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芡实能种植吗?
可以,东北芡实能种植。但是由于东北冬季寒冷,需要***取必要的防寒措施。
芡实,别名鸡头、雁头、鸡头实、鸡头苞、鸡头米、刺莲实等,属睡莲科芡属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原产东南亚,我国分布甚广,从黑龙江到海南均有分布。常生长在湖泊、池塘等。
芡实适应性强,喜温暖水湿,不耐霜冻和干旱。一般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耐热性好,适宜生长温度通常在二十度到三十度,适宜生长的水深栽三十厘米到九十厘米。芡实的整个生育期在180天到200天左。
鸡头米有什么种植技术?需要注意什么呢?
鸡头米是一种水生植物和莲藕基本一样,种植的方法有2种:点播和用泥丸进行抛种。点播时一般先在种植区内按放种2-3粒。用泥丸抛种,就是直接用泥将种包裹,然后投入水中。抛种时注意每个泥丸可放2-3粒。种植密度一般行距为150-200cm,株距为80cm,每667㎡550穴。鸡头出苗后可视生长的情况进行除苗,控制每穴留苗1株,以达到合理密植的要求。播期水位宜在50-150cm,出苗后水位可在50-250cm。
鸡头米种植方法如下:
1.育苗
播种前5~7天,在田中开挖好2.0~2.5米见方、深15~20厘米的育苗池。清整后灌水10厘米左右,等泥澄清沉实后,将已发芽的种子近水面轻轻放下(***不要陷入泥中太深),每池约可下种5千克。
2.***植
播种后1个月左右,当幼苗已有2~3片箭形初生叶时即可移苗***植。5千克***约需0.2~0.4亩秧田,按此标准在移苗前把秧田准备好。定植前按大田或湖荡水位,逐渐加深秧田水位,使芡苗定植后能适应深水的环境。
3.定植
6月中、下旬芡苗圆盾状后生叶直径达25~30厘米时即可定植(每5千克***的芡苗约可定植8~10亩大田)。湖荡种芡,定植前先按株行距栽茭草定点(俗称“栽潭草”),定植时可按潭草的位置扒塘和种芡。在芡叶直径有70厘米左右时,可把潭草全部拔掉。
4.病虫害防治
莲缢管蚜、菱角萤叶甲、菱角紫叶蝉、斜纹夜蛾、食根金花虫、草鱼、椎实螺、水禽和水鼠均能危害芡实引起减产。防治方法可***用植保上的常用方法。
5.采收
苏芡除叶背有些刺外,全身光滑无刺,适合多次***收。***收期为8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紫花苏芡)或9月上旬至10月下旬(白花苏芡),每隔4~7天***收1次,分8~12次***完。
芡实好种植吗?
芡实不好种植,更重要的原因是种植要求高。已经种植芡实超过5年的惠金堂告诉记者,作为水生蔬菜的芡实,对水的要求很高,最好是活水养殖。比如上游种水稻的水,到芡实的田里就不行,特别是打除草剂的水,浓度太厚了,像河里打上的水都不能用。如果用了,苗也就不行了。
芡实稻田种植还能与什么共生?
稻田芡实种植还能与龙虾共生。稻田种植芡实可以与龙虾等鱼菜互利互补,共生共长,增产增收。
芡实属睡莲科芡属一年生水生草本植物芡的种仁,俗称鸡头米。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都很高,在我国分布很广,喜温湿环境,适应性强,喜温暖水湿,不耐霜冻和干旱,以土层深厚松软、富含有机质的湖荡土栽培为宜。
芡实怎么种植?
