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鸭大棚养殖技术?
1、大棚选址及搭建
规模养殖肉鸭,应在背风向阳、排水良好、排灌水方便的地方搭建大棚,搭棚的时候,用木棍或钢管将每根支架上的托架固定紧,棚架搭建好后,用塑料膜覆盖。
2、增垫干稻草等垫料
干燥稻草吸湿性强,保湿性能好,在垫前可将稻草铡成6~8厘米长,注意每周清理鸭舍一次,清出垫草可堆积发酵做肥料。
3、开窗通风透气
鸭舍一般自然通风和***光为主,应尽量将鸭舍的窗户开得高大些,要给鸭舍安装合适的窗户,白天鸭群外出,应把窗户全部打开,可以让鸭舍干燥,晚上关窗以保温防寒
养殖肉鸭越多,粪便也越多,易引起鸭舍潮湿,因此饲养密度应合理,一般来说,每平方米养鸭5~6只即可,冬季饲养肉鸭,要注意保证鸭舍内的温度,避免肉鸭受寒,从而影响育肥速度。
5、温湿度调节
在肉鸭的养殖过程中,很容易出现肉鸭生长不良的情况发生,进而导致肉鸭发病,严密观察鸭舍的温湿度,及时做好开窗通风工作,可以让肉鸭生长在一个舒适的环境中。
6、饲料供应
养殖肉鸭应该合理的配合饲料,然后任其自由***食,一般来说蛋白饲料占主要,青饲料占次要,***用单喂、混喂都可以。
至此,关于大棚养肉鸭关键技术就介绍到这里了,如果大家想要养殖好肉鸭,就要做好科学的肉鸭养殖管理工作。
肉鸭养殖温度?
25度。
根据肉鸭所养殖的季节,以及环境,可以在10天后,对鸭棚是否继续加热增温再做决定,一般大棚内的温度保持在25度左右,就比较适宜。
在农大老家山东这边,在夏季的时候,天气由于炎热,一般在鸭苗过了10天之后,就不需要再为其加温了。但是如果遇到了连续阴雨天气,在气温下降比较严重的情况下,也需要及时地通过加温的方式,调整到合适的温度,防止鸭子因天气突变导致感冒发生。
需要25℃左在
大棚养鸭一年四季均可,肉鸭快速的生长,也需要大棚合适的温度条件。在鸭苗时期的温度尤其要掌握好,鸭苗刚进来之后,由于自我调控温度的能力比较差,无论在什么季节,都需要另外给予加温,大棚养鸭为鸭子增加温度的设施,通常***用烧煤的方法。在鸭苗刚到来的前三天时间,大棚内的温度要达到33度左右。
并且在这三天里,24小时需要看护,防止温度由于不稳定,小鸭子会拥挤在一起发生踩踏,这种现象也是造成鸭苗死亡率最高的原因之一。所以在看护当中,一旦发现有小鸭子拥挤在一块的时候,就需要及时的驱赶
肉鸭养殖各阶段对温度的要求有哪些?
3周龄之前的雏鸭,因自身体温调节机能差,在育雏最初2天育雏室温度应达到33~35℃,绝对不能使温度低于29℃,否则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3日龄后鸭舍温度每3天下降1.5℃左右,至21日龄时降到常温,以后保持在20℃左右为最佳。这对于其生长发育、健康、羽毛生长、饲料效率是最适宜的。
温度控制方法:育雏前期,可将鸭舍的一部分用塑料布与其他部分隔开,作为取暖区,以减少取暖面积,便于升温,节约费用。以后可随日龄的增加,再逐渐延伸供暖面积及活动场地。在取暖区内的取暖方式很多,有使用地上火龙管道供暖的,经济条件好的也有使用电热伞供暖的。使用电热伞供暖的取暖室内可形成2个区域,一是高温区,二是室温区,以便鸭子自由选择适宜的温度区域进行活动与休息。对使用地上火龙管道供暖方式的,可根据室内温度灵活掌握生火的大小。为了 随时掌握室内温度是否适宜,可在室内挂上温度计,其高度应置于鸭背以上20厘米高度,供暖方式不要使用明煤生火加温,避免引起一氧化碳(煤气)中毒,另外也有利防火安全。
降温与脱温:雏鸭10日龄前后,鸭舍就要视具体情况决定是否加热和加热的程度,主要看地域、季节与天气情况。灵活掌握。寒冷地区或冬季,夜里或阴雨天气,只要温度达不到上述介绍的适宜温度,就需继续供暖,以避免因温度忽高忽低而引起鸭子感冒,甚至继发疫病;在炎热的夏季若温度超过育雏温度,要注意防暑降温。
不论是冬季还是夏季,当雏鸭脱温后,要随时观察鸭群的舒适程度,特别是冬季晴天,当室内外温差比较大时,应在中午放鸭。若晒太阳的运动场是水泥或潮湿地面应铺垫干垫草,以避免鸭子卧在凉冷而又潮湿地面上而引起着凉及增加营养消耗。商品鸭在饲养全过程中,温度控制始终是个关键,只有能够认真细心地控制温度,才能保证良好的生长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