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白蘑菇遇到病虫害时,如何预防?有没有什么好方法?
防治方法:
1.重新发酵:疣孢霉孢子不耐高温,将培养料进行2次发酵,可杀灭培养料中病原菌的孢子,防止病害发生。
2.掌握适当的播种期,使出菇期避开高温的诱发而致病,菇房的温度控制在15℃以下。开始发病时应立即停止喷水,加大通风,使菇床表面干燥,将温度降至15℃以下。
3.药剂防治:发病区喷1%--2%甲醛溶液或喷50%多菌灵或7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
4.覆土消毒。***用巴斯德灭菌法(60℃)处理1小时,或用40%甲醛消毒。
5.换土。发病严重时,去掉原有覆土,更换新土。
6.防虫。做好菇房内菇蚊、菇蝇的防治工作。
防治方法:1、培育、使用无***菌种。2、覆盖菇床。播种后用地膜或旧报纸覆盖床面,以防带毒孢子降落在培养料中,并定期(5-6天)用0.5%甲醛溶液喷洒,直至覆土时为止。3、搞好菇房清洁卫生。菇房使用前要彻底消毒。生产结束后,及时清除废料,床架及用具要浸泡,洗刷晒干,并用1%碳酸钠加2%五氯酚钠混合液涂刷,后再用5%甲醛溶液喷洒菇房墙壁、地面及菇床,或用硫磺进行熏蒸。
防治方法:1.搞好环境卫生,减少虫源。安装纱门、纱窗,防虫入内。2.利用成虫趋光性,灯光诱杀。3.严重时,于***菇后用1.8%爱福丁乳油2000--2500倍液,或90%敌百虫1000倍液喷雾。
约200平方,1.5米深的老唐如何搞养殖,个人观点:面积小,水位深而且是老塘口,想搞养殖可以,但有些问题要知道。首先,想养什么,养殖对像确定以后你是否对你所选择的养殖种类有足够了解和养殖经验。在确定养殖种类以后,因为是老塘,要根据养殖对像的生活习性对其整改,最后就是对于改造好的新塘口依据养殖种类的生态环境重新在新塘口添加有利于养殖对像生长的环境因素。养殖有风险,投资要谨慎,从小做起是正确的思路,但一定要对所选择的品种有所了解。
.
螨类
属蜘蛛纲,是一类个体很小,很不容易看到的害虫。从堆料开始,直到采收后它们都可能进行活动。螨有八条腿,幼虫和成虫相似,只是虫体的颜色深浅和大小有些区别。在我们检查菇箱里菌丝生长情况时经常会见到它们。
这是白蘑菇生产中很难对付的一种害虫。螨的大量蔓延和传播途径很多:或是由没有处理好的培养料携带,或是随工作人员的衣物及工具带到菇房内。特别在发生蕈蚊、蕈蝇的菇房中,这两种虫的活动更有利于螨的传播。
螨一般是吃幼嫩蘑菇菌丝的,当虫口密度大时,也常会见到蘑菇上呈现出一些小红点,那就是数量较多的螨在密集蛀食鲜菇。进入菇房的螨,在培养菌丝的适温24℃-25℃下繁殖很快,活动能力也强。如温度在10℃以下时,螨的活动减弱,大都藏匿在培养料中。
当每次喷雾,培养料含水量增大时,又向外爬出,开始活动,特别是在20℃以上时,培养料、菇床、菇箱上的螨很多。螨的防治方法:
1、堆制培养料必须经过后发酵。如果像一般老法种菇,只进行一次发酵就不可能达到防治螨的要求。如果进行后发酵,升温到62℃以上约两小时后,螨和秸秆中的其它害虫会因抗不住高热而爬到表面,这时可用200倍敌敌畏或乐果等农药喷洒除虫。
2、为防止进菇房后的培养料上发生螨。最好在接种前进行菇房消毒,用硫磺熏蒸1-2次,每次要求密闭24小时,如果菇房喷雾后,温度又在20℃以上时,使用硫磺的效果会更好些。另外还要配合用石灰水喷洒室内地面及墙壁。
3、在菇床上用诱集物,如鸡蛋壳、糖或有腥味、酒气味的东西,诱集后取出烧掉。这种方法在培养菌丝阶段或出菇期使用,都比较安全。也可用高效低毒的杀螨剂喷洒培养料面,或配制成毒土粉施用。但是这些不应该在出菇期使用。
