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东北玉米秋翻地起垄是翻耕深度一般在多少厘米
- 2、长江中下游地区种植玉米要起垄吗
- 3、玉米这种作物最广泛的用途是什么?要如何种植玉米呢?
- 4、玉米大垄双行种植的栽培技术有哪些?
- 5、玉米滴灌种植施肥技术
- 6、有机玉米种植技术
东北玉米秋翻地起垄是翻耕深度一般在多少厘米
不能少于30厘米。玉米作为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在我国种植面积巨大。像是在华北的主产粮区,农民一般都是在小麦收割后,并不翻耕土地,直接就种上玉米。这种栽培方式过于粗放,玉米产量与品质肯定会大打折扣。想要秋玉米长得好,必须进行土地深翻,翻耕深度不能少于30厘米。
耕翻深度要达到25厘米以上,深松深度不小于35厘米。耕整地结束后,及时***用改制后的中耕起垄犁打大垄。打垄后及时***用镇压器镇压保墒。翻地要做到不漏耕、不重耕,无立垡、无回垡,无明显垡条、无堑沟,地面平整细碎,无坷垃,耕层上实下虚。
翻地。翻地工作是保证玉米高产的重要条件之一,要注意秋翻地、秋施肥的工作,在翻地前要施厩肥,翻地时保证耕深20cm以上。利用机械引犁翻地,在翻后要及时的耙地打垄,也可以在全部翻完后再起垄,注意翻完地后必须及时的把地整平耙细,否则会跑墒。适时播种。
实行玉米大豆轮作,需在地势平川、排水良好的土地上种植,翻地后要及时耙地,耙深需达到15厘米以上。(3)秋起垄,进行垄底深松、深施肥,深松在30-35厘米左右,施肥深度在15厘米以上。选种 在正规的地方***购种子,尽量使用包衣种。
伏、秋翻地,整平耙碎,秋起垄,加深施肥最好。伏耕主要用于春小麦面积较大的地区,收获后,要及早耕翻土地,黑土地耕翻深度在25cm左右,白浆土等土层较薄,肥力较差,耕翻深度可适当浅些。秋季宜耕期短,要抓紧时间在封冻前结束,秋翻地可在20cm左右,春耕不宜过深,一般15cm为宜。
东北农民全年农事活动围绕春种、夏管、秋收、冬储展开,一年一熟制下每个环节都高度依赖季节规律。春季(3-5月)每年3月起开始检修农机具、***购农资,4月翻地起垄提升土壤蓄热能力。4月下旬至5月中旬进入集中播种期,玉米、大豆***用大垄双行机械化种植,水稻则在扣大棚育秧后机械化插秧。
长江中下游地区种植玉米要起垄吗
首先,玉米适合在土质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中生长,尤其是沙壤土,因其保肥保水能力较强。相比之下,沙性过大或黏土地的通透性较差,适合起垄种植以改善土壤条件。其次,种植密度应根据土壤肥力和当地生态条件来确定。
土壤活化、耕作质量好且地表干净的情况下适用。耙茬起垄:适用于麦茬种玉米,应保持原茬起垄或耙茬起垄,深度1215厘米,避免重耙。深松起垄:需先松原垄沟,施入底肥,再破原垄台合新垄,并及时镇压。
在种植玉米前,需要选择排水良好的地块,进行深翻土壤,深度约为35厘米,以确保土壤的疏松度。同时,根据土壤的肥力情况施足基肥,以提高土壤的肥力水平。整地后,按需起垄待播。 播种 选择适宜的玉米***,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按照行距65厘米、株距18厘米的标准播种。播种的深度要控制在5厘米左右。
玉米这种作物最广泛的用途是什么?要如何种植玉米呢?
1、有利于提灌;玉米起垄种植,能够有利于灌溉和防涝;遇上旱灾季节,能够引水渠到玉米垄间,提升水位线存储水流量,且不消耗水***;碰到多雨季节连阴雨,垄间能够做为排水管道水渠应用,提升排水管道速度,降低玉米遭受淹渍的几率。
2、玉米的工业生产主要用途 作为一种能再生的绿色能源,燃料乙醇运用玉米(或别的谷类、糖原等)作为原料,运用微生物发酵的基本原理,生产出纯净度超出95%的工业乙醇,将燃料乙醇与车用汽油以适当的占比混合,制做出乙醇汽油。
3、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种种植方法:春季茬覆盖种植。 这种种植方法适合一年一次的种植区。 例如,我国东北的冬季相对寒冷,通常很少种植越冬作物。 第二年温度上升后,播种了玉米。 为了提高玉米的生长适应性,尝试为玉米创造更好的生长环境。 这是用塑料薄膜覆盖早春玉米的好方法。
玉米大垄双行种植的栽培技术有哪些?
