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星鱼的养殖技术?
1.
鱼池建造 鱼池宜选在水源足、水质好、排灌方便的地方,其中池塘、水泥池、坑函、稻田、藕田、网箱等均可养殖。七星鱼是一种喜暗怕光的鱼,因此池塘底部可以放瓦管或者是竹筒让其栖息,另外进排水口要有拦鱼投施,防止敌害侵入或鱼逃走。
2.
鱼苗放养 七星鱼鱼苗要求无病无伤、体质健壮、规格整齐。体长有5厘米以下的鱼苗,先放于面积在10平方米以下,水深在20-50cm的水泥池中进行饲养,等长到2cm时,每平方米可投放2厘米的鱼苗2000~50O0尾。当鱼苗长到5cm时,可转入大池养殖,每平方米放养20~50尾,高的可达100尾。
3.
饲料选择 七星鱼是典型肉食性鱼类,喜欢吃动物性饲料,鱼苗阶段可以投喂水蚤、丰年虫、水蚯蚓,也可投喂肉糜、蛋黄等。成鱼阶段,可以饲喂蚯蚓、蝇蛆、黄粉虫、螺蚌肉、蚕蛹、鱼虾、畜离肉及内脏等,或者是玉米粉、花生麦粉、豆渣、米饭
池塘:养殖七星鱼时,需要在水质良好且水源充足的地方修建池塘。
2、投放:最好选择身体健康且鳞片无损伤的七星鱼苗放入池塘里。
3、饲喂:喂养七星鱼时,要选择水蚤、水蚯蚓、豆渣等饲料。
4、换水:要每隔3个月更换一次池水。
放养密度:10000-30000尾/亩
七星鱼养殖条件:鱼塘选择水陆交通方便、2-5亩左右、水深1.5米左右。
鱼种选择:一定选择纯种、优质、无病的鱼苗,规格一般3-4CM放养。
1、投喂管理要做好定点、定时、定质、定量投喂,用鱼胶机把冰鱼胶碎混合鱼料,再用手搅成团投喂。
2、注意对流气候变化,如有大暴雨(因为雨水含酸性,对鱼苗造成不同程度影响)雨后用生石灰泼洒中和水质。
3.养殖水质对七星鱼养殖中的影响
①水温太高。太高的水温对七星鱼养殖有很大的影响,醴鱼科最适宜生长的水温为18℃~28℃,七星鱼养殖中在20℃~28℃时生长最快。因此夏季最好能够放长流水,这样保证的降温措施能够做到位。
②投喂药。在平时投药时要做到注意份量,认真算计水体面积才放药。投药过多会造成鱼类中毒。
③注意水透明度。透明度在20CM左右为宜。透明度过小证明营养型池过瘦,需要做造当的增肥措施。
④水中溶氧量。当水中溶养低于2毫克/1时要***取增氧措施。鱼类生长最适宜的溶氧为5毫克~8毫克/。
⑥注意pH值量。当水中pH值低于5.5或高于10时就不能作为七星鱼养殖用水了。所以pH值过高或者过低都会导致七星鱼容易生病。因此在养殖过程中养殖户需要把水中的pH值调节在6.5~8.5左右。
⑦水中营养盐类含量过高。水中营养盐类的多少与鱼类生长密切相关。如水中硝酸盐最易被绿色浮游植物利用,一般含量宜保持在1毫克~2毫克/,而致鱼类死亡。
⑧臭水、水色淡红或者黑色、水面油膜、水发生异味、异臭时,对鱼类生长极为有害。遇此情况应马上换水
七星鱼养殖一天喂多少次?
2次
七星鱼是杂食性动物,养殖七星鱼时,需要每天投喂两次,可以在早上的8-9点和下午的6-7点进行,在给七星鱼饲喂时,要给其提供水蚯蚓、蝉蛹、花生麦粉、豆渣、玉米粉等混合配制成的饲料。
更换池水 养殖七星鱼时,需要每隔三个月更换一次池水,且每次换水量不能超过三分之一,以免七星鱼适应不良,而且在夏季时期,需要往池塘中安装增氧机,使水里的含氧量提高,避免七星鱼缺乏氧气而死亡。
每日两次上午下午各一次。
七星鱼体长在6厘米之前的苗种阶段,以喂活水蚤、水蚯蚓为主。体长达6厘米后,一是投喂鲜杂鱼或其他鲜活饵料(黄粉虫、蝇蛆等),二是投喂配合饲料(旦白质含40%以上),投喂配合饲料后不再投喂动物性活饲料。
配合饲料是福星牌浮水性七星鱼饲料。日喂二次,上午、下午各一次,日投料量占鱼体重5%,一般投饲后一个小时内吃完为宜。
七星鱼怎么定义人工与养殖?
七星鱼,又称七线鱼、小丑鱼,是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热带海水观赏鱼。就其养殖方式来说,可以分为人工养殖和天然生长两种方式。以下是两种养殖方式的定义:
1. 人工养殖:也称为人工繁殖,是指将野生七星鱼捕捞或选取已养殖的种鱼进行人工繁殖,将幼鱼孵化、育成、饲养、管理等全部过程都在人工控制之下进行。这种方式可以有效避免野生种群的过度捕捞和破坏,同时可以确保养殖出的七星鱼的品质和数量。
2. 天然生长:也称为野捕,是指***取捕捞的方式将七星鱼从自然环境中获取,其生长过程完全在自然环境中进行,并没有人工干预。但是,由于野生七星鱼数量日益减少,***取野捕方式收获七星鱼往往会给自然环境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包括破坏海洋生态环境和损害七星鱼数量等方面。
总结:人工养殖七星鱼相比天然捕捞更加可持续和环保,同时也能够保障七星鱼的品质和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