麝怎么养殖?
麝舍建造
麝的圈舍通常由运动场和窝室两部分组成,运动场是供磨活动的场地,其面积以每头占地15~20米为宜场内为水泥地面,周围以2.5米高的铁网圈围,可不封顶,还要种植适量的乔木和灌木,窝室的面积应不小于平均每头6平方米,坐北朝南,向阳通风即可。
麝以植物性饲料为主,食性范围极其广泛,所食植物不下数百种,其中以木本植物的鲜枝、嫩叶为主,也吃草本植物的嫩叶。
参考日粮配方:玉米面15%,豆饼粉20%,皮20%,高粱面15%,大麦渣27%,骨粉2%,食盐1%,干湿投食皆可。
科学饲喂
每日投喂2~3次,2~4月龄的幼麝每头每天定量为70~80克;4~6月龄的幼麝每头每天定量80~100克;6~12月龄的麝定量为每头每天100~130克;1岁以上的麝定量为每头每天150克,此外,4月龄以内的幼麝每天应保证提供200~250克的青草、菜叶。饲喂必须严格定时。对胆小的个体,要注意特殊照顾,保证定量到口
管理
夏、冬季节的管理和幼麝的管理是管理的重点。
夏季注意防暑。运动场要搭凉棚,每天洒清凉水或用清凉水冲洗;窝室要勤换褥草;多喂新鲜多汁的青草及树木枝叶,防潮湿。
冬季窝室温度应保持在5℃以上。多喂些精饲料,并喂少量胡萝卜和甘薯等块根饲料;窝内垫上一层较厚褥草;并***取塑料薄膜扣棚。
加强幼麝的管理。幼麝要分群饲养。因雄麝比雌麝进食快,混养时可能导致***食不均,所以麝在断奶后宜按性别、年龄和不同窝产分群。但如数量少,圈舍有限,也可雌雄混养。
***取香
养麝的主要目的在于取得雄麝的麝香,以获取较高的经济效益。经实验证明,以雄性激素注入雄麝体内,能有效提高麝香腺囊的重量和麝香的药用功能,从而使麝的个体产香量和质量有所提高,增加经济效益。
疾病防治
麝的抗病力较强,但在人工饲养条件下,亦发现麝患有许多兽类常见病,如***病、胃肠炎、慢性肾炎、化脓症、坏死菌症、脱毛症等。所以,人工养麝必须在卫生方面形成制度,坚持“无病早防,有病早治”的原则,拟定具体措施。在夏季,圈内至少每周消毒1次;饲槽、水槽每天都要清洗,每周消毒1次;不投喂***变质饲料,防止病从口入。
林麝需要什么样的养殖环境?
喜欢看宫斗剧的宝宝们都应该没少听过这句台词:
而谋害龙胎的万年不变老手法就是在安胎药里面放某样东西:
没错,就是麝香!
你别看人家老是用麝香,可贵着呢,也就是那些个达官贵人才能用来当成耍心机的工具。要问小农女问啥这样说?
我就这么告诉你吧,一克麝香的价钱,就是400多元!!简直特么的堪比黄金价格啊!!
这么贵不仅仅是因为麝香是一种高级香料,还因为它有着无可替代的药用价值,不管是古代还是现在,传统中医中配药的引子都不能少了一味“麝香”。因为它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的***,用来配制多种苏醒和强心等急救药物再好不过了。
正是因为这样的想法,导致一场场惨烈的“谋财害命”就在麝的身上上演:
成年麝的腹部***前有麝香囊,一只成年麝一年的麝香产量大约是15克,加上麝的肉质鲜美,皮毛顺滑亮泽所以可谓是“浑身是宝”。
贪婪的人们在早些年就对麝进行大量的猎杀,到现在为止,野生的林麝种主要留存于越南和中国四川,总数加起来还不到600只!!
没有了生产者,麝香产品的市场就会变得供不应求,这样就自然而言打开了人工养殖林麝的大门。
可是林麝不是那么好养的,养殖环境是一大关键。
林麝很胆怯,性情比较孤僻,时常都是独居(雌麝会在有幼崽时和幼麝在一起)。一听到一点儿风吹草动,它们就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藏进岩石中或者远远逃开。
但即使跳跃能力能到达2米以上,动作速度还那么快,林麝们却几乎没有任何抵御肉食动物攻击的能力,就连较小的豹猫和黄鼠狼都可能伤害仔麝甚至成年麝。
所以,如果要选择人工养殖林麝,建议不管你是圈养还是散养,都应该把海拔高度选在1000米以上且幽静僻远的地方。另外,林麝是以树叶、杂草、苔藓、嫩芽、地衣及各种野果为食的动物,所以建议选择林草茂盛的山坡地带。最好是要有细流或者山泉水,方便它们***食和喝水。
如果是围栏散养,要选择坡向朝南、区域内植物种类丰富的缓坡地。围栏散养场地面积要根据养殖规模确定,围栏要坚固且有防护措施,避免林麝相互追逐时碰伤或者被豹、貂、狐狸、狼、猞猁等袭击。
当然,除了养殖环境有高要求以外,林麝也比较容易受病害侵袭,一旦发病,治愈率极低。所以,为了减少林麝生病死亡造成的损失,关键在于提早预防林麝的常见疾病,如肠炎、感冒、瘤胃积食、软骨病、脓肿病等
麝的养殖年限?
麝养殖年限一般为10-15年左右。雄麝每年10月至第二年3月为***香期,***香时香味浓郁,弥漫山谷。麝的生命期一般为10-15年左右,2岁时就可***香受益,每头雄麝一年平均可分泌麝香20克,按照每克500元计算,一头雄麝一年可创造经济价值10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