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鱼的鱼缸怎么养?
日常饲养观赏鱼的过程中,很多本土原生的冷水鱼实际上都是清水,鱼缸中并不需要摆放太多的造景,沉木底沙,只需要裸缸饲养就可以了,清水鱼的鱼缸饲养的条件实际上很简单,保持水质的清洁,通透,整洁,加强。溶解氧,气浓度的持续打药。保持强效的循环过滤就可以了。
1.养殖生态环境条件。清水鱼养殖的自然生态环境要清新优良,无任何污染,水源要丰富,而且确保长年流水不断。经检测,这些地区养殖用水的酸碱度在7.2左右,生化耗氧量不超过0.2毫克/升,溶氧达9.0毫克/升L以上,其他卫生指标均优于国家标准《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水质标准》。
2.鱼种放养。鱼种放养前15天左右,须对养殖鱼塘进行清洗消毒。每平方米鱼塘用生石灰0.3千克或漂***20克兑水全塘泼洒,2-3天后排干池水,日晒10天左右,进水放养。清水鱼放养品种以草鱼为主,少量搭配鳊鱼、鲤鱼、卿鱼。放养时间在每年立冬后至春节前后。鱼种规格要求体长在15厘米以上,-龄草鱼尾重250克左右。放养密度一般每平方米放养草鱼种10-13尾左右。 3.“三定”投饲。清水鱼的饲料以天然或人工种植的青饲料为主,辅以谷芽、麦芽等其他鱼饲料,不喂任何配合饲料。定时:每天2次,上午8: 00-9: 00、下午3:00-4:00各1次;定质:青饲料新鲜、娇嫩、无污染,其他饲料新鲜;定量:以鱼吃八分饱为准,即饲料在3小时左右被鱼吃完。 4.流水调节。调节流水量是清水鱼在小面积、高密度条件下养殖管理的重要措施。原则上流量的大小可按季节不同来掌握。 春季:鱼经过越冬,体力较差,而鱼种从静水转入流水环境还需要一个适应过程,因此需要在缓流水中生活一段时间。池水交换量一般掌握在每天1-2次。 夏季:是鱼旺长的季节,需氧量大,池水交换量每昼夜达3-5次。 秋季:要适当控制流水量,池水的交换量约每天2-3次,以使鱼体力不致消耗过度,有利越冬。 冬季:水温低,鱼活动力小,新陈代谢缓慢,给予微量流水,池水交换量能做到每昼夜1次左右即可。
养清水鱼利润?
养清水鱼的利润还算可以。因为这几年消费者对清水鱼比较认可。市场销售比较看好。每亩养鱼塘,年产青水鱼大约在800斤斤左右。除去成本。每亩养鱼塘的纯利润。能达到40左右%。
养殖清水鱼作为传统养殖品种,一直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近几年清水鱼市场价格不断上涨,养殖青鱼前景较好。
亩产清水鱼1000公斤左右,清水鱼投入养殖的成本大概在2千元左右,清水鱼利润大概在5千元左右利润非常可观,清水鱼深受广大消费者们的喜欢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清水鱼养殖池如何建?
方法如下
1.
养殖池塘的面积。大小以10-20亩为宜,养殖池塘的面积不宜过大,池塘过大容易造成池塘拉网捕捞难度的加大,而且水体面积较大的池塘,由于风力的作用,在水面形成的浪较大,时间一长容易造成池埂的坍塌。 但养殖池塘的面积也不宜过小,如果池塘面积过小,则会导致整个养殖场在修建过程中,土方作业工程量增大,成本增加,而且还会因为池埂所占面积过多,导致养殖场内真正用于养殖的水面面积减少,土地利用率下降。
2.
池塘的长宽以及深度,养殖池塘一般以长方形为好,便于场区道路的规划,池塘的修建,拦网等作业。考虑到养殖场网具的通用性。
清水鱼养殖能养什么鱼?
清水鱼养殖可以养多种适应清水环境的淡水鱼类,例如鲤鱼、鲈鱼、鲱鱼、罗非鱼、草鱼等。这些鱼类对水质要求较高,需要清澈无污染的水质,因此适合在清水鱼养殖场进行养殖。养殖这些鱼类需要合理控制水温、氧气、饲料等因素,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清水鱼养殖场可以根据不同鱼种的特点,进行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保证鱼类的生长和品质,为市场提供新鲜可口的清水鱼产品。
养殖清水鱼有哪些注意事项?
一、养殖生态环境条件。清水鱼养殖的自然生态环境要清新优良,无任何污染,水源要丰富,而且确保长年流水不断。经检测,这些地区养殖用水的酸碱度在7.2左右,生化耗氧量不超过0.2毫克/升,溶氧达9.0毫克/升L以上,其他卫生指标均优于国家标准《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水质标准》。
二、鱼种放养。鱼种放养前15天左右,须对养殖鱼塘进行清洗消毒。每平方米鱼塘用生石灰0.3千克或漂***20克兑水全塘泼洒,2-3天后排干池水,日晒10天左右,进水放养。清水鱼放养品种以草鱼为主,少量搭配鳊鱼、鲤鱼、卿鱼。放养时间在每年立冬后至春节前后。鱼种规格要求体长在15厘米以上,-龄草鱼尾重250克左右。放养密度一般每平方米放养草鱼种10-13尾左右。
三、“三定”投饲。清水鱼的饲料以天然或人工种植的青饲料为主,辅以谷芽、麦芽等其他鱼饲料,不喂任何配合饲料。定时:每天2次,上午8: 00-9:00、下午3:00-4:00各1次;定质:青饲料新鲜、娇嫩、无污染,其他饲料新鲜;定量:以鱼吃八分饱为准,即饲料在3小时左右被鱼吃完。
四、流水调节。调节流水量是清水鱼在小面积、高密度条件下养殖管理的重要措施。原则上流量的大小可按季节不同来掌握。
五、季节上的注意事项
春季:鱼经过越冬,体力较差,而鱼种从静水转入流水环境还需要一个适应过程,因此需要在缓流水中生活一段时间。池水交换量一般掌握在每天1-2次。
夏季:是鱼旺长的季节,需氧量大,池水交换量每昼夜达3-5次。
秋季:要适当控制流水量,池水的交换量约每天2-3次,以使鱼体力不致消耗过度,有利越冬。
冬季:水温低,鱼活动力小,新陈代谢缓慢,给予微量流水,池水交换量能做到每昼夜1次左右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