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蛙蝌蚪苗养殖技术?
1、在培育过程中,一般每3-5天换水1次,每次换水10-15cm,注意:换水时的水温差不能越过3℃。
3、定时巡查培育池,如果发现了肉食性鱼类、蜻蜒幼虫、水蛇、虎斑蛙蝌蚪、龙虱幼虫等生物,需要及时清除,避免牛蛙蝌蚪被吞食。
泰蛙蝌蚪苗养殖经验?
养蛙场应选在水源充足,环境清净,噪音少,交通、电源方便,通风向阳的地方。水质要求:达到渔业水质标准的井水、水库水、泉水、河水、自来水等均可。
2、蛙池建造
以砖和水泥结构构成,每个池的面积以13—20平方米为宜,高为1·2—1·3米,池内建宽1·5—2米,长2—2·5米,内建一高15—20厘米的休饲料台。池底要有排水口,底面向排水口倾斜、斜度以能排完积水为宜。每个池上部要有进水管或进水口,还要搭建1/3遮雨棚,露天部分的1/2,要用遮阳网遮阳。蛙池的造价一般40—50元/平方米。
3、养前准备
水泥池和休栖饲料台用清水洗刷干净后,用过磷酸钙350ppm浸泡10天中和碱性,再用“富氯”0·2ppm或高锰酸钾10ppm进行全池泼洒,浸泡消毒一天后,直接换放新水,即可养殖。
一般每平方米放养80—100只,幼蛙在放养前可用1/3000“种苗净”溶液浸泡5分钟,再放入养蛙池,这样可消毒杀菌,预防疾病[3] 。
5、日常管理
(1)适宜摄食温度。一般适温为25—31℃,每天的投饵量为蛙体重量的6—7%(前期)和2—3%(后期),温度高于32℃或低于15℃时相应减少,下雨天也少投饵。
(2)投喂次数和时间。幼蛙每天投3—4次,每间隔6—8小时一次,中、成蛙每天2次,早晚各1次。把饵料分置于饲料台上即可。投饵要四定:定时、定量、定位、定质。每天每次投饵时,要收拾上次的残余饵料。
(3)水温和水质。蛙的最适宜水温为25—28℃,控制好水温有利于蛙的生长。炎热的天气必须遮阳,每天换水,并增加水的深度。水质最好是PH值为7—8的地下水,如果用来养殖蛙苗,要经过蓄水池暴气增氧。如用池塘水等,要抽上蓄水池经消毒处理后再用来养蛙。
(4)分级饲养。因幼蛙有互相残食的现象,每隔7—10天应将不同规格的个体选出分级养殖,防止强食弱,大吃小。
(5)巡池视察。每天勤于巡池和视察,注意蛙的摄食、活动情况与病害现象等,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和诊治。
(6)预防病害。水池要用“富氯”或二氧化氯等消毒剂消毒。要常在饵料中适当添加蛙高维或水产专用VC、蛙健康等,做好防治工作,尤其是高温季节。要保持良好的水质,要经常检查蛙池周围是否有破洞、缺口或缝隙,一经发现,立即堵塞、修补,防止敌害入池和防逃。
养殖蝌蚪每天需要水循环吗?
养殖蝌蚪不需要每天水循环但养蝌蚪要经常换水,通常3-5天左右就要换一次。通常人工饲养最好用河水或者湖水,因为野生蝌蚪本身就生活在这样的水中,其中含有的大量浮游生物可以成为它们的食物。如果不方便获取河水的话,也可用家中的自来水。但自来水不能直接使用,需要静置或者晾晒一段时间之后才能用。
蝌蚪驯化养殖新技术?
蝌蚪养殖时要选水源足,清凉,安静的地方建池塘,内壁要涂上防渗的涂料,提高光滑度,避免伤害到蝌蚪。放苗前注意要先消毒杀菌,投喂饲料时要根据不同的阶段进行。孵化1-10天的可喂它煮熟的蛋黄。
从小蝌蚪开始养殖的全过程?
1、在生长前期,小蝌蚪10天以后,其食量增大,生长发育加快,蝌蚪开始寻找新的食物,在饲养上必须补充饵料,以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主要以营养丰富的糊汁饵料为主。
2、在生长中期,差不多在蝌蚪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此时蝌蚪的消化功能不断增强,为促进蝌蚪消化道的尽快发育,适应两栖类某一特定蝌蚪期“食草性”的生物特性 。
3、进入变态期的蝌蚪变态率可达百分之九十五左右。在自然界中,青蛙从受精卵到变态完成需要两个多月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