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种植要实现高产,田间管理需要注意些什么?
玉米高产的根本原因是密植,只有密植才能获得高产,东北玉米亩产3000多斤,他们一亩地种植6000多棵,高产的根本是密植,没有这么多棵怎么会高产呢?这是根本原因。
密植最大的缺点是倒伏,所以需要加强管理,实时划控防治倒伏,玉米6-8个叶的时候,要进行矮化,防止疯长,不然容易倒伏,玉米倒伏是减产的最大障碍,只要不倒伏基本就可以获得高产。
要加强施肥管理,目前我们喜欢一次性施足,这是错误的做法,整个生长期需要施肥,化肥适宜条施、穴施,做种肥化肥用量2公斤—5公斤。但肥料一定与种子隔开;深施肥更好,深度以10厘米—15厘米为宜。尿素、碳酸氢铵、氯化铵、氯化钾不宜做种肥。
整个生长期施肥三次最好,拔节后十天追施最好,这是杆肥,促进生殖生长,提高玉米抗病性,十叶施肥一次增进快速生长,促进光合作用,最后一次特别重要,基本锁定收成,这一次必须多施肥,稳定产量。
玉米喜欢高氮,不能低于25个氮肥,磷钾充足,保证玉米不秃尖,锌肥不能少,缺少锌肥容易造成秃尖现象,注意防治灰飞虱,这是造成粗缩病的主要原因,就这么多,做好了,玉米高产没有问题。
大家好👌🏻我是刘云刘云自媒体。很高兴来回答这个问题。玉米🌽种植要实现高产,田间管理十分重要,稍有不慎就会造成减产,严重者还有可能绝收,我这可不是危言耸听,事实就是如此。
我们家乡秋季主要就是种玉米🌽。根据我多年的种植玉米的经验,下面我就把实现玉米种植高产的田间管理经验分享给大家。①首先确保一播全苗。这个是实现玉米高产的第一步。在播种的时候,要一次实现播种、施肥以及田间喷洒除草剂同时进行。除草剂也可苗后喷洒,这样比较麻烦。如果遇见苗期雨水较多,要及早喷洒除草剂。这个对苗龄有要求,一般3—5叶才可以喷药。5—7叶时要***用定向喷药,并且在喷药的时候喷头上还要戴一个胶帽,以防伤害到玉米幼苗。这里强调的是,在给玉米苗打除草剂时,一定要看清楚除草剂的使用说明,如果打错就容易使玉米苗受到药害。施肥也要一次施够,肥料要选择玉米专用复合肥或者是含氮高的氮磷钾复合肥。在玉米抽穗期视具体情况也可以每亩补施20—30斤尿素。②苗期要注意预防钻心虫和肉青 虫花虫。如果发现要及时喷洒农药。不要等虫害大爆发的时候才开始打药。一定要遵循防大于治的原则,要早发现早打农药。③在幼苗4—5叶的时候要及时定苗,争取一次成功。④在玉米生长过程中,会出现分叉现像,要及时打叉。⑤夏季雨水较多,要注意及时排涝。如果出现干旱年份及时灌溉,以确保玉米🌽丰收。
以上就是我对玉米种植取得高产的田间管理措施和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1、在玉米刚刚出苗的时候,也就到了它的幼苗期。这时候的玉米有七八片叶子,一定要注意叶子的浓绿,叶片宽厚问题。另外还需要注意蹲苗的措施,保证土壤中的湿润程度,这样才可以保证玉米所需要的水分。另外还需要促进玉米根部的发展,保证玉米的根部强壮,这样才可以在那些恶劣的天气中,茁壮的成长。当一天来临的时候,也就代表着你需要排水了,及时做好排水的工作,防止出现涝灾。
2、长穗期关系到了玉米日后的正常生长,这时候需要很高的营养物质,同时也需要水分。一定要和当地的降水量相结合然后进行更好的生长。注意浇水量的问题,时刻保持浇水,这样才能保留玉米中水分的吸收。另外,在气温升高的时候,玉米也会出现蒸发的作用,水分很有可能被蒸发,现在的灌溉模式是一个不错的措施。希望大家对这件事情了解,玉米对水分的要求是非常高的,一定要保证充足的水分。否则会影响到玉米的产量。
玉米种植要实现高产,田间管理需要注意些什么?
玉米种植要实现高产,除了选择好高产品种,适时播种,施足底肥、合理密植外,抓好田间管理是夺取玉米高产的重要环节,玉米种植的田间管理需要注意些什么?
