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罗非鱼养殖技术你知道吗,可以分享一下吗?
养殖业的每一次变革或进步,都是养殖模式首先作出了转变,罗非鱼养殖也不例外,因为养殖模式是最容易改变的。从中国罗非鱼养殖发展情况看,罗非鱼的养殖模式经历了传统的鱼猪混养、鱼鸭混养,到近年的精养、再到现在的大混养三大模式,无论是哪一种养殖模式,都是养殖户根据市场的变动灵活地作出改变,是养殖户智慧的选择。
放苗前进行清塘工作,包括排水、消毒等步骤。鱼种投放:选择健壮且无病虫害的优质鱼苗。鱼苗下塘前用4%的食盐溶液消毒10分钟。放养密度根据鱼塘条件、养殖技术等因素灵活调整,一般每亩可放养500~700尾。饲料投喂:罗非鱼个体在150克以前***用肥水养殖,依靠动物粪便肥塘培育生物饲料。
生长速度快:经过养殖实验对比,在相同饲养条件下,奥尼罗非鱼日增重高于常规种苗、福寿鱼以及用药物诱导的单性罗非鱼。当年孵化的春苗,经过6-7个月养殖,普遍可达上市规格500克以上,而且个体均匀。抗寒、起捕率高:奥尼罗非鱼在气温8℃时仍可存活,致死温度为6℃,抗寒能力优势明显。
罗非鱼苗要选择健壮且无病虫害的优质鱼苗,鱼苗下塘之前要用4%的食盐溶液消毒10分钟,放养密度要根据鱼塘条件、养殖技术等因素灵活调整,其中放养密度太大会影响生长速度且容易诱发疾病,而放养密度太小又不能充分发挥出鱼塘的价值,一般情况下配有增氧机的鱼塘每亩可放养500~700尾。
罗非鱼养殖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点:池塘选址:应选择在无污染源、排水方便、水质良好、阳光充足的地方。池塘最好为沙泥底质,池底平坦无杂质,保持水深为85米。还需配有增氧机,以保证水中的氧气含量。
罗非鱼养殖技术及要点主要包括管好水、喂好料、防好病,具体细节如下:管好水 鱼塘建设:养殖池塘需有充足且干净的水源,水位保持在2~3米以上,塘底泥土厚度15~20厘米。放苗前做好清塘工作,并进行消毒。
...还想在库边弄个果园,果园养鸡,想搞个生态立体养殖,求具体的实施规划...
1、如果在果园放养鸡,因该种些果实有硬壳(果皮)的果树。还因注意果树的药物防治期,避免鸡群误食有农药残留的植物或昆虫之类的。由于临近水库,果园用药要选择对鱼类底毒的农药。另外养鸡要保证空气疏通,加强日常管理,防治疾病传播。祝你马到成功!建议选择第三个***。
2、普遍追求无公害和土味、野味,生态土鸡养殖场正是迎合人们对 “土”字的要求,利用优质鸡苗,在环境优美,无污染的大自然放养,在林地间可食天然虫草,蚱蜢、蚯蚓等,又以补饲玉米、稻谷、地瓜、糠麸等杂粮为主要饲料,运动充足,山地放养时间为4个月以上。
3、发展生态养殖必须根据所饲养畜禽的天性选择适合畜禽生长的无污染的自然生态环境,有比较大的天然的活动场所,让畜禽自由活动、自由***食、自由饮水,让畜禽自然的生长。如一些地方***取的林地养殖等就是很好的生态养殖模式。
4、山地养鸡就是利用各种林带、果园、丘陵山窝放养鸡群,在饲养管理上抓好如下几点: 放牧场地要求宽阔、圈得住、无积水、有遮荫、有青草和砂粒。 林间简易鸡舍安全、牢固,能打开、能封闭,便于鸡只休息和管理。 控制放养密度。
30亩鱼塘主养什么鱼好
