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的种植需要那些条件?
一、光照与中药村
光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药材的生长发育离不开光照,但药材品种不同,对光照的强弱、照射时间长短需求也不同。
1、喜光植物。以称阳性植物,这类药材要栽培在向阳的坡地或无遮挡的田地,阴蔽地区不能种植。如:栝楼、丝瓜等。
2、喜阴植物。又称阴性植物,栽培这些药材,需人工遮荫或荫蔽处。如:黄连、三七等。
二、温度与中药材
温度指植物生长期间的空气及土壤温度。
按药材对温度适应范围一般分为四种。
1、冷凉型。喜常年低温、夏季凉爽,无高温环境。如:黄连、人参。
2、温带型。生产期喜温暖气候,耐寒、耐热能力都较强,分布范围广。如:桔梗、防风等。
3、亚热带型。喜温暖而无寒冷气候环境,可耐受短时间的低温。***取一定措施可在温暖地带栽培。如:生姜、枳壳等。
4、热带型。喜高温,怕霜冻,遇寒易死亡。如:穿心莲、肉桂等。
三、水份与中药材
水份对植物的自下而上具有重要意义,水是植物细胞的重要组成部份。
土壤水份多,通气性差,有效成份减少,植株根部缺氧,造成生长不良,一些根茎类药材易传染根腐病、菌核病等。土壤水份少,既不能满足植株正常生理所需求水份而导致枯萎,又可加快土壤有机质的分解,造成养料不足。
中医博大精深,但中药的种植过程和品质控制做的怎么样?
中药有道地药材这一说!意即好的药材,它得天地之灵气、日月之精华(得时、得地、得自然状态)之所成也!然现代社会普遍强调人为的效力(农药化肥除草剂温室栽培等等的干扰),因此,中药材的有效成份就会存在较大的差异,同一种药材的产出地不同,药效的差异也就在所难免了😭这个时候西医和科技对于中医药的补充与助力就显得重要起来!因此,全人类的医学汇总成为现代医学,也就顺理成章了!但愿人类在共享一个地球的情况下,幸福健康快乐到永久🙏🙏🙏💪💪💪😆😆😆
中国中医迎来发展的新机遇,是造福子孙的大好事,但是再好的中医***在***药面前也只能无奈叹息。因此中医要发展,必须确保药村真实有效,坚决杜绝***药材的出,必须严惩制售***药材的行为,做到执法有据,严惩有章。
严格意义的中药是要中医辩证的,和用不用化肥农药没啥关系,但是化肥农药种出来的中药绝对和多年野生的不是一回事,很多中医只是在用药的用量上加减,不去辨别药性,无法达到理想效果也就不难理解。不是化肥农药的问题是很多中医照搬圣贤经验,不去辨别药性,或者根本不会辨别药性,这才是中医的问题所在。
种植中药材需要那些手续?
去药监局办理中药材种植和销售许可证就可以了,如果是良田还要到农业局备案。
现在中药材种植利润是可观的,尤其是名贵中药材,它的利润是普通人无法想象的,但是主要看你种植的中药有没有好的销售渠道和优良的种植方法,因为利润和风险肯定都是对等的。
可以消肿解毒的野菊花,该如何正确种植?
己经注意到下面描述,稳步提高产品质量。
要稳步提高野菊花产品质量,是在种植上要选好地点,这一点很重要,首先***用种植地不能我们原来种植过作物施过化肥的熟地,根据野菊花生长较适易的山林缘坡地,稀林下,草丛中有凉爽,湿润地方,需要土层深厚,疏松,富含树叶,杂草腐烂下的腐殖质地为最好。
分株法多为霜降后摘完菊花,将菊花茎齐地面割除,将根蔸挖取,重新扩大种植,种植后覆盖杂草或土杂肥保暖越冬。待翌年3-4月理开种植的根蔸上杂草和杂肥,浇上稀薄人畜粪水,4-5月萌发出新苗,待苗15厘米以后,将根蔸挖出,顺着苗株分成带根的新菊苗,立即移栽定植,每穴1-2株苗印可,栽后覆土压实,浇上定根水。
扦插繁殖,一般6一8月,选择粗壮新枝作枝条,选用中间段,剪成10-15厘米长小段,下端剪马耳口,湿润后,醮上生根粉与黄泥混合泥,先在苗床上引孔,每段扦插入孔后压紧。插条入泥1/2,浇水后加强管理。约二十天后插条生根,可浇上稀薄人畜尿水,待苗高30厘米后,可出圃定植。
整地移栽
一般选择好种植地点后,在秋季要将种植地翻耕整细,作好排水,在春季结合作畦前施入农家土肥后,作畦等待。
移栽中分株的在4-5月栽入,扦插苗一般在5一6月栽入,多选用晴天下午太阳不直射时栽,浇上定根水,第二年就成活了。
管理
成活后到现蕾前中耕除草,约要在立夏,芒种,立秋,白露,秋分各施一次肥,前几次以氮肥为主,后几次加入磷钾肥,在花蕾期还可傍晚喷施0.2%磷酸二氢钾,可使开花整齐,提高产量和质量。
野菊花为多分枝开花,应多次摘心生长,小满到大暑期间可每半月摘心一次。大暑后要停上,不然细枝影响花蕾质量。
