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松蘑菇的种植方法?
当春季地下5厘米处温度达到8℃以上时即可播种。播种量每亩200-250公斤。播种前细致整平床面或垄面,用播种机或播种滚筒将种子播在床面或垄面上,然后加以镇压,使***与土壤紧密接触。再覆以种粒两倍厚的沙子或锯末,并再镇压一次。如覆锯末时,必须把水灌透。
1、地址选择处理:种植红菇选择的地址很重要,因为这个决定了其后期的成长度。首先地方要是属于阴湿的环境,最好无阳光直射,菌类都偏爱这样的环境。
土壤要相对较湿润,且附近最好有流水,这样方便红菇生长时的需要的养分堆肥,但是为了防止积水又要做好排水措施。土壤最好是经过堆肥的黑壤,然后平整成条状的菜地。
2、铺料与播种:红菇不能像正常的物品播种那样,埋入土里面,而是要将菌种放于经过处理的垫料上面让其自行发育的。垫料一般以秸秆类的物质经过水腐加工形成。
红菇目前比较常用的是玉米秸秆和水稻秆的混合垫料,先放入水中浸泡至湿透,然后放置于闷热的环境堆腐三天左右,等到其有明显的软腐情况时在移到种植培育基地,覆盖在土上面,月2-3厘米厚即可。
3、种植管理:播种后看天气情况来决定是否覆盖土壤,低于15°时可以将土壤围绕菌种呈现出土坑的样式,以达到防寒的效果,且需要在上面覆盖一层保温膜,温度高于25°以上则不需要。
红菇种植的全程要定期检查是否有枯萎的菌种,且湿度要控制在70%以上,能明显的感觉到空气中有水分的存在。等到其生长出菌盖后要时期菌盖能有明显的感觉有水分的存在,少量多次的施水。红菇收获期一般一个月可以收获两次,持续2-3个月左右。
松茸可以人工种植吗?
松茸不可以人工种植。松茸,学名松口蘑,别名松蕈、合菌、台菌,隶属担子菌亚门、口蘑科,是松栎等树木外生的菌根真菌,具有独特的浓郁香味,是世界上珍稀名贵的天然药用菌,我国二级濒危保护物种。松茸好生于养份不多而且比较干燥的林地,一般在秋季生成,通常寄生于赤松、偃松、铁杉、日本铁杉的根部。四川、***、云南等青藏高原一带是我国松茸的主要产地,产量四川为首、品质***为佳、名气香格里拉最大。
姬松茸,人工栽培时,要注意什么?
在栽培过程中必须注意几点:
一是选择松林地带要有一定散射光,即二分阳光,八分阴凉;
二是松林播种一定要造成“t”沟槽下种覆土;
三是菌种使用期一般2年1次;
四是留心观察,精心管理,无需在松林喷洒药物,让它处于自然生长状态。
常用增力健体方 松树蘑、春笋各50克,荸荠20克,调料适量。
松茸适应多少温度种植?
松茸菌丝在8℃开始生长,最适生长温度20℃~24℃,32℃停止生长。松茸子实体形成需要一定的低温***,临界温度为19℃。
当松茸菌丝达生理成熟后,如果地表5~10厘米处能维持4~5天19℃以下低温,松茸原基可顺利分化。在此基础上如果低温持续15~20天,子实体会大量发生;
种植松茸菇全过程?
1)培养基配制;以1千克所述培养基为基准,所述培养基中含有熟马铃薯150-200克、生姜提取物1-3克、桂枝提取物1-3克、陈皮提取物0.6-0.9克、硝酸钾0.1-0.3克、硫酸镁0.1-0.3克、硼酸0.1-0.3克、蛋白胨1-3克、石膏粉0.5-1克和余量的水;
(2)培养基灭菌;将步骤(1)所得培养基过滤后,置于灭菌器中灭菌;
(3)菌种接种;将步骤(2)中灭菌后的培养基冷却至25℃~28℃,接入松茸菌的菌丝。
作为优选,以1千克所述培养基为基准,所述培养基中含有熟马铃薯160-190克、生姜提取物1-2克、桂枝提取物1-2克、陈皮提取物0.6-0.8克、硝酸钾0.1-0.2克、硫酸镁0.1-0.2克、硼酸0.1-0.2克、蛋白胨1-2克、石膏粉0.5-0.8克和余量的水
1、科学建堆
种植松茸的首要工作为建堆,选择玉米杆、麦秆、甘蔗渣或稻草,加入化肥或复合肥,搅拌均匀之后,把它们堆积到一起进行发酵,等待大概7天左右即可发酵完成,后期继续腐熟一个月,每隔4-5天翻堆一次。
2、铺设苗床
种植松茸的第2步为进料铺床,把处理好的养料均匀平铺在培养床上,注意养料的厚度要控制在20公分左右,然后把培育室中的温度调到50-60摄氏度,让养料进一步发酵,2天过后即可播种。
3、播撒菌种
首先将松茸的菌种铺放在培养床上,然后在上面覆盖一次薄土,如果是室外种植,则需要再铺一层塑料膜或稻草进行保温,播种后喷洒一次水雾,保持苗床的温暖潮湿,有利于提高出菇速度。
4、出菇管理
松茸在播种后45天左右就会长出菇体,当菌丝长至3-4公分时停止浇水,保持室内25摄氏度的温度环境,每天开窗通风2次,以早上7-8点或晚上6-7点为宜,当发现染病的松茸时,立即拔除,并对土壤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