白蘑菇是一种高等食用真菌,具有鲜美的风味,脆嫩的质地。能够人工栽培,有投资少,效益大的特点,因此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食用菌作为一种鲜美的蔬菜,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
在蘑菇的栽培生产中,病虫害是栏路虎,发现病虫害如不及时***取措施,会严重影响蘑菇的产量,有时会造成绝收,所以应选择优良和高抗性菌种,加强科学管理,创造有利于菇菌生长而不利于病虫害繁殖的环境条件,防患于未然。就白蘑菇的一些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方法介绍一下。
一,病害
在栽培蘑菇的过程中,环境条件及管理方法不妥,造成蘑菇出现反常的生理活动现象,可称之为生理***害。
1,菌丝疯长
菌丝表层的气生菌丝过于浓密,影响出菇。造成菌丝疯长的原因主要是空气湿度大,通风不良。
防治方法
加强通风,降低湿度即可。
2,大脚菇
就是菌盖小,菌柄粗长,就叫大脚菇,像农作物的高脚苗似的,不过高脚苗茎细弱。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因为缺氧,通风不良造成的。
防治方法
只要加强通风,注意光线即可防治。
3,菇体枯萎
菇体停止生长,逐渐萎缩变干枯亡,腐烂。发生此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水分不足,通风过大。
防治方法
增加空气湿度,不使料面干燥,通风时一定不要让风直吹菇体。
4,锈斑
菇体上产生锈褐色斑点。发生的主要原因是通风不良,湿度过大造成的。
防治方法
加强通风,降低湿度。
5,侵染***害
菇体因杂菌污染导致发病或枯亡。常见的有褐斑病,主要是危害菇体的正常生长,其症状为菇体表面产生白色的绒毛状菌丝,出现褐色斑点,菌盖萎缩干裂。
防治方法
降低湿度,加强通风。病区喷洒500倍的多菌灵消毒。
二,杂菌危害
杂菌在蘑菇栽培中非常多见,如青霉菌,木霉菌,链孢菌,黄曲霉等。主要是因为湿度大或培养料偏干,通风不良,高温等造成的。
防治方法
控制室内温度,注意培养料的水分适宜,加强通风,酸性环境下撒施生石灰,用多菌灵拌料等。
三,虫害
白蘑菇的害虫主要有
1,菌蛆
菌蛆主要危害菇体,菌蝇,菌蚊等的幼虫都是一些小蛆,会蛀食菇体。
防治方法
清除衰老的蘑菇,利用成虫趋光性,用杀虫灯进行诱杀,或喷撒高效低毒农药。
2,菌螨
菌螨是一些个体很小的螨类害虫,像灰尘或米糠,繁殖力极强,行动很敏捷。主要吃菌丝和菌盖,造成菇体的枯萎。
防治方法
原料要充分晒干,周围环境要喷杀虫剂,如阿维菌素等。
3,跳虫
跳虫的成虫有灵活的尾部,善跳跃,啃食菇体。
防治方法
喷撒鱼藤精杀灭。还有一些蛞蝓,蚂蚁,蟑螂,蝼蛄等害虫,可在地面撒施生石灰来防治。
总之,白蘑菇在人工栽培的过程中,会因环境条件而发生多种病虫害,注意预防,加强菇室的卫生,地面撒生石灰,或喷撒杀虫剂等,消灭病虫害。
在家如何种植白玉菇?
步骤1
白玉菇适合生长在较为肥沃的环境中,养殖前期,要使用锯末、棉籽壳、麦麸、玉米面、石膏、石灰配制养料,确保含水量在65%以上,然后将养料分别装入培养容器中,压实并保证表面平整。
步骤2
养料装好后,可以将其放入温度为103度的灭菌柜中,关闭柜门后将温度升至121度,持续一个半小时后停止,等待温度降至80度后,打开柜门取出养料,再将白玉菇的菌种接种在养料上。
步骤3
白玉菇的菌丝处于生长期时,要将温度保持在20-22度之间,湿度维持在60%左右,菌丝生长成熟后,要将温度升至25-28度,并为白玉菇提供散射光照,促使菌丝变为土***,子实体长出时,可以为白玉菇每天提供6小时的光照,促使菌菇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