,只挖不种早晚有枯竭的时候,至少也要去很远的地方才有得挖,这样一来在获得收入相同的情况下需要付出更多人工成本去寻找,显然这样是不划算的。
所以要想近距离挖到土茯苓,最高效的办法就是人工种植,而且好处特别多,可以根据需要随时***挖,也不必爬山涉水去辛苦寻找。那么要怎么种植土茯苓呢?
根据我们这里的野生土茯苓生长条件来看,喜欢生长在酸性或者中性土壤的山坡上,土质疏松生长得比较浅, 生长速度跟养分和水分息息相关,当然也不能种植在太潮湿的地方,否则容易烂根得不偿失。
由于土茯苓是攀缘植物,种植的时候要搭架子,架子可以参照种植的猕猴桃或者葡萄一样种植,种植的距离建议***用起垄种植,垄距50公分,株距40公分。
种植的时间一般在春天3月份,每年的9月份开花,11月份果实成熟,当然在别的季节也可以种植,只要不是干旱的时候种植就好。
综上所述,种植土茯苓如果不了解的话,参照野生环境种植是必不可少的。
土茯苓性甘、淡、平。归肝、胃经。具有除湿、解毒、通利关节的作用。
土茯苓的种植方法
1.选土:土茯苓生物学特性,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干旱和阴蔽,并且土茯苓具有适应性强的特点,砂质土壤或粘壤土均可栽培
2.繁殖方法:用***繁殖
3.播种:春季3月下旬至4月上旬的时候进行播种。***用条播法,按行距20cm开条沟,然后将***均匀播下,覆土厚1cm左右,保持土壤湿润,待苗高10cm左右移栽
4.生长期管理:生长期应经常松土除草,苗高30cm应搭个架子,将藤蔓向上牵引,以帮助生长,追肥施1至2次
土茯苓是百合科多年生植物,其根茎可入药,具有解毒、除湿、通利关节的功效,主要用于梅毒、筋骨疼痛、湿热淋浊。那么土茯苓该怎么种植呢?一起来看看吧。
1、选地整地
土茯苓的适应力强,对于种植地无过高的要求,山地和平地均可种植,但是如果想获得高产,建议选择土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地块种植,有助于产量。在头年冬季时将土壤深翻几次,使其充分风化,开春后结合翻耕施入基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搭配适量的化肥。整形耙平后,做畦或起垄,等待播种。
2、繁殖方法
土茯苓***用***进行繁殖,播种时间一般在3月下旬到4月上旬左右,也就是清明节前后,这时温度适宜,雨水充沛,有利***发芽和幼苗生长。***用条播法,在畦面上按行距20厘米开沟,将***均匀的撒入沟内,覆土1厘米左右,浇水保持土壤湿润,约两周即可出苗。在出苗后做好除草工作,适中耕,促进幼苗根系生长,当幼苗生长到10厘米左右时即可进行移栽。
3、移栽
移栽起苗时对起苗浇一次透水,保持土壤湿润,以利起苗,移栽时在地块上按株行距25×25厘米开穴。每穴移栽一株壮苗,栽种后浇一次透水,在移栽成活后及时除草,如果发现缺苗现象要及时补栽。病根据幼苗的生长状况适量的施肥,一般每亩浇施稀薄的人畜粪水1000根公斤,能促进其快速生长。
4、田间管理
土茯苓为生常绿攀缘状灌木,所以在幼苗生长到30厘米时,要及时搭架引蔓,以利其生长,同时要注意松土除草,并追肥1-2次。当植株生长枝繁叶茂,导致植株间通透性不佳时,及时的修剪掉密枝叶、病虫枝叶,增加通透性,加强植株的光合作用,合成更多的养分,提高产量。
以上是土茯苓的种植技术介绍,希望能帮助到你,想了解更多的相关知识,请关注我,一起交流讨论
土茯苓其实就是光叶菝葜的干燥根茎,实话说,在农村种植土茯苓的还真不多,土茯苓生长周期比较长,价格偏低,效益也不是很高,相比较其它赚钱的药材来说,土茯苓并不是很占优势,但是想要种植的也可以尝试一下,土茯苓该如何种植呢?1、土壤选择。土茯苓主要生长在南方,它的适应性很强,对土壤没有太过多的要求,当然,如何是想要高产的话,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还是需要的,山坡相比较平坦的土地要好一点,翻耕土壤之后,施基肥,使得土壤养分充足。2、播种除草。在3、4月的时候就要播种了,可以用条播法,***均匀撒在土里,最后覆盖上薄薄一层土就可以了,在发芽之前浇水可以选择用喷水器,等到苗长到750px左右的时候可以松土除草了,并进行追肥。3、防治病虫害。土茯苓的主要虫害是白蚁,像家白蚁和黑翅大白蚁都是,对土茯苓的生长是危害很大的,尤其在气温比较高的时候,白蚁繁殖又特别快,这个时候,要往白蚁身上喷洒药剂或找到蚁穴用开水灌的方式进行彻底的捣毁即可。最后,因为种植土茯苓前期投入成本比较高、生长周期比较长,成本[_a***_]时间长,市场价格比较稳定,并不是很可观,所以这个规模种植之前要考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