茼蒿如何种植,茼蒿种植种时间和种植方法?
1、种植时间一般春、秋两季栽培为好。在南方地租,春、秋、冬三季均可栽培。
2、播种方式可直播,也可育苗移栽,多以直播为主。将种子均匀撒播在培养土上,播后覆土后度以1厘米左右为宜,浇透水,保温保湿。4-5天即可出苗,在幼苗长至2-3片真叶时,需要间苗。
3、播种器皿在阳台、天台、或庭院种植茼蒿,可选用的栽培容器有花盆、木盆,专业栽培箱、泡沫塑料箱等,耕层深度以20厘米为宜。
茼蒿的种植方法如下:播种时间一般春、秋两季栽培为好。在南方地租,春、秋、冬三季均可栽培。 播种方式可直播,也可育苗移栽,多以直播为主。将***均匀撒播在培养土上,播后覆土后度以1厘米左右为宜,浇透水,保温保湿。4-5天即可出苗,在幼苗长至2-3片真叶时,需要间苗。 播种器皿在阳台、天台、或庭院种植茼蒿,可选用的栽培容器有花盆、木盆,专业栽培箱、泡沫塑料箱等,耕层深度以20厘米为宜。 生长周期茼蒿一般生长期在40-50天,植株高20厘米左右即可采收。 温度要求茼蒿性喜冷凉,不耐高温,在10-30℃温度方位内均可生长,以15-20℃为最适生长温度。12℃以下生长缓慢,29℃以上生长不良。 光照要求茼蒿对光照要求不严,一般以较弱光照为好。 水分要求喜水,生长期内不可缺水,应保持土壤湿润。 管理要点播种前要施足底肥,以腐熟的有机肥为主。追肥以速效氮肥为主,苗高10-12厘米开始追肥。茼蒿可连续***收2-3次,每***收一次,追施相同数量的肥料。
茼蒿的种植方法是什么?
露地直播一般在3~4月份进行,条播行距为10厘米,每667米用种量约为1.5~2.0千克。平畦撒播,每667米用种量一般为4~5千克。
育苗移栽,每667米需用种100~150克。播种后覆盖一层细土,进行镇压,畦面一定要平整。秋茼蒿播种后,出土前需保持土壤湿润;春茼蒿要注意覆盖防寒,出土后要适当控水,防止猝倒病的发生。
大叶茼蒿出苗迅速,温度适合的情况下,4~5天即可出苗,6~7天苗便可出齐。直播的大叶茼蒿,出苗后间苗,株距在10厘米左右。育苗移栽的大叶茼蒿,在2叶1心时进行移植,定植株行距为10厘米×10厘米。大叶茼蒿在整个生长期内都应加强肥水的管理,经常保持土壤湿润,以增加产量,提高品质。水分不足将使茎叶变硬,劣化品质。当植株长到10~12厘米后开始追肥,追肥时要注意少量多次。播种后40~50天,苗高16~20厘米时就可以***收嫩梢。大叶茼蒿可***用1次播种1次***收的方式,也可以***用1次播种分批多次***收的方式。多次***收时,在每次***收后都要追肥水,促进侧枝的萌发生长。每667米产量可以达到1000~2500千克。
大叶茼蒿若管理得当,病虫害发生较少。大叶茼蒿病害主要是叶枯病和霜霉病。防治叶枯病可在发病初期,喷洒40%多硫悬浮剂500倍液,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16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7~10天喷1次,连喷2~3次。霜霉病的防治可在发病初期喷洒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2%克露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7~10天喷1次,连续喷2~3次。
茼蒿的种植方法?
一 整地施肥
播种前施足腐熟基肥,每亩1500-2000千克,另加磷酸二铵20-25千克,均匀撒在田内,翻耕耙平做成平畦。
二 播种
茼蒿种植主要***取撒播或条播,播种后覆土1厘米左右,耙平镇压。春播一般在3-4月间,秋种在8-9月间,冬种在11-2月间。小叶品种适于密植,用种量大,每亩2-2.50千克;大叶种侧枝多,开展度大,用种量小,每亩1千克左右。
三 田间管理
1 温度。茼蒿生长适温17-20℃。早春播种天气还比较冷凉,并伴有倒春寒现象,因此播种后需要在畦面上覆盖地膜或旧棚膜,四周用土压实,防寒保温,待天气转暖,幼苗出土顶膜前揭开薄膜。保护地种植超过25~C时要打开通风口放风。
2 间苗除草。当小苗长到10厘米左右时,小叶种按株、行距3-5厘米见方间拔,大叶种按20厘米左右见方间拔,同时铲除杂草。
3 浇水施肥幼苗出土后开始浇水,浇水时间和次数要灵活掌握,以保持土壤湿润为标准。每次***收前10-15天追施1次速效性氮肥,每亩施硝酸钾15千克,尿素8千克左右。
4 病虫害防治。防治茼蒿病虫害主要从农业防治人手,要合理施肥浇水,避免忽大忽小;温度管理不忽高忽低,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促进植株健康生长,减少病虫危害和农药施用,维护生态平衡。
四 收获
当幼苗长到18-20厘米高时,小叶种贴地面一次性割收,洗净根部泥土,捆成小把上市。大叶茼蒿收获比较灵活,可一次性***收完,也可以***取1次播种多次***收,方法是:收获时留主茎基部4-5片叶或1-2个侧枝,用手掐或小刀割上部幼嫩主枝或侧枝,捆成把上市,隔20天左右掐1次。每次收完及时浇水追肥,以促侧枝萌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