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禁抗后,原料也大幅涨价,对后期养殖会带来什么问题?
饲料禁抗和饲料原料涨价之间没有联系,我国***7月1日养殖业全面禁抗是为了保证畜产品生产安全,为了国民身体健康的一件大事,而饲料原料涨价却是和国际贸易、饲料原料生产供应有关。
当然这两者都会对畜牧业生产造成较大影响,尤其是全面禁抗,将会让我国的畜牧业生产出现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国将会在不久的将来建立绿色健康的畜牧业,人们的畜产品安全就会得到有力的保证。
抗生素在畜牧业上的应用一是用来治疗,二是进行添加预防各类疾病。但是由于抗生素在畜禽体内可以有促进消化吸收、增加肠系膜的过滤性等作用,畜牧业生产中添加抗生素的范围越来越广,种类越来越多,用量也越来越大。
我国的抗生素年产量是40多万吨,可是却有一半是用在了养殖业,再加上抗生素生产中的下脚料也大多用在了养殖业,抗生素在畜禽体内的残留也就非常严重。抗生素在畜牧业中的滥用一方面会造成细菌和***的耐药性,产生有极强耐药性的超级细菌,另一方面对人体也造成危害。
2016年国家就提出在饲料里禁止添加抗生素的建议,到今年成为全面禁止,这是国家规范饲料行业的管理,为人们健康安全考虑的大事。但是全面禁抗对畜牧业将会产生长期影响,生物安全防护将成为畜牧业安全生产的保障,也更有利于畜牧业的健康生产。
而饲料原料涨价也是和国内外原料生产供应的形势有关,随着贸易战的升级,大豆进口的减少,还有国内玉米生产中遇到的困难,原料涨价会让饲料成本上涨,让畜牧业生产雪上加霜。但是要看到这个是暂时的,大豆玉米价格的上涨总有回落的时候,但是对于畜牧业生产者来说,也是比较难受的一件事。
水产饲料的赖氨酸是什么?
水产饲料中的氨基酸类添加剂主要指水产动物机体不能合成的限制性氨基酸,即赖氨酸、蛋氨酸等。水产饲料缺乏限制性氨基酸的情况,往往是在使用大量植物性蛋白质饲料时多见。因大多数植物性蛋白质饲料中缺乏赖氨酸和蛋氨酸。如果在缺乏赖氨酸、蛋氨酸的配合饲料中,用合成赖氨酸、蛋氨酸补充到水产动物需要量的水平,就能强化饲料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大大提高养殖效果。同时***用添加限制性氨基酸的办法提高某些植物性饲料的营养价值,也是提高经济效益、合理利用饲料***的有效途径。
饲料禁抗落地已近半年,如今现状如何?
此前,农业农村部发布第194号公告,公告提出:为了维护我国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决定停止生产、进口、经营、使用部分药物饲料添加剂,并对相关管理政策作出调整。如今我国饲料禁抗已近半年,相关产业现状如何?未来又将如何发展?我们一起来看看!
兽用抗菌药是指在兽医临床上,用于预防、治疗、诊断动物疾病或者有目的地调节动物生理机能的药物。兽用抗菌药主要包括抗生素类和人工合成类抗菌药,其中抗生素类又可分为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多肽类等;人工合成类抗菌药可分为磺胺类、氟喹诺酮类、喹噁啉类等。
兽用抗菌药是畜禽养殖业大规模、集约化发展的基础之一,全球范围内,包括中国、美国、加拿大、俄罗斯等在内的多个国家均允许使用促生长作用的兽用抗菌药。我国是畜禽养殖养殖大国,根据中国畜牧兽医年鉴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畜禽肉产量达到7759万吨。整体来看,我国兽用抗菌药市场仍存在较***展空间。
根据《2020-2024年兽用抗菌药行业市场投资空间及企业IPO上市环境综合评估报告》显示,2019年,我国兽用抗菌药使用量接近3.1万吨,分类别来看,四环素类兽用抗菌药的使用量最大,占比达到35%以上,其次为多肽类兽用抗菌药,占比达到11%以上,第三名为大环内酯类,占比接近10%。兽用抗菌药在防治动物疫病、提高养殖效益、保障公共卫生安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我国***以及居民对动物类食品卫生安全重视度不断增加,兽用抗菌药的整体使用量呈下降趋势。
