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蚌养殖技术?
河蚌可以通过吊养、笼养、缸养三种方法养殖,吊养时要将河蚌固定在绳子上,然后将其放入水中,笼养时要在水面设置漂浮箱筏,然后将河蚌放入笼中即可,缸养时要在鱼缸中铺上厚厚的泥沙,并将河蚌的一半埋入泥沙中。
1、养殖方法:养殖河蚌时,需要***用吊养或者笼养的方法。
2、水质管理:选择无污染且富含丰富钙物质的池水,并向其中加入有机肥或化肥。
3、饲喂:为其提供鞭毛虫、杆星藻、四角藻、栅藻、绿眼虫、纺锤硅藻、轮虫、甲壳动物的残屑。
珍珠蚌养殖成本与利润?
成本一万,利润一万五
一亩水塘的珍珠蚌,可投入1000个珍珠蚌苗,养殖三年的时间,成活率大概能够有95%。也就是说三年之后,能够回收950珍珠蚌,而每个珍珠蚌里面能有30颗珍珠,总计收得28500颗,而大概870颗珍珠(29个珍珠蚌)是1斤,那么总计32.76斤。一斤珍珠的市场价格是800元。那么,总产值为26208元。
如何在家养河蚌?
养水:取清水,少没过河蚌,在缸底铺上一层泥沙供河蚌栖息。可以和多起鱼一起混养,保证水中不缺氧。
温度:放在阴凉处切记不可暴晒。夏天一定要避免阳光直晒, 否则很容易死亡。
喂食:河蚌的食性较广,以淡水中浮游植物如硅藻类和裸藻类,浮游动物如轮虫和鞭毛主,其他水生植物和甲壳类动物的***碎屑也能为食。
注意:
在饲养河蚌的过程中,要给它提供足够厚度的泥沙以及水体的流动性,要给河蚌提供充足营养的食物,比如,丰年虾或者是浮游生物,同时还要保持水质的清洁。
河蚌可以用清水养,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要使用自来水,最好使用井水、雨水、河水等这些没有经过层层过滤消毒的水。
河蚌全国各地均有分布,生活在淡水湖泊、池沼、河流等水底,半埋在泥沙中,食物主要是单胞藻、原生动物和有机碎屑等,如轮虫、鞭毛虫、绿眼虫,绿粒藻、栅藻、舟形藻、甲藻、四角藻、纺锤硅藻、杆星藻,甲壳动物的残屑及植物叶片等。
养殖场地:池塘面积根据养殖数量而定,池深不宜低于1m,并且底部要有一定的淤泥,养殖水要求无毒、无害、无污染,而且在放养河蚌前还需用生石灰全塘泼洒消毒。
2、放养:待消毒剂的药效消失后,选在立春前后放养无病、无伤的幼种。
黑色珍珠蚌怎么养殖?
1、选好养殖的地方
池塘养殖面积因地制宜,小的池塘为3~5亩,大的池塘从十几亩到几十亩都有,水深1.5~2米,水质一般都较肥,饵料生物丰富。池塘中可混养草鱼、鳊鱼、鳙、鲫鱼,放养密度为100~200尾/亩,不宜放养或极少量放养竞食性鱼类如链鱼等,切勿放养肉食性鱼类如青鱼、乌鳢等。
2、育珠蚌的选择
手术蚌的繁育场或邻近的珍珠养殖曾发生过病害,再便宜的蚌也不能购,以杜绝病原体的传播。繁殖用的种蚌最好是***自自然水域中的野生蚌,雌、雄蚌最好选自不同的水域,以保证种质的质量,提高后代的育珠性能。
3、饵料生物
三角帆蚌最适的饵料生物为硅藻、金藻、绿藻、裸藻等,其次是小型浮游动物和细菌等有机碎屑。所以培养丰富的饵料生物对珍珠养殖至关重要。水体的肥瘦、饵料生物的丰欠可通过水色来反应,水体颜色以黄绿色为好,透明度以30厘米左右为宜,并且保持育珠水体“肥、活、爽、嫩”的状态。
人工养殖河蚌珍珠植核方法?
1.
培育珠母、制作珍珠种核 母贝的来源主要途径是野生***集和人工孵化。种核一般由贝壳或蚌肉制成,具有良好的磨圆度,直径约5~7毫米,它决定着养殖珍珠的大小。
2.
***用***竹簯等方法使珠母贝的贝壳微微张开双瓣。
3.
然后使用手术工具将种核植入母贝的外套膜内,快速完成后放入笼中让其休养。
1、选贝:养殖珍珠前,需选择健壮、无病、个体大,适宜本地区环境的产珠动物。
2、插珠:准备好适宜的珠核,可以使用玻璃、玛瑙等,将其珠核插入蚌壳内,插珠时间最好是在春末夏初。
3、养殖:将育珠蚌放回到育珠场,将水温控制在18~25℃,水的酸碱度控制在7~7.5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