病虫害防治
野菊花病虫害较多,有霜霉病,褐斑病,花叶病都可用多菌灵,托布津等交错使用。虫害主要菊蚜虫,菊天牛,和地下虫危害,应用乐果可除。
野菊花属于菊科的多年生草本植物,野菊花的外形与菊花相似,野菊花生于山坡草地、田边、路旁等野生地带。以下就是学习啦小编做的野菊花的种植技巧整理,希望对你们有用。
野菊花的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0.25-1米,有地下长或短匍匐茎。茎直立或铺散,分枝或仅在茎顶有伞房状花序分枝。茎枝被稀疏的毛,上部及花序枝上的毛稍多或较多。基生叶和下部叶花期脱落。中部茎叶卵形、长卵形或椭圆状卵形,长3-7(10)厘米,宽2-4(7)厘米,羽状半裂、浅裂或分裂不明显而边缘有浅锯齿。基部截形或稍心形或宽楔形,叶柄长1-2厘米,柄基无耳或有分裂的叶耳。两面同色或几同色,淡绿色,或干后两面成橄榄色,有稀疏的短柔毛,或下面的毛稍多。头状花序直径1.5-2.5厘米,多数在茎枝顶端排成疏松的伞房圆锥花序或少数在茎顶排成伞房花序。总苞片约5层,外层卵形或卵状三角形,长2.5-3毫米,中层卵形,内层长椭圆形,长11毫米。全部苞片边缘白色或褐色宽膜质,顶端钝或圆。舌状花***,舌片长10-13毫米,顶端全缘或2-3齿。瘦果长1.5-1.8毫米。花期6-11月。
野菊是一个多型性的种,有许多生态的、地理的或生态地理的居群,表现出体态、叶形、叶序、伞房花序式样以及茎叶毛被性等诸特征上的极大的多样性。山东、河北滨海盐渍土上的野菊,全形矮小,侏儒状,叶肥厚,注定是一种滨海生态型;江西庐山地区的野菊,显示出叶下面有较多的毛被物;江苏南京地区及浙江的野菊中,有一类叶在干后成橄榄色的。
野菊花的种植技巧
1.生活环境。野菊花喜温暖较干燥的环境,较耐寒,不耐高温,一般土壤开化解冻后就可萌发。15℃左右生长旺盛,不耐涝,土壤过湿易患锈病。要求短日照,对土壤要求不严,较耐瘠薄,在富含有机质的土壤中易获得优质高产。
2.栽培技术。野菊花的繁殖方法很多,既可用[_a***_]繁殖,也可分枝插条或分根。目前生产上多用分根繁殖法,这种方法繁殖速度快,品质好,产量高。当幼苗长到10厘米时即可定植。定植按30厘米行距(每畦3行)、20厘米株距进行栽植,使幼苗直立,根斜栽。栽后稍镇压,随即浇水促缓苗。可支小拱棚保温保湿。缓苗后茎叶开始生长时撤掉小拱棚,同时中耕松土,促使根系发育。为了促使侧枝生长,秧苗每长15~20厘米就摘心1次,这样每摘心1次都可促发1次侧枝,以利于嫩茎叶的丰产。为防止侧枝倒伏,可以支架和适当培土。
3.野菊花益栽。每个育苗盆内只能栽1株,修剪时留4个侧枝,分别将其引向4根支竿进行造型,可作为花卉观赏。在整形中必须将野菊花丛生的枝叶打掉,以增强整形效果。
4.采收与食用。可在株高10厘米左右,将枝条密集的细弱枝及叶片丛生的大叶采摘下来,用清水洗净,包装上市;也可***收幼嫩的秧苗,去掉根部后扎把上市。如果需要多次***摘,可以在植株枝条长到15厘米左右时摘心,这样有利于腋芽萌发和侧枝生长,然后趁枝条幼嫩时***摘如果枝条基部纤维化了,可将其嫩芽梢部分剪割下来,而纤维化的植株还可继续培养,使其现蕾开花,将蕾或花***下在阴凉处风干后做饮料。
野菊花的价值
野菊的叶、花及全草入药。味苦、辛、凉,清热解毒,疏风散热,散瘀,明目,降血压。防治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预防流行***冒、感冒,治疗高血压、肝炎、痢疾、痈疖疗疮都有明显效果。野菊花的浸液对杀灭孑孓及蝇蛆也非常有效。
野菊花对夏季蚊虫叮咬后的红肿脓包具有 杀菌去肿的作用。
1、无名肿毒。用 野菊花连茎捣烂, 酒煎,乘热服,让汗发出;另以药渣敷患处。又方:野 菊花 茎叶、 苍耳草各一把,共捣烂,加入酒一碗,绞取汁取;仍以药渣敷患处。要出汗才好。又方:夏日*** 苍耳叶,秋日*** 野菊花,共研为末。每服三钱,酒送下。
2、天泡湿疮。用野 菊花根、 枣木,共煎汤洗患处。
3、瘰疬末破。用野菊花根捣烂,煎酒内服;以药渣敷患处。
妙用
1、用野菊花50克煎水成200毫升溶液后,将溶液冷却后放入冰箱的冷冻室里冻成许多小冰块备用(一般的冰箱都配有做小冰块的模具)。
2、每天用洗面奶洗过脸后,用一块冰块涂擦面部,每次涂擦10分钟左右,每日二次。坚持一周即可见效,如果能长期坚持这一方法便可控制痤疮的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