1、亩鱼塘主养鲢鱼、鳙鱼,并搭配草鱼、青鱼、鲫鱼和鲤鱼进行立体养殖较好。以下是对这种养殖模式的详细解释:上层鱼类:鲢鱼和鳙鱼适合在上层水域活动,它们主要以浮游生物为食,可以有效利用上层水域的生态***。鲢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市场需求量大;鳙鱼头部较大,富含胶质,也深受消费者喜爱。中层鱼类:草鱼和青鱼适合在中层水域养殖。
2、草鱼:考虑到草鱼的粪便可以肥水,有利于鲢鳙的生长,且草鱼价格适中,因此建议草鱼的数量相对较多。按照每亩100条的比例,30亩鱼塘共放草鱼3000条。总结:在30亩、水深3至4米的鱼塘中,建议每亩放白鲢40条、花鲢160条、草鱼100条,这样的比例既有利于各种鱼的生长,又能提高鱼塘的经济效益。
3、若技术到位,条件齐全(水源、交通、用电、饲料等),养殖经济效益较高的鱼类,如鲶、鳝、甲等鱼类。一年收益可近百万,至少50万不成问题。如果养普通的家鱼,各类鱼搭配以及管理得当,可赚15到40万不等(据管理和各方面条件不同会有很大差异)。
4、亩鱼塘主养草鱼好。草鱼属鲤形目鲤科雅罗鱼亚科草鱼属。草鱼的俗称有:鲩、鲩鱼、油鲩、草鲩、白鲩、草鱼、草根(东北)、厚子鱼(鲁南)、海鲩(南方)、混子、黑青鱼等。英文名:Grass carp 。栖息于平原地区的江河湖泊,一般喜居于水的中下层和近岸多水草区域。性活泼,游泳迅速,常成群觅食。
生态鱼要怎么饲养?
若***取 一定工艺,用于养鱼,使污水***化,节约了饲料。生物结构合理配置 在设计生态养鱼的生物结构时,就要考虑生物之间互利互惠的因素,合理安排,兴利除弊。多品种混养就是利用不同生态习性的生物品种,科学搭配,以充分利用水体空间和天然食料***。
加入硝化菌:加入硝化菌开始培养菌落,这是生态鱼缸水质管理的关键步骤。硝化菌依赖缸里的水流生存,因此水泵不可停止。避免开灯:在养水期间不要开灯,以防止藻类生产过快影响水质。藻类过度生长会消耗水中的氧气,并可能产生有害物质,对鱼类的生存构成威胁。
养水 初期准备:在生态鱼缸造景完成后,首先要放满一缸水,并开启水泵。随后加入硝化菌,开始培养菌落。这是生态鱼缸养鱼的重要前提,可以避免后续换水过程中的麻烦。硝化菌培养:硝化菌依赖缸里的水流生存,因此当生态鱼缸里形成了硝化群落,就不可停止水泵,否则硝化菌会死亡。
生态鱼缸养鱼的要点如下:养水是关键:建立硝化系统:在造景完成后,首先要放满一缸水,并开启水泵。随后加入硝化菌,开始培养菌落。硝化菌对于鱼缸的水质至关重要,它们能够分解鱼类的排泄物和食物残渣,转化为无害物质。
合理选择养殖环境:生态养鱼首要的是选择适宜的环境。应选择水质清新、水源充足、交通方便的地方建塘。同时,要考虑鱼塘的保水性、排灌设施及周围生态环境,以利于鱼类的健康生长。 选用优质鱼种,控制养殖密度:根据养殖需求和当地条件选择合适的鱼种。
生态鱼缸养鱼的步骤如下:养水:放满水并开水泵:生态鱼缸造景完成后,先放满一缸水,并开启水泵。加入硝化菌:加入硝化菌开始培养菌落,硝化菌依赖缸里的水流生存。培养硝化群落:放水开泵3天后,可以开始下几条如孔雀鱼或斑马鱼等,这些鱼可以帮助培养硝化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