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芨的种植方法?
白芨种植用种子播种较难,分切块茎繁殖较易。3月初将白芨挖出,选大小中等,芽眼多,无病的块茎,用刀横切小块,每块带2~3个芽,伤口沾草木灰后栽种。用镢开沟,沟距25厘米,深10厘米,按株距7~8厘米放块茎一个,芽向上,填上,压实,浇水,覆草,经常保持潮湿,4月出苗。
白芨种植技术?
种植技术如下:
在9至10月份进行种植,选择当年具有老秆和嫩芽的块茎,每个块茎上最好有2至3个嫩芽,栽种深度约为5厘米。
种植后浇透水,生长期每20天施一次肥,以磷钾肥为主。
定期除草,随时剪掉枯枝。
注意排水,避免积水。
白芨种植技术?
白芨的种植,南方地区可以在收获***后进行,北方地区要等到来年温度回升后进行。种植要提前进行整地,除草、翻整、开沟、除虫、施肥。在种植后需要加强管理,确保***萌发,日常养护的时候要保证光照,并控制好环境温度,肥水适宜。
白芨的种植选择好合适的时间非常关键,白芨在每年秋季收获,南方地区在收获后即可进行种植,此时的气候温暖,有利于***的萌发。另外,北方地区的温度较低,建议将白芨***放在干燥的地方储存,等到来年温度回升后进行种植。
2、提前整地
种植白芨一定要提前整地,首先对土壤的杂草进行处理,防止杂草汲取土壤的养分。然后对土壤进行翻整、开沟,保证土壤的疏松透气、排水性良好,同时往土壤中撒入适量的杀虫剂以及有机肥,防止土壤长虫同时保证土壤的肥力。
3、种植进行
整好地之后放置2~3天即可进行播种,将白芨***均匀的播在土壤当中,控制好播种的密度以及深度,注意不要过密,深度在3cm左右即可。完成种植之后加强养护,控制好环境的温度、水分,等待***萌发并生长。
4、后期养护
白芨的生长必须保证充足的散射光照,夏季要做好遮阴措施,冬季需要盖上地膜进行保暖。日常养护的过程中,生长季节需保持土壤湿润,每隔20天左右还需要追施一次稀薄的液肥,保证植株的生长所需。
1、选地整地
选择土壤肥沃,排水好,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壤土,及阴湿地块,先翻耕土壤20cm以上,每亩施入堆肥或者腐熟厩肥1500-2000kg作基肥,然后作畦,等待播种。
2、播种移栽
一般用地下块茎繁殖,播种时间在春季或者是秋季,首先将白芨种块进行切块,切口用草木灰或石灰粉消毒,然后按株距30cm×20cm进行播种,当幼苗生长到3~5cm时可以进行移栽,一般有原球茎的幼苗均可移栽存活,存活率可达90% 以上。
白芨怎么种植,需要什么条件?
1、土壤要求
白芨种植地应该选择土质疏松、肥力充足、含有机质和腐殖质丰富的沙质壤土,黏土不适合种植白芨的。
2、光照要求
白芨喜阴,耐阴性强,害怕强光,所以光照条件是白芨种植的重要因素,如果白芨种植地的光照太过强烈,需要搭建遮阴棚来进行遮阴。
3、温度要求
白芨比较适合在温暖的环境中生长,白芨种植地的温度最高不能超过三十度,最低不可以低于十度。
4、水肥要求
白芨对于水肥的需求量较大,但是对肥水的要求较严格,在种植的过程中不可以偏施氮肥、钾肥、磷肥等。
回答:白芨种植地一般是选择沙质土壤、种植地靠近水源地带、土壤的排水性和保湿、保肥性都要良好。白芨能在温度六到三十度的环境中正常生长,但最适合白芨生长的温度是二十到二十五度。
浇水不能等土壤干旱了才浇,一般是在土壤还有微微湿润的时候就进行浇水。避免阳光直射,伤到白芨。对于光照管理我们要么是选择在有天然的遮蔽条件下种植白芨,保证田间有一定的散射光即可。
白芨的种植方法?
白芨种植用***播种较难,分切块茎繁殖较易。3月初将白芨挖出,选大小中等,芽眼多,无病的块茎,用刀横切小块,每块带2~3个芽,伤口沾草木灰后栽种。用镢开沟,沟距25厘米,深10厘米,按株距7~8厘米放块茎一个,芽向上,填上,压实,浇水,覆草,经常保持潮湿,4月出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