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干净的蚯蚓养殖办法,如何自己养殖室内蚯蚓?
蚯蚓桶底打孔,在桶底放一块布保水,在放入黑色营养土,就可以放入蚯蚓了,放蚯蚓时带
蚯蚓以前的生活的土一起放入,一周喂一次,果皮,瓜....等等都可以有***气味的不要,
为了防蚯蚓夜间逃跑,在表面盖一块湿棉布或者湿黄纸板,把营养土盖严。
蚯蚓
【释义】:蚯蚓是常见的一种陆生环节动物,生活在土壤中昼伏夜出以畜禽粪便和有机废物
垃圾为食连同泥土一同吞入也摄食植物的腐烂茎叶等碎片。蚯蚓可使土壤疏松、改良土壤、
提高肥力促进农业增产。
怎样在果园里养蚯蚓?
在树林、果园、桑园里养蚯蚓的方法应分为规则林和不规则林。规则林是按横直规则的距离栽培的林木,则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开沟进行养殖,沟可以开成“井”字形或“田”字形。其沟不要太深和太宽,也不要离树茎杆太近,以不伤根或少伤根为原则。无栽培规则的或单棵树可开半圆形的或圆形的沟。有条件还要每年改换挖沟地方。这样有利于改良土壤和培肥地力。
另外,可直接在树林里搞堆肥养殖,将林土垦松,铺上一层肥料,撒上蚯蚓种进行养殖。此法只宜在竹园和苗圃使用,在别的果园树林里则不宜提倡。
林间养蚯蚓值得注意的是要防止天敌的侵害和过于干燥。另外,在柑橘、美洲松、枞、橡、杉、水杉、黑胡桃、桉等树林中养殖蚯蚓要特别注意加厚覆盖物,落在覆盖物上的树叶及时清扫堆积。因为这些树的落叶不易腐烂,又多含有芳香油脂、单宁酸、树脂或树脂液,对蚯蚓体有害,会引起蚯蚓逃逸。应待树叶腐烂,大部分有害物质都挥发或转化后才能利用。
荒地养殖蚯蚓技术?
1、蚓床准备
蚓床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露天,一种是室内。每条蚓条最短3m,最长7m,宽度0.5m-1.0m。露天方式有两种,一是用稻草盖蚓床,二是在蚓床上方架设遮阳网;室内方式也有两种,一是各种房屋内,二是盖石棉瓦的简易棚。
2、放养措施
在蚯蚓规模化养殖期间,需要做好放养工作。可将基料放置在养殖场地内,堆放的高度控制在20 cm左右,以便于建设培养基,且要留有人行道,保证可以开展日常管理工作。
3、饵料管理
蚯蚓食性广,几乎所有的植物残体、腐殖质、腐烂动物和生活垃圾都是蚯蚓的食物。投饵前需须经处理。先去杂质,然后将秸秆、杂草、甘蔗渣等切碎,加上猪牛鸡粪,堆成1m高的圆锥形,用草帘或塑料薄膜覆盖发酵,为了成功起见,先用少量蚯蚓试喂,如无不良反应,可全部饲喂。
4、环境调控
温度:适温度10℃-30℃。在冬季稍加遮盖即可,不让蚯蚓冬眠,但不可暴晒及雨淋。
湿度:蚯蚓对湿度要求不高,相对湿度为60%-70%,一般按新鲜牛粪直接投入即可,如果堆放太久偏干,可稍喷些水。
5、蚯蚓孵化
在气温15-28℃的季节里,每隔10-15天将卵茧从蚯蚓养殖床内清理出来,放到预先准备的蚯蚓床上进行孵化。蚯蚓为雌雄同体,异体受精。性成熟的蚯蚓每隔七、八天产卵一次,一只卵可孵出三、四条小蚯蚓,二至三个月成熟,四至六个月可繁殖十倍。
蚯蚓养殖的技术要点
1.蚓床制作。
室内养殖分坑养、箱养、盆养3种。一般以坑养为宜,坑大小依养殖数量和室内面积而定,坑呈长方形,深度不小于60厘米,一半在地下,一半在地面以上,四周用砖砌好,坑底用水泥抹平或坚实土面。
2.放养。
沼渣捞出后,摊开晾干,然后与20%铡碎稻草、麦秆、树叶拌匀后填到坑内,厚度20-25厘米,保持65%的湿度,均匀移入蚯蚓。
3.管理。
蚯蚓生活适温为15℃-30℃,高温季节可洒水降温,室外养殖不可暴晒,应有必要遮阳设施。气温低于12℃时,覆盖稻草保暖,保持65%的湿度。另外,要做到经常分堆,将大小蚯蚓分开饲养。
4.防止自然灾害。
预防老鼠、鸟、鸡、蚂蚁等天敌的伤害,避免农药等有毒物质损害。
5.注意事项。
养殖场所避光,不能随意翻动床土,以保持安静环境。
蚯蚓怎么养殖?怎么防逃跑?
1.根据你装蚯蚓容器的大小,蚯蚓占1/4,泥巴占2/4,留出空间1/4,这样蚯蚓有足够的空间和土壤,就是盖上盖子,放在凉爽的地方一周内也不会死亡,不会外逃。 2.如果蚯蚓较多,需要养的时间较长,容器就要稍大一些。大的容器盖子不好找,养蚯蚓容易外逃,解决这个问题并不难,你在容器内的土壤上放一层青草。如果没有青草可以用一块湿布盖在土壤上面。布干了就撒上一些水,使布湿润,能有效的防止蚯蚓外逃。 3.还有一个办法,就是把装蚯蚓的容器放在装有清水的盆中央,使容器四面环水(水的多少,以不使装蚯蚓的容器浮起来就好了)。盆中的水最好每天换一次,既卫生又可保持较低的水温,更有利不使蚯蚓外逃。就是蚯蚓逃出容器也绝不会“游过河”,第二天发现盆中有蚯蚓就把它放回容器里。这样就有效的防止蚯蚓逃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