根据中国兽药协会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境内使用的兽用抗菌药共74种,其中我国境内生产的兽用抗菌药69种,进口兽用抗菌药22种。兽用抗菌药的常用剂型主要包括片剂、注射剂、胶囊剂、粉剂、可溶性粉、口服溶液剂、软膏剂等,根据给药途径不同,兽用抗菌药给药途径可分为口服给药、注射给药、局部给药等,其中口服给药是兽用抗菌药的主要给药途径,占比达到78%以上。我国规模较大的兽用抗菌药生产企业包括宁夏泰瑞、齐鲁制药、鲁抗动保等。近年来,随着市场监管日益严格,以及市场对兽药的质量、产能、稳定供应等要求提高,小企业逐渐被市场淘汰,兽用抗菌药市场集中度稳步提升。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尽管近年来我国兽用抗菌药的整体使用量呈下降趋势,但我国是畜禽养殖养殖大国,兽用抗菌药的需求量仍十分庞大。随着市场监管日益严格,以及市场需求升级,我国兽用抗菌药市场集中度逐渐提高,从长远发展来看,在饲料禁抗和兽药减抗背景下,未来我国兽用抗菌药行业将不断向安全化、无抗化方向发展。
我国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公布的药物饲料添加剂退出***(征求意见稿)中指出,2020年起将退出除中药外的所有促生长类药物饲料添加剂品种,对既有促生长又有防治用途的品种,修订产品质量标准,删除促生长用途,仅保留防治用途。这份征求意见稿跟欧盟的规定相一致,并没有要求在动物养殖过程中全面禁止抗菌药的使用,也没有禁止兽药在商品饲料中添加使用,科学、合理。但同时我国畜禽养殖依然是中小规模占绝大比率,猪(鸡)舍设计的合理性、环境卫生状况以及管理水平等参差不齐,需要不断完善相配套的符合中国养殖现状的技术服务体系,确保不出现新的食品安全问题或者隐患。
无抗饲料的好处和坏处?
无抗饲料的好处在于能够减少人类对抗生素的依赖性,防止抗生素耐药性的发展。同时,无抗饲料也能提高动物健康水平,减少药残对人类健康的危害。然而,无抗饲料也有其坏处,因为动物不再摄入抗生素,容易患病,导致死亡率增加,养殖成本也会增加,而且动物生长速度会变慢,影响养殖效率。
无抗饲料的好处是可以降低抗生素在食品中的残留,避免人类摄入抗生素导致耐药性问题,同时也可以提高养殖环境的卫生条件,减少动物患病率。
但无抗饲料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如动物患病率可能增加,生产成本也会增加,同时需要更高的饲养技术和管理水平,以保证动物健康和生产效益。
因此,无抗饲料的实施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做好风险评估和管理工作,以确保生产安全和质量。
无抗饲料是指不含抗生素的饲料,其好处和坏处如下:
好处:
安全性高:无抗饲料没有抗生素残留,因此不会对动物和人类健康造成潜在威胁,更加安全。
品质提升:无抗饲料有助于提升动物的免疫力、代谢调节能力、肌体抗病能力和抗应激能力,显著降低禽畜肠道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从而改善肉质和口感。
饲养成本降低:无抗饲料能够提升动物的吸收率、转化率和饲养效率,从而降低饲养成本。
环保:无抗饲料有助于减少药物和抗生素的排放,降低氨气和硫化氢等有害气体的排放量,改善饲养环境。
坏处:
成本高:无抗饲料的制造成本相对较高,因此市场价格也相对较高。
效果不稳定:虽然无抗饲料有助于提升动物的健康状况和生产性能,但效果可能不如抗生素稳定。
疾病控制难度增加:在某些情况下,无抗饲料可能使疾病控制的难度增加。
总之,无抗饲料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品质提升优势,但也存在成本高、效果不稳定和疾病控制难度增加等缺点。在选择使用无抗饲料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权衡利弊。
无抗饲料不断涨价,进入无抗时期,肉一样的价为何要养殖户买单?
一头工资不涨,大部分工资还降了,下岗的不断增加。一头食品涨价压力大增。中下层老百姓节衣缩食已经在路上,日子难过已成定局。清淡的健康饮食已经形成,这是最理想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