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养殖大棚上覆盖什么塑料薄膜?
大棚塑料膜根据材料的不同,一般分为PE膜、PVC膜、EVA膜等几种。
为了使养蝎房内保持理想温度,温室顶棚一定要覆盖蓝色无滴塑料薄膜。用这种塑料薄膜比用其他薄膜提高温度3~5℃。然后再用草苫子或遮阳网盖在上面。冬季揭苫增温,夏天盖苫降温,或白昼揭苫增温,夜间盖苫保温。
常用的塑料大棚薄膜有多种,但基本类型主要有聚氯乙烯膜(PVE)和聚乙烯膜(PE),其他类型基本是在此基础上增加一些特殊物质和改进工艺而制成。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供选择:聚氯乙烯(PVC)棚膜:保温性、透光性、耐候性好。
塑料薄膜的广泛应用,尤其是聚氯乙烯和聚乙烯的诞生,推动了农业领域的一项重要革新——塑料大棚的发展。50年代初期,日本和欧美国家率先在温室温床中使用薄膜覆盖,随后推广到小棚和温室,取得了显著的增产效果。1955年,我国引进聚氯乙烯农用薄膜,首先在北京应用于小棚蔬菜种植,成功实现了早熟增产。
材料选择:框架***用镀锌钢管或铝合金材料,确保结构稳固耐用;覆盖物选用透明PC板或塑料薄膜,注重保温性和透光性,以促进草料生长。结构设计:大棚结构长宽比一般控制在4:1至5:1之间,中心高度建议在5米左右,便于通风换气。两侧及顶部应设置适当尺寸的通风口,确保空气流通。
棚顶应覆盖保温材料,如双层塑料薄膜或保温棉,以确保大棚内的温度适宜。同时,大棚应设置通风口,以便在需要时调节大棚内的温度和湿度。保温措施:除了棚顶的保温材料外,大棚的四周也应设置保温层,以减少热量的散失。此外,可以在大棚内安装加热设备,如暖风机或地暖,以应对极端寒冷天气。
塑料薄膜大棚养殖黄鳝技术
大棚建造 塑料大棚安装按蔬菜大棚搭设方法搭建,有单层和双层两种结构,材料可选用竹竿,有条件者可用钢筋结构,另外需备有适量的稻草度,冬季搭盖在塑料棚上,以保温。
定期对食台进行洗刷、暴晒,或用漂***等药物消毒,每隔5-7天,用生石灰20克/平方米消毒水体。及时换水,不是微流水的鳝池,高温季节每5天向池内注新水1次,同时排出相同体积的老水。冬季及早春,晴天上10时至下午3时,从塑料棚上取下稻草帘,其余时间应盖帘保温。最后,病害防治也不可忽视。
消毒:定期对食台进行洗刷和消毒,每隔57天使用生石灰对水体进行消毒。环境控制:在冬季及早春,晴天上午10时至下午3时,可从塑料棚上取下稻草帘以增加光照和温度,其余时间应盖帘保温。保持大棚内的适宜温度和湿度,为黄鳝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黄鳝塑料大棚无土流水养殖: 温度控制:利用塑料大棚保持温度在27℃~30℃,利于黄鳝生长。 饲养池建设:分为开放式和封闭循环过滤式,根据水源条件选择。 水质管理:保持微流水,水质清晰。 注意事项:防止天敌危害,及时分开饲养大小不均的黄鳝。
黄鳝养殖技术主要包括网箱养殖、塑料大棚无土流水养殖和稻田养殖三种模式。以下是具体的养殖技术和注意事项:网箱养殖 网箱设置:网箱面积以20平方米左右为佳,网质要好,网眼要密。设置在水深0.8m以上的池塘中,两排网箱中间搭竹架供人行走及投饲管理。网箱的设置面积不宜超过池塘总面积的50%。
封闭循环过滤式养殖池则适合水源缺乏的地区,需要建造曝气池、沉淀池等,增加净水、抽水、加温设备。塑料大棚的建造也遵循普通大棚的标准,每个单元最好放在同一个大棚内便于管理。鳝种放养前,需将池水浸泡5-7天,再放干,然后放水保持微流水状态。
养殖大棚黑白膜多少钱一平米
养殖大棚所使用的黑白膜成本取决于大棚的构造和设计。 如果是搭建简易的塑料薄膜大棚,每平方米的成本大约在30到50元人民币。 如果是选择阳光板材质的大棚,每平方米的费用约为350元人民币。 而对于***用玻璃材质的大棚,每平方米的成本则大约在450元人民币左右。
利得膜黑白膜的价格因产地、规格等因素而有所不同,大致在每单位0.1 - 2元的范围。
高质量的黑白膜可以使用3年以上,通常能够维持5年的寿命,尽管如此,这类膜的价格相对较高,比普通黑白膜贵很多。相比之下,普通黑白膜的使用寿命大约为一年,到了这个时候基本就达到了使用极限。购买高质量的产品确实可以在成本上显得划算,平均下来,每平方米的成本会更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