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种植的黍,稷,麻等农作物现在怎么没有了?
古人种植的黍,稷,麻等农作物现在怎么没有了?
其实你这个问题是错的,截止目前,“黍,稷,麻”依旧在全国有种植,而且在部分地区还成为***们日常饮食的一部分,只不过不再是“主角”。
究其原因,其实也很简单,从古至今,随着小麦,玉米,稻谷等产量更高,提供热量更为充足和便利的谷物出现以后,黍、稷、麻就不再是的大多数中国人种植的首选了,产量降低了,自然也就不会成为主食。
黍米做成的“黄馍馍”
目前,西北、内蒙部分地区仍在食用黍米;
麻已经彻底“沦为”经济作物,不再被人们直接食用,更多是作为工业用途;
稷在古代是一种“代称”,并非特指具体的某种作物,不过一般理解为“高粱”,如今我国的高粱种植面积依旧广泛,但是用途基本上都是以酿酒、工业加工以及饲料为主,只有极少数会成为主食,即便是进入主食名单,也是“配角”,比如说东北地区的高粱米饭,其实大多数也是以大米为主,掺杂一部分高粱米。
黍米依旧是西北部分地区的主食之一
以“黍”为例,它其实就是现在俗称的“大黄米”,迄今为止,西北地区的陕西甘肃山西以及内蒙古一带还有食用黍米的传统,曾经上过《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的“黄馍馍”,主要原料就是黍米。
另外,内蒙古地区喜欢饮用的奶茶,其中必不可少的“炒米”,其实就是黍米被炒熟的产物,并非是我们熟知的“炒大米”。2017年我曾经到呼和浩特出差几日,在当地喝不少原汁原味的内蒙古奶茶,每一次必须加入一定的黍米,那滋味真的不是内地满大街的“奶茶”能比的了。
所以,这个问题,本身提问的就有错误。
我国黍的种植面积?
1500万公顷。
我国黍主要产区集中在长城沿线地区,常年种植面积约1500万亩,居世界第2位,亩产在150~200公斤。
我国黍大致有以下种植区:东北春黍区,北方春黍区,华北夏黍区, 黄土高原春、夏黍区,西北春、夏黍区,青藏高原春黍区,南方秋、冬黍区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