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鳗鱼的养殖技术
- 2、如何养殖鳗鱼
- 3、养殖鳗鱼对水质有什么要求?
- 4、鳗鱼的养殖技术(2)
鳗鱼的养殖技术
鳗鱼人工养殖主要依靠专用配合饲料(市上有售),并在每50千克专用饲料中添加多维素(维生素a、b、c、e)50~60克、鱼肝油5~2千克(水温在20℃以下或35℃以上应停供鱼肝油)。幼鳗适当少加,成鳗多加。若暂时缺少专用饲料,可用小杂鱼、畜禽内脏、蚕蛹等动物性饲料绞碎拌面粉代用,其粗蛋白质含量必须在40%以上。鳗鱼是肉食性鱼类,贪食。
故需有一个适应过程,具体做法是:将鳗苗箱置于池边,逐渐用池水淋鳗苗箱,待鳗苗体温接近池水水温(一般不相差5℃)时才将其放入事先置于池中的网箱内;如果用尼龙袋充氧运输,可先将尼龙袋连苗放入池中,待袋温接近池水温度时再拆袋将鳗苗放入网箱内。
鳗鱼的养殖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水源与水质要求: 水源选择:平原地区主要以河、湖水为主,山区则选择溪水、泉水。同时,需有地下水以备不时之需。 水量充足:养殖鳗鱼耗水量大,一般养成1千克食用鳗需水约25立方米。
池塘选择:池塘应选在水源充足、水质良好且排灌方便处。面积以5-10亩为宜,水深保持在5-2米,底部要有一定淤泥但不宜过厚,同时要配备增氧设备。鳗苗投放:投放前对池塘进行清塘消毒,杀灭病菌和敌害生物。
鳗鱼的养殖地形要求平整,气候温暖,若能利用热电厂的温排水或温泉水,则效益更为明显,此外要求水陆交通方便,以便运输饲料和商品鳗。鳗鱼苗因养殖方式不同放养密度也各不相同,一般止水式池放养密度以150~300克/平方米,流水池以500~1000克/平方米为宜,以低密度放养成长较快、成活率高。
如何养殖鳗鱼
1、水质管理 使用自来水:家庭养殖鳗鱼时,可以直接使用我们日常饮用的自来水。但需要注意的是,自来水通常含有氯等消毒剂成分,因此在给鳗鱼换水前,应先将自来水静置一段时间(如24小时)以挥发掉这些有害物质,或者使用去氯剂进行处理。喂食频率 耐饥饿能力强:鳗鱼具有较强的耐饥饿能力,即使一个月不吃东西也能存活。
2、养殖鳗鱼的方法主要包括池塘设置、池塘消毒、合理放养、鳗苗饲养以及水质管理等方面:池塘设置:池塘面积应适中,建议控制在0.5亩左右,以便于管理和操作。池塘内需设置进排水装置,并确保进排水口安装有30目的纱窗布,以防止鳗苗随水流失。池塘水深需保持在80厘米左右,以提供适宜的生活环境。
3、养殖鳗鱼的方法主要包括池塘设置、池塘消毒、合理放养、鳗苗饲养以及水质管理等方面: 池塘设置 面积与水深:池塘面积建议控制在0.5亩左右,水深保持在80厘米左右,以确保鳗鱼有足够的活动空间和水体环境。进排水装置:设置进排水装置,并安装30目的纱窗布,防止鳗苗随水流失,同时便于水体的更换和调节。
4、淡水鳗鱼养殖需关注多个要点。池塘选择:池塘应选在水源充足、水质良好且排灌方便处。面积以5-10亩为宜,水深保持在5-2米,底部要有一定淤泥但不宜过厚,同时要配备增氧设备。鳗苗投放:投放前对池塘进行清塘消毒,杀灭病菌和敌害生物。
5、淡水鳗鱼养殖条件 池塘选择 在地势较高、排水方便的地方建造池塘,并用网罩将排水孔罩住,防止鳗鱼逃脱。鳗鱼池要建造成圆形或椭圆形,排水孔和注水孔交叉排列。
6、由于养殖方式不同,鳗苗的放养密度也各不相同。一般止水式池放养密度以150~300克/平方米,流水池以500~1000克/平方米为宜。以低密度放养成长较快,成活率高。 鳗苗放养时间 由于鳗苗在水温15℃以上才能正式开始摄食与生长,所以露天池培育鳗鱼苗种,以自然水温达到13℃以上时放养较为适宜。
养殖鳗鱼对水质有什么要求?