1、播种与施肥: 种植密度:***用大垄双行技术时,种植密度可以比常规种植增加10%,但不宜过多。 施肥管理:播种前或播种时,每亩施用80到100斤的缓控释肥,并确保种肥与***保持10厘米的隔离,以保证玉米苗的健康生长和整齐度。
2、培土与支撑:随着玉米植株的成长,可以在大垄两侧培土,以增强根系的支持力和抗倒伏能力。对于生长较高的品种,可考虑适当的支撑措施。 收获:当玉米成熟时,可以进行人工或机械收割。大垄双行种植有助于提高机械化收割的效率。
3、选择地势平坦,土壤耕层深厚,保水、保肥性能好,土壤肥力较高的黑土、黑钙土等地块,最好具有井灌条件。尽量不***用连作3年以上的玉米地块,否则病虫害加重,空秆率上升。
4、玉米大垄双行技术田间管理应注意以下几点:化学除草:选用适合的药剂:根据田间杂草种类和生长情况,选择高效、低毒的除草剂。精准喷施:掌握正确的喷施时间和技巧,确保药剂均匀覆盖杂草,同时避免对玉米植株造成伤害。
5、追肥在大喇叭口期,每公顷用尿素300-400公斤,***取条施的办法进行垄侧深追肥,追肥深度达到8-10厘米。(5)促熟可***用喷洒植物生长调节剂同时田间和地头大草、除掉植株底部非功能叶片及站秆扒苞叶晾晒等技术措施促其早熟。玉米大垄双行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因地制宜应用,注意解决好残膜污染。
6、种植玉米,可***取以下方法:合理密植 高油玉米适宜密度为每亩4000~4500株。为了减少空杆数,提高群体均匀性,出苗数应为适宜栽植密度的两倍左右;4~5叶期,苗数应为适宜栽植密度的3~5倍;适宜栽植密度的上限应***用种植密度。
玉米滴灌种植施肥技术
1、基肥与定植期管理 滴灌玉米播种前10天,需每亩施入腐熟有机肥3-5吨,配合平衡型复合肥(15-15-15)20公斤作为基肥。注意在整地时通过滴灌带首段注入基肥溶液,保证肥料均匀分布至根系层15-20cm深度。目前北方高产示范区数据显示,使用含硝态氮的液体基肥比固态肥料出苗率提升12%。
2、玉米滴灌施肥方案、施肥技术及用量如下:施肥时间 玉米种植播种后70天左右,即生长旺盛期,是进行滴灌施肥的最佳时期。肥料种类与用量 氮肥:此时玉米对氮肥的需求量最大,但应分次使用,避免过量导致玉米徒长。具体用量需根据土壤肥沃程度确定。磷钾肥:适量补充磷钾肥,以满足玉米生长所需。
3、选择适宜地块:挑选耕作层深厚、土壤肥沃、具备良好保水和排水功能的土地进行种植。 土壤整理:将前茬作物的根茬进行粉碎后还田,或彻底清除。随后施用充足基肥,并在秋季进行深耕,以确保土壤适宜种植。 施肥管理:每亩地基肥施用35公斤高品质复合肥。
4、***用大垄宽窄行栽培模式,增加田间通风透光,一般窄行40~50cm,宽行80~90cm。可选择耐密度品种,增加种植密度,提高产量。品种选择:选择生育期适中、株型紧凑、适宜密植的品种。水分管理:***用膜下滴灌技术,确保玉米生长过程中水分充足。
5、滴灌玉米的施肥方法与量如下:大喇叭口期施肥:时间:玉米播种70天后进入大喇叭口期。肥料种类与用量:追施尿素815kg/亩,磷酸二氢钾35kg/亩。施肥位置:追肥一般在窄行的中间,遵循“追近不追远”的原则。攻穗肥施用:时间:抽雄吐丝散粉期,即玉米生长最旺盛的时期,穗肥一般在抽雄之前使用。
6、滴灌玉米施肥可以根据玉米生长发育的需要,将可溶性肥料与水混合在一起,利用滴灌带运输,直接施加到玉米根部周围,这样可以为玉米营造一个更好的生长环境,更有利于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和作用。在为玉米施肥的时候,主要以氮磷钾肥为主,并适当补充微量元素。
有机玉米种植技术
有机玉米种植技术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地块选择与整地:选择地势平坦、耕层深厚、肥力较高、保水保肥性能好、排灌方便的地块。前茬未使用长残效除草剂的大豆、小麦、马铃薯或玉米等肥沃茬口。实施以深松为基础,松、翻、耙相结合的土壤耕作制,三年深松一次,耕翻深度20~23厘米。
种植抑制有害杂草的作物和使用轮作、休耕技术控制杂草。允许使用生草、秸秆和可生物降解的材料覆盖。同时要进行打丫子及站秆扒皮晾晒,及时掉丫子,避免损伤主茎。玉米蜡熟后期扒玉米果穗苞叶晾晒。收获 有机玉米完熟后期收获。***取站秆人工收获或者机械收获。
浇水:在播种后,及时浇水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但要避免过度浇水,以免导致根部腐烂。 营养管理:玉米生长过程中需要充足的营养。可以在播种后几周后进行追肥,使用有机肥料进行补充营养。 病虫害防治:有机农法中通常***用有机的防治方法来对抗病虫害,如植物提取物、有机杀虫剂等。
每天应给予810小时的光照,以确保玉米正常进行光合作用。水分条件:夏季由于气温高、蒸发量大,应多浇水。其余时间根据土壤湿度适量浇水,避免水分过多或过少。多雨季节要做好排水措施,防止田间积水。土壤条件:土壤应疏松深厚,有利于根系生长。有机质要丰富,以提高土壤肥力和保水保肥能力。
使用有机肥料和生物防治等方法替代化肥和农药。因此,有机玉米的价格通常比普通玉米贵,消费者需要根据个人健康需求和经济能力做出选择。综上所述,有机玉米强调了无化学污染的种植方式,以及自然、健康、环保的理念,在食品安全、健康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有机种植。把基地玉米种植作为原料生产的第一车间,进行工业流程化管理。科学加工。在深加工环节,遴选优质原料,***用生物保鲜技术,力保营养完全。有机玉米面中含有亚油酸和维生素e,能使人体内胆固醇水平降低,从而减少动脉硬化的发生。有机玉米面中含钙、铁质较多,可防止高血压、冠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