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芨种子怎么育苗?
要白芨可播种育苗,在每年的3-4月份较适合。提前购买好白芨***,用碘伏溶液将***浸泡,然后包裹在湿润毛巾中,然后覆盖薄膜放在温暖处。
提前准备好合适的盆土,用于白芨播种育苗,将土壤喷水,把***均匀播种到土壤中,覆盖薄土喷水,促进***发芽。小苗长出后,要保持温度,合理浇水、施肥。
将培养土放置在苗盘内轻轻压实后刮平,将***均匀播种在准备好的苗盘中,用喷壶慢慢将***喷湿,在播种后***用潮汐式灌溉的方法进行灌溉,保持棚内的温度在15-25°C,湿度在70-90%,一周后***变绿,一个月后即可见芽。
白芨***育苗方法?
白芨的种植不简单,其于育苗也是比较讲究的,一些细节不注意,可能就种植失败了。出现问题最多的主要集中在育苗期,能够做好育苗的人还是比较少的,下面就来了解下其育苗方法,看看能否提高自己的育苗水平吧!
1、培土
育苗先培土,这个对于白芨而言是一种铁律,土壤不好白芨育苗就失败了一半了。白芨的根系不深,对于透气的需求又比较高,而土壤好则会把白芨给闷死,所以先调整土壤的通透性,给其打造一个良好的培育空间。这个通透性可以通过添加沙子实现,也可以用水冲洗一次,适当的减少土壤的粘性。种植前再用那个肥料养土,这样土壤基本就合格。
2、播种
播种前要确保***吸收了足够的水分,因为种植进土壤以后水分相对没有好吸收了。***埋在土层表层,不压挤形成自然的状态就好,因为随后会浇水,水下渗的时候会把土压紧一点的。***一定能要被土层完全覆盖,不能有***,不然容易死亡。播种时要注意力道,不要用手挤压***,压坏了就没法发芽了。
3、管理
育苗床的温度控制在20℃上下为好,这个温度其***活性相对较高。播种后要勤快的淋水,不能让土壤干燥起来。如果怕水流堆积的可以在育苗床下面开个口子,让积水流出,如果每次浇灌时都有积水流出,那么就说明水浇多了。这个时候对于光线的需求不高,但是可以适当的照射一点,千万不能让光直射到苗床,这会导致温度激增而引起死苗的情况。
4、定植
育苗完成后就是可以开始定植了,定植的时候最好选择温度连续几天比较稳定的时候,且要避开晴朗天气,不然早阳光的暴晒下,这些苗基本没救了。每棵苗覆盖的土壤只没过根部,多了不好,坑底少量放置一些肥料,前期白芨苗从土壤获取的养分是很难满足自身生长的。定植完成后要注意巡视,看看是否有种苗出现异常,发现了就要及时处理补苗。
以上就是白芨的育苗方法了,作为药材白芨前期存活比较难,但是后期还是比较好养殖的。前期培育好苗,把底子打好,后面就轻松很多了。
白芨果荚繁殖技术?
白芨***繁育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繁殖,另外一种就是分株繁殖方法,分株繁殖方法比较普遍,技术简单,不过种苗量有限,技术好的公司会***用***繁育技术。
***繁育技术首先要收集到成熟的果荚,一般在秋季采收饱满、完整的白芨成熟果荚,去除扁、黑、深黄及带病虫害果荚后,晾干。播种前,保存在干燥凉爽通风的室内。
白芨的***比较细小,发育很多都不健全,加上技术要求高,如果技术不好发芽率极低,***繁育需要***用培养基无菌接种培养成苗。
播种前要做好苗床的整理工作,深翻土壤 15~25 cm,整理成厢,做好开排水沟工作,沟深 20 cm、宽 15 cm。 厢面每公顷喷施 2025 kg一支绝 (氯氰 47.5%·毒死蜱 47.5%,总有效成分含量 52.25%) 和甲氰菊酯混合水溶液(一支绝∶甲氰菊酯∶水=1 mL∶2 mL∶750 g),杀虫。 用已消毒灭菌的湿基质平铺 2~3 cm。 基质预先经过约2.1 mL / g 综合益生菌水溶液浸透 (有效微生物含量300 亿 CFU / mL)。
白芨***繁育也就是***的直播技术,需要在保护地里播种,也就是大棚播种,播种时间选择在3月底到4月初比较适合,播种量每公顷需要15-22公斤的***。***含在果荚里,首先要细心的去掉果荚,然后用均匀的撒播在厢面,播撒的苗床湿度要控制好,在 70%~80%。 播种完以后,要喷洒益生菌液,培养微生物,最后用小拱棚密封。
白芨种植播种3~5 个月后,检查育苗株数、间苗情况,保证地下块茎生长。注意地里土壤湿度情况,发现干燥要及时的灌溉。 ***翻青前,棚内温度控制在15~35 ℃; ***发芽后, 棚内温度控制在15~25 ℃。 发芽后,夏季高温,去除塑料小拱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