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茭白种植杂草多,茭白种植除杂草有什么好的方法?
化学防治方面,可以选择合适的除草剂,如在植株返青发芽前使用50%扑草净可湿性粉剂,或者在植株生长期间使用70%二甲四氯可湿性粉剂,以及茭白抽穗后使用48%灭草松液剂。在使用化学除草剂时,应先排干田水,喷药后干燥1至2天,再进行灌溉。
提议在茭白田使用灭草剂最好是先开展小总面积试验,取得成功后再扩张总面积,尤其要留意把握恰当的喷药方式 ,在适度的阶段服药。茭白田锄草,除开有机化学除草外,选用水、旱轮种能显著降低杂草,以水操纵的功效尤其明显。
茭白属于禾科植物,可以用针对性的除草剂或者是广谱性除草防除剂,比如草甘膦。种植茭白时一定要选择浅水洼地或稻田,水位不宜超过25厘米,土壤必须是粘壤土。可放干水的地块应该干耕晒垡,施人粪肥后灌水,浅水耕耙。如果选择春栽可以在谷雨前后将秧苗移栽至田里,一定要在傍晚或阴雨天进行。
-6月和9-10月茭白上市期间,杂草生长快,易形成草害,应因地制宜选用化学除草剂及早防除。 茭白返青出芽前1-2天,每亩用25%除草醚乳油500-750毫升,或25%除草醚乳油500毫升、50%扑草净可湿性粉剂50克,加水40-50公斤喷雾或拌细土20-30公斤撒施。
种植方法: 选择品种:首先需挑选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茭白品种。 土壤准备:选择肥沃且养分充足的土壤进行种植,并在种植前施加基肥以提高土壤肥力。注意事项: 浇水管理:在茭白生长期间,需保持土壤湿润,避免干旱。 施肥管理:在茭白生长旺盛期,应适当施肥以满足其养分需求。
怎样种植茭白不灰心1
1、选好种株 精选优良种株:在秋茭采收前,选取孕茭早、茭肉粗壮***、无灰茭、无病虫害的优良单株作为种株。 去除灰茭、雄茭:发现灰茭、雄茭应将叶片打结作为记号,到第二年春季分墩时,先将灰茭、雄茭连根挖去。 ***植管理:将选好的种株进行***植,保持适当的行距和株距,***用地膜覆盖等措施促进早发根萌芽。
2、选好的优良种株待***收后,于12月中旬至翌年1月中旬将种茭丛连根挖起。茭白种株以地表向下1-2节地下茎所萌发的芽为有效分蘖,所以应切除种株最上部和最下部各节,留中间一段进行扦插***植。
3、轮作 发生过茭白黑粉病的田块应与旱土作物实行隔年轮作,这样能有效地控制病害发生。选留无菌种株 在无病田留种,坚持选用健壮不带菌的优良茭种育苗和栽种。种苗处理 春季要将种苗老墩地上部割去,压低茭墩,以便降低分蘖节位。若引进的是有怀疑不可靠的种苗。
4、选留无菌种株 在无病田留种,坚持选用健壮不带菌的优良茭种育苗和栽种。种苗处理 春季要将种苗老墩地上部割去,压低茭墩,以便降低分蘖节位。若引进的是有怀疑不可靠的种苗。要用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加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1)600倍液浸蔸消毒处理,以消灭带菌种苗的病菌。
5、茭白植株易受瘟病侵袭,病害症状主要集中在叶片上,呈现出多种类型。首先,急性型病斑形状多样,从小如针尖的斑点到大如绿豆的区域,边缘尖锐,颜色暗绿。在湿度较高的情况下,叶背病斑部位会出现灰绿色的霉层,显得尤为明显。另一种是慢性型病斑,其形状为梭形,边缘呈现红褐色,中心部分为灰白色。
茭白栽培种植技术
茭白的种植和管理方法如下:品种选配与栽植 品种选择:应选品质好、有效分蘖多、灰茭和雄茭少、抗逆性强、产量高的品种。 栽植时间:春栽在谷雨前后,秋栽在立秋左右。南方地区应以栽培两熟茭品种为主。 栽植方法:将分蘖苗连泥挖起,分为7~12小墩,每小墩带有老茎及匍匐茎,并有健全分蘖3~5个。
高产技术:选种一熟茭,提高产量。整地以浅水洼地为佳,有利于茭白生长。施肥以有机肥为主,提高土壤肥力。在分蘖和定植阶段进行精细管理,确保植株健康生长。***收与运输:在***收过程中保持适度的湿度,适时调整水层深度。合理施肥和疏苗,确保茭白品质。注意运输安全,避免损伤和变质。
茭白栽培种植技术主要包括以下要点:选地:选择光线好、土地平整、土层深厚、有水源且保水保肥力强的田块。优先选择有凉水经过的水田或靠近水库可以利用库区深层水灌溉的地块。选种:选择晚熟、产量高的双季品种,或者上市早、产量高的单季品种。
选择肥沃的土壤进行种植,并在种植前多施基础肥料,以提高土壤养分含量。确保土壤具有良好的排水性,避免积水导致根部腐烂。种植与管理:按照适当的株行距进行种植,确保茭白有足够的生长空间。在茭白生长过程中,根据生长阶段调整水分需求,增长初期需求不大,增长旺季要确保充足水分,后期需求量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