关键词:玉米 高产 田间管理
玉米在完成播种后,要重视抓好田间管理,从苗期到成熟,要根据气候、土壤和玉米植株的生长情况,***取各种管理技术措施,促进玉米生长,从而获得高产。根据玉米生长发育的规律,玉米的田间管理分为三个阶段进行管理。
一、苗期管理
苗全、苗齐、壮是高产的基础,苗期管理的重点是促进根系的发育,控制地上部分徒长,从而达到根深、叶绿、苗壮的高产长相。苗期管理主要是查田补苗、匀苗补苗、中耕除草和防治地下害虫。
1、查田补苗:玉米出苗后就要及时查苗,要逐块检查,对缺窝断行的要及时进行补苗。最好的是***取匀密补稀带土移栽或者是播种时育部分补苗。如果缺苗比较多,均匀进行补种,首先将玉米***进行浸种催芽,然后补种,补种时如果墒情不足,要浇水和施少量的速效氮肥作为种肥,以利提早出苗,达到甚至整齐一致,保证全苗。
2、适时匀定苗:玉米早匀苗,适时定苗,可以避免幼苗相互拥挤和遮光,节省土壤养分和水分,利于幼苗生长。玉米在三叶期后,***胚乳养分已经用完,这个时候对营养比较敏感,幼苗过分拥挤密集,地下部分争夺养分和水分,地上部争夺阳光,容易造成黄苗和弱苗。但六片叶时,不定根开始大量发生,株间相互交错,因此,在3—4片叶时要进行第一次匀苗,4—5片叶时结合定苗,进行第二次匀苗。匀苗定苗都要去弱留强,双株留苗的玉米,要选留生长一致,并且有一定距离的壮苗,避免大苗欺小苗。
3、中耕除草:“玉米薅得嫩,犹如上道粪”,这是种粮人长期积累的经验。第一次中耕在定苗时进行,中耕要浅,以便提苗促壮。定苗后到拔节前进行第二次中耕,这次中耕可以深一些。中耕要根据天土壤水分和杂草情况等妥善安排进行。天气干旱时要适当浅锄,切断土壤表层的毛细管,以便保墒。雨水多容易涝时,要锄深,促进水分蒸发。
4、防治地下害虫:苗期地下害虫主要是地老虎、白土蚕、蝼蛄、金针虫等幼虫,咬食根系和幼嫩茎节。可以用灯火诱杀成虫、人工捕捉和药物防治等。药物防治可以用毒饵诱杀,用90%敌百虫晶体50克溶于少量水中,拌入切碎的鲜草25公斤,撒在窝旁,对防治小地老虎等作用显著。
二、拔节到抽雄开花时期管理
玉米拔节到抽雄时期的田间管理,重点在促进玉米植株健壮、穗多、穗大、粒多方面。
1、追肥:玉米拔节到抽雄时期追肥,一般进行两次,第一次在拔节前后进行,生产上叫攻秆肥。施攻秆肥在于确保植株健壮生长,促进雌穗顺利分化。第二次在抽穗前,就是在大喇叭口时进行,一般叫攻穗肥,对增加果穗数量和每穗粒数作用很大。
2、合理灌溉:玉米拔节到抽雄时期需要的水肥最多,这个时间人工遇到干旱,土壤缺水,要根据玉米生长情况和干旱程度灌溉1—2次。一般在第一次轻浇拔节水,第二次抽穗前重浇攻穗水,这样可以促进穗大粒多,达到高产。
3、中耕培土和摘除分蘖:结合施攻秆肥时进行,以便把肥料盖好,充分发挥肥效,促进雌穗分化和正常发育,到孕穗期,再结合重施攻穗肥进行中耕培土,可以提高玉米产量。
玉米在拔节前,有的植株有分蘖长出,这些分蘖一般是不能结穗的,而且还要消费养分和水分,可以结合中耕除草把分蘖摘除掉。
4、防治玉米螟和粘虫:粘虫是一种杂食性害虫,防治不及时,容易造成严重减产。由于粘虫发生比较迅速,要根据预测预报和虫情进行适期防治,把幼虫消灭在三龄之前,每亩可以喷洒2.5%敌百虫粉剂1.5—2公斤防治。也可以利用成虫产卵习性在田间插谷草把,引诱成虫产量卵,然后烧毁草把,消灭虫卵。
玉米螟就是钻心虫,是常年危害玉米的主要害虫之一,幼虫喜欢食玉米的嫩心叶,出现花叶或者排孔,玉米抽雄后钻入秸秆、果穗为害。防治方法是当玉米叶呈现喇叭口时,用细泥土12.5公斤与25%杀虫双水剂500克,拌成颗粒状,在抽穗前5—7天,分别撒入玉米心叶内,每株1克左右,每亩施用颗粒剂3—4公斤。也可以用杀虫环原粉对煤灰200倍,或者用20%杀灭菊脂乳剂对煤灰200倍拌成毒砂撒用除治。
三、抽穗等成熟期管理
后期管理重点是在供应玉米充足的肥水,抗旱抗灾,防止早衰,保持秆青叶绿的高产长势。隔行去雄和人工授粉,达到果穗正常成熟,籽粒饱满,减少秃顶,增加粒重。
1、灌水抗旱,巧施攻粒肥:这个时期如果发现叶色转淡,有早衰现象,要结合灌水补追氮素化肥,也可以用磷酸二氢钾或者尿素进行叶面追肥。在多雨的地方要注意理沟排水防涝。
2、隔行去雄,如果***授粉:隔行拔除雄穗,可以减少雄穗对养分和水分的消耗,提高雌穗受粉,受精和结实率。去雄后,***如果授粉,增产效果更为明显。授粉时间在上午露水干后进行,边***集花粉边授粉。
3、防治黑穗病和大、小叶斑病:玉米黑穗病一般在玉米茎秆中部果穗上或者天花上着生病瘤。防治方法,主要是选用抗病品种、轮作、拔除病株或者切割病瘤,以及药物防治等。
大斑病,在玉米生长1—1.2米高时,叶片上出现青褐色水渍状斑点,以后扩大为周围绿暗褐色,中部浅褐色霉层,在后期严重时,病斑纵裂交错蔓延使叶片青枯而影响叶片光合作用。
小斑病,在玉米抽雄开花时发生比较多,开始在叶片上产生褐色水渍状小点,以后扩大成为椭圆形,周围有紫白色斑点,以后病斑中部成淡褐色或者黑灰黑色,严重时叶片枯死。
大小斑病防治措施,主要是选用抗病品种,轮作、清洁田园,拔除病株。发病后,及时用50%退菌特0.5公斤对水400公斤,或者用50%稻瘟净乳剂0.5公斤对水250—300公斤,每亩喷洒药液75—100公斤。
玉米要获得高产,田间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按部就班,重视每个生长环节的管理,才能达到高产。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