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氨氮高需要控料吗?
一、浮游动物过多或者藻类大量死亡。
浮游动物大量摄食微藻,导致氨氮无法被吸收,或者藻类大量死亡,也会同时消耗氧气,迫使水体溶氧不足,促进氨氮积累
一般伴随倒藻,检测溶氧溶氧偏低,氨氮升高,这时候首先解决倒藻,然后才能解决氨氮。建议过一部分水,放走部分死藻,氨氮,水流增加溶氧,然后配合解毒产品。其次补充藻源。
二、残饵过多。
在水质天气变化时,对虾摄食量减少,但是如果不及时减料,造成大量残饵残留在池塘,也会造成氨氮升高。
这种情况是根据天气及时控料,减少饲料浪费,污染水质。如果出现氨氮升高,少量过水,及时控料的情况下,配合改底产品。
三、过量施肥。
过量施加氨氮肥料,又没有及时培养新的藻类。这种情况是需要提前把控。
四、池塘底质情况差。
长时间不改底,残饵粪便累积过多,造成底质恶化。天气突变,尤其是连续阴雨天后突然升温,引起泛底。
这种情况过水,配合改底解毒抗应激。
五、对虾消化差,肠胃不好。
水质,饲料质量,水温等多方面引起对虾消化能力减弱。排泄物氨氮过多。建议拌料老虾农——肠卫士,改善南美白对虾肠胃,提高***食量,维护消化能力。
以上所建议的过水,首先保证水源质量和过水量,保证不会产生应激的情况下去做。过水量不超池塘1/3。
另氨氮一般会伴随亚盐过高,要随时检测池塘亚硝酸盐,氨氮段时间不会有大影响,但是亚盐长期过高会产生中毒。
鱼塘氨氮低怎么办?
1 清淤、干塘
控制氨氮的第一种方法是定期清淤、干塘。每年养殖结束后,进行清淤、干塘,暴晒池底,使用生石灰、漂***和氯制剂类鱼用药物等对池底彻底消毒,可去除氨氮,增加水体对pH值的平衡能力,保持水体的微碱性。
2 定期加换新水
控制氨氮的第二种方法是定期加换新水。换水是最快速、有效的途径,要求加入的新水水质良好,新水的温度要尽可能与原来的池水相近。
3 增加池塘中的溶氧
控制氨氮的第三种方法是增加池塘中的溶氧。在池塘中使用长效粒粒氧、富氧或固粒氧等池塘底部增氧剂,可保持池塘中的溶氧充足,加快硝化反应,降低氨氮的毒性。
4 加强投饲管理
控制氨氮的第四种方法是在日常养殖中加强投饲管理。选用优质蛋白饲料,使用具有更高氨基酸消化率的饲料,避免过量投喂,提高饲料的能量、蛋白比。通过改善养殖鱼类对饲料的利用率,而间接降低水中氨氮等有害化学物质的含量。
也可使用通用名为”硫代硫酸钠粉“的鱼用药物,全池均匀泼洒,降低氨氮浓度,还可以使用芽孢杆菌复合微生物制剂,按每亩水深1米首次施用量为500克,15天后再施用250克,来降低水中氨氮浓度,改善水质。
养殖尾水氨氮含量一般是多少?
水产养殖氨氮标准为0-0.02mg/L,过高会损坏鱼、蚌的鳃,高于0.5时会引起无法进食和呼吸,直至死亡。 氨氮对水生动物的危害有急性和慢性之分。
慢性氨氮中毒危害:摄食降低、生长减慢、蜕壳不遂、组织损伤、降低氧在组织间的输送。
急性氨氮中毒危害:水生生物亢奋,在水中丧失平衡、抽搐,严重者甚至死亡。
水产养殖中的氨氮问题怎样解决?
1.
可以在水体中培养有益的浮游微藻,例如可以作为饵料的单细胞藻类硅藻、绿藻,因为藻类可以直接吸收氨氮,这样不仅能够有效利用氨氮,还可以为鱼虾提供饵料。
2.
在日粮中添加优兰宝-丝兰提取物它将结合氨气分子,将其转化为无害的含氮化合物,作为促进浮游动物和浮游植物的营养源被吸收利用。丝兰提取物还能促进排泄废物的有机物质的降解...
3.
改善池塘底质。养殖前可以先清理掉过多的淤泥,让太阳多晒几天,洒生石灰消毒杀菌。
氨氮的形成主要来源于动物费粪便,尸体,有机物质腐烂,塘底长时间不底改以及一些其他综合原因造成的!
解决方案则很简单
1,底改,***用过硫酸氢钾10%类型底改药品进行化学底改,增加溶养,分解有机物礼物,降低底部氨氮
2,在水藻没有收到破坏前提下,底部培菌,em菌,乳酸菌,丁梭杆菌,但不要用芽孢杆菌,平衡菌相,加速底部产生氨氮的物质分解
3,换水,换掉池塘三分之一的水
4,水体解毒,***用50%过硫酸氢钾对水体进行调水,另外***用碘制剂,聚维酮碘,红色金碘,浓缩复合碘水体消毒
5,动作重复,保持水体肥瘦度,菌相,藻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