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苜蓿种植时间和方法?
苜蓿播种时间主要包括春播、夏播和秋播,北方一年两熟的地区一般选用秋播,在高温季节过后开始播种,但也不能过迟,否则不利于幼苗越冬。 一年一熟地区一般选择春播,3-4月份播种。种子在10℃才能发芽,幼苗生长最适温度为10-25℃。
选用适合当地的优良品种,在播种以前用50-55℃温水浸泡***5分钟,将漂浮在水面的不饱满***去掉后,再常温浸泡10-12小时,催芽1-2天后进行播种。病虫草害严重的地区,可以用杀菌剂、杀虫剂和除草剂拌种。
一般***用条播,正确调整密度,将原来的30-40厘米的行距调节为15-20厘米,保持株距3-5厘米左右,播种深度0.5-1厘米,每亩播种量1公斤即可。
播种前造墒,幼苗三叶期浇第一次水。
苜蓿不耐涝,积水会造成植株死亡。苜蓿不耐连作,一般间隔4-6年后再次种植苜蓿,栽培一次可以采收3-10年。
栽培季节:苜蓿主要分为春季栽培和秋季栽培,以秋季栽培为多。秋季栽培从7月下旬至9月下旬分批播种,8月中旬至次年3月下旬陆续***收上市。春季栽培从2月下旬至6月上旬陆续播种,4月上旬至7月下旬***收。
2.选种催芽:苜蓿为避免出苗不整齐的现象,播种前要进行选种,减少荚果中的瘪籽和坏籽。用55~60℃的温水浸种5分钟,淘汰水上的浮籽。为克服早秋、晚春出苗迟和出苗率低的困难,通常在播种前行催芽处理。将已选好的***放于麻袋内,于夜间浸于井水或河水中10个小时,然后将***取出,置于阴凉处2~3天,每隔3~4小时用喷壶浇凉水一次,然后播种。
3.整地播种:苜蓿为浅根性作物,通常耕深15厘米左右,结合耕翻每亩施入人畜粪尿1000千克作底肥,并做成20厘米高畦,畦宽1.5米,以利于排水,然后整平畦面,就可播种。苜蓿多行撒播。亩播种量应随季节而定,一般早秋、晚春播种时,气温较高,土壤干旱,出苗率低,亩播种量要多,每亩用种40~50千克。晚秋、早春播种,每亩用15千克。

苜蓿的种植时间和方法?
6月中旬到7月底。
苜蓿为豆科苜蓿属多年生植物,有牧草之王的美称。苜蓿的播种期一般分为春播、夏播、秋播。在有灌溉条件的地方,***用春播、夏播、秋播均可以。在我国北方地区6月中旬到7月底为北方地区苜蓿的最佳播种期。在寒冷地区,为了保证苜蓿在播种当年能够安全越冬,播种时间一般最迟不能超过初霜前的40天。在盐碱土地上播种苜蓿的时间最好选择在夏末秋初。
播种前要进行选种,早秋、晚春通常要在播种前行催芽处理,然后播种。通常耕深15厘米左右,结合耕翻每亩施入人畜粪尿1000千克作底肥,并做成20厘米高畦,畦宽1.5米,以利于排水,然后整平畦面,就可播种。亩播种量应随季节而定,一般早秋、晚春播种时亩播种量要多,晚秋、早春播种,每亩用15千克。苜蓿苗期易受杂草侵害,应勤除杂草,草层高20~25厘米时,可以适当刈割增强通风透气。刈后再生能力强,可迅速形成二茬草层。形成草层覆盖后的2~3年间要及时去除大杂草。如果因夏季高温干旱形成缺苗,可在秋季补播,恢复草坪整齐。
苜蓿播种后应每天早晚各浇水1次,保持土壤足够的湿度。特别是早秋、晚春播种时,在出苗前要不断水,播后4~5天出苗,出苗后每天都要浇水1次,6~7天后可停止浇水。当出现2片真叶时进行追肥,以后每收割1次,在收后第2天施0.5%尿素液或稀薄腐熟人类尿,大雨之后及春季雨水多时,要注意排涝。
苜蓿主要病虫害有***病,虫害有蚜虫和小地虎。***病多于7~9月发生,可用40%乐果800倍液或50%抗蚜威2000~3000倍液防治。
苜蓿收割时留茬要短而整齐,特别是第一次收割,一定要掌握低和平的原则,使以后***收容易,产量提高。早秋播种,约25天后就开始收割,可***收4次,亩产量约1000千克。晚秋播种,只***收3次,亩产量约600~700千克。早春播种,***收3次,亩产量约500千克。晚春播种,在7月初至7月下旬***收,***收2次,亩产量在400千克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