1、习性:芡实喜温馨、光照充足,不抗寒都不耐干旱。生长发育适宜的温度为20-30℃,水位30-90cm。适合在水面上不宽,水流通性小,水源充足,能调整水位线多少,有利于提灌的水塘、水利枢纽、湖水和山湖河边。
2、品种选择:芡实一般分为北芡和南芡。北芡又叫刺芡,多见土生和半土生状态,主要分布在我们国家的山东、地域等。北芡适应能力偏差,且***收艰难。南芡关键生长发育在国内的江苏、湖南、广东、安徽南边等地,产量高,质量上乘。大多数人是***用南芡。
3、浸种催芽:种植前,我们应该解决芡实的***。一般大家每一年4月初至4月中旬对芡实开展浸种。用温水将芡实的***冲干净,随后把它们浸在盛满水的盆里。盆中水位要盖住***,起码要泡一到十天。在浸种的过程当中,起码要鱼缸换水三到四次,水的温度最少需在十五到二十五。
4、出芽:4月初长江中下游浸种,白天水温保持一致20-25℃,晚间即在15℃之上(可浸在温室大棚或苗床内催牙)。栽种10来天。
5、放水点播:将池塘水放干或保存浅水区位,按行间距2.5米厚为挖穴,每穴播***2-3粒,遮盖土壤1-1.5cm,放完后立即注水到适度水位线,那样出芽工整。
6、泥团点播:水位线比较深在1米以上湖荡区,水位线不容易减少或因为缺乏水***,放水后无法灌入,因水位不容易栽种,播后***易漂散。可***取泥团播放。则用湿泥将3-4粒***包成一团,按行株间距2.5米长厚为,将泥团一个个于近河面轻轻地放入水中。种植的稀相对密度应依湖河泥的胖瘦而不同。
7、竹筒播种:用连通长竹筒,按行株间距2.5米,将竹筒***泥中,将***4-5粒自上口放入,***沉下去后,再换一木棍子,插到筒内,在泥中搅拌一下,使***拌入泥中。
8、合理种植:当芡实苗跟后面长到一定程度时,我们就能开始种植,一般间距约30至35cm。最好是均值1亩种植150株芡实。种植的时候需要消除地里的野草,让营养被芡实灵活运用,进而加速成长速度。
9、叶斑病:病源为细菌,7-9月患病比较多。发病时叶边有很多环形病斑,始为深绿色,后变为棕褐色,偶尔具轮纹,孔径3-4mm,最大者可以达到8mm,极易腐烂破孔。湿冷时病斑上生鼠深灰色霉层。病危时病斑能联生成片,使一整张芡叶烂掉。
10、收获:采摘期为8月中旬至10月初(紫色花苏芡)或9月初至10月中下旬(白费苏芡),每隔一段时间4-7天收一次,分8-12次***完。
1、选地。芡实适宜在池塘、水库、沟渠、沼泽地及湖泊中生长。水底土壤以疏松、中等肥沃的粘泥为好。带沙性的溪流和酸性大的污染水塘不宜栽种。
2、繁殖。***繁殖:适时种植。春秋两季均可(以9~10月为好)。播种时,选用新鲜饱满的***撒在泥土稍干的塘内。若春雨多,池塘水满,在3~4月春播***不易均匀撒播时,可用湿润的泥土提成小土团,每团渗入***3~4粒,按瘦塘130~170厘米,肥塘200厘米的距离投入一个土团,***随土团沉入水底,便可出苗生长。2、幼芽移栽。前年种过芡实的地方,来年不用再播种。因其果实成熟后会自然裂开,有部分***散落塘内,来年便可萌芽生长。当叶浮出水面,直径15~20厘米时便可移栽。
3、管理。幼苗浮出水面后,调节株行距,将过密的苗除去,移到缺苗的地方。由于芡实的生长发育时期不同,对水分的要求也不同,故调节水量是田间管理的关键。要掌握“春浅、夏深、秋放、冬蓄”的原则。春季水浅,能受到阳光照射,可提高土温,利于幼苗生长;夏季水深可促进叶柄伸长;秋季适当放水,能促进果实成熟;冬季蓄水可使***在水底安全度冬。为提高效益,种芡实的水塘,可同时养鱼,但必须选择对芡实无损害的鱼种,如鲢、鳙鱼。向塘里投放的鱼饲料以及鱼的排泄物,均能作为芡实的肥料,不必施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