养殖鳗鱼的水质必须符合我国***规定的渔业水质标准以及养鳗的特殊要求,以确保鳗鱼的食用质量。 养殖的鳗鱼应无异味,且体内有害物质的积累浓度需低于卫生规定标准。 只要水质满足相关标准,江、河、湖泊、水库、泉水和地下水都可以用于鳗鱼养殖。
酸碱度:鳗鱼养殖对水质要求极高,水质最好是微酸性,这样的水质条件下,鳗鱼的生产力更强。元素含量:水体重钙元素、硝酸盐等含量需合理,过高或过低的含量都会影响鳗鱼的正常生长。同时,要严格控制水体中的硫化氢、氨气以及铁元素等有害物质的含量,以避免对鳗鱼造成毒害。
水质要求。鳗鱼养殖对水质要求特别的高,水质最好是微酸性,这样鳗鱼的生产力更强。还有就是水体重钙元素、硝酸盐以及这期、硫化氢、氨气以及铁元素等含量都要合理,不然也会影响鳗鱼的正常生长。饵料要求。鳗鱼养殖饲料主要以肉食性鱼类为主,在养殖的时候,如果饵料选择不合理,会导致养殖失败。
水质要求:鳗鱼对水质的要求极为严格,养殖用水必须纯净无污染,符合国家规定的养殖用水标准。水中的溶解氧、氨氮和亚硝酸盐等含量需维持在适宜水平。此外,水温应保持在20至30摄氏度之间,以促进鳗鱼的生长。 养殖场地选择:理想的养殖场地应位于交通便利、水源充足、水质优良且安静的区域。
水源:鳗鱼对水质要求较高,需要使用无污染、水质清新的水源。水源中的溶解氧、氨氮、亚硝酸盐等指标应符合国家养殖用水标准。此外,水温也是影响鳗鱼生长的重要因素,一般适宜的水温为20-30℃。 养殖场地:鳗鱼养殖场地应选择在交通便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环境安静的地方。
鳗鱼的养殖技术(2)
鳗鱼人工养殖主要依靠专用配合饲料(市上有售),并在每50千克专用饲料中添加多维素(维生素a、b、c、e)50~60克、鱼肝油5~2千克(水温在20℃以下或35℃以上应停供鱼肝油)。幼鳗适当少加,成鳗多加。若暂时缺少专用饲料,可用小杂鱼、畜禽内脏、蚕蛹等动物性饲料绞碎拌面粉代用,其粗蛋白质含量必须在40%以上。鳗鱼是肉食性鱼类,贪食。
有加温条件或有温水供给的养鳗场,鳗苗的放养时间应尽量提早,这样可以延长饲养期,提高鳗种的产量和质量。 鳗苗的计数和过秤 为了控制鳗苗的放养密度,在放养时必须计数,算出每个一级池放养的重量、规格和尾数。
水质管理 使用自来水:家庭养殖鳗鱼时,可以直接使用我们日常饮用的自来水。但需要注意的是,自来水通常含有氯等消毒剂成分,因此在给鳗鱼换水前,应先将自来水静置一段时间(如24小时)以挥发掉这些有害物质,或者使用去氯剂进行处理。
池塘选择:池塘应选在水源充足、水质良好且排灌方便处。面积以5-10亩为宜,水深保持在5-2米,底部要有一定淤泥但不宜过厚,同时要配备增氧设备。鳗苗投放:投放前对池塘进行清塘消毒,杀灭病菌和敌害生物。
淡水鳗鱼养殖条件 池塘选择 在地势较高、排水方便的地方建造池塘,并用网罩将排水孔罩住,防止鳗鱼逃脱。鳗鱼池要建造成圆形或椭圆形,排水孔和注水孔交叉排列。
鳗鱼的养殖技术 病害防治 鳗鱼养殖中要特别注意防治鱼病。主要病害有水霉病、小瓜虫病、车轮虫病、锚头鳋病、烂鳃病、鳗鳔居线虫病和赤鳍病等,可按常规方法进行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