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子种植的新管理方法?
(1)遮阴:播种后20~30天,即陆续出苗。应经常检查出苗情况,以防覆草压苗。当出苗达60%~70%时,去掉覆盖率,用树枝搭起简易棚遮阴,保证幼苗正常生长。
(2)灌水:幼苗对水分要求比较严格,怕干旱,当表土层干达2厘米时,及时灌水,灌水后畦面出现板结时,结合除草适时松土,破除板结层,防止水分蒸发。
(3)间苗:幼苗抽出3~4片真叶时,及时间苗,按株距6~10厘米定苗后可将阴棚撤去。
(4)追肥:第1次追肥,可在撤去阴棚后进行,每667平方米追施尿素10千克;第2次在株高10厘米左右进行,每667平方米施过磷酸钾15~20千克。
1. 土壤管理:五味子喜欢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因此需要进行土壤改良和施肥。在种植前,可以在土壤中添加有机肥料和磷、钾等营养元素,以提高土壤肥力和水分保持能力。
2. 病虫害防治:五味子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如蚜虫、***病、炭疽病等。可以***用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和物理防治等方法,如喷洒杀虫剂、杀菌剂等。
3. 剪枝管理:五味子的枝条生长较快,容易形成密集的枝叶,影响通风和光照。因此需要进行适当的剪枝,保持树冠开阔,促进果实的生长和成熟。
4. 灌溉管理:五味子对水分要求较高,需要保持土壤湿润。可以***用滴灌、喷灌等方式进行灌溉,避免过度浇水和积水。
5. 收获管理:五味子的果实成熟期较长,需要进行适时的收获。可以***用手工或机械收获,注意保护果实,避免损伤。收获后需要进行果实的处理和储存,以保持其品质和营养价值。
扦插种植:每年春季选择长势良好的一年生枝条,截成12厘米的长度后插入土壤中,次年春季挖出移栽。
播种种植:将种子用冷水浸泡催芽后播种在田地里,第二年春季定植。
压条种植:将五味子茎蔓埋入土壤,顺利生根后与母株分离并移栽。
五味子种植方法和亩产量?
五味子种苗根系发达(长约20~30厘米),株高矮化(8~15厘米),植株成实,无徒长枝,移栽成活率极高,栽植第二年开始挂果,三至十年为盛产期,亩产量达1500~3000斤鲜果,亩产干品300~400斤左右。
主要用***繁殖,也可用扦插和压条繁殖。
1、***繁殖:五味子最好在秋季收获期间进行穗选,选留果粒大,均匀一致的果穗作种用,单独干燥和保管。干燥时切勿火烤,炕烘或锅炒。可晒干或阴干,放通风干燥处贮藏。
五味子的***,种皮坚硬光滑而有油层,不易透水,***必须处理,才能出苗。将选好的果实,于2月上旬放入温水中浸泡3—5天,搓去果肉,净选饱满的***,与3倍湿沙掺混起来,埋到室外,坑深60—70厘米,坑径视***多少而定。堆放进坑内之后,盖一层稻草,再覆土20厘米左右,要经常检查,防止霉烂。4月下旬—5月上旬,当***裂开口露出胚根时,即可取出播种。
育苗地可选择肥沃的腐殖土或砂壤土,也可选用老参地。育苗以作床为好。***用条播,按行距15厘米,横向开深2—3厘米的沟,踩平沟底,将***均匀播入沟内,每亩用种量5公斤左右。覆土厚约2厘米,稍加压实,然后加盖一层稻草,以防旱保温,若干旱时注意浇水。经砂藏处理的***,约20—30天出苗,当出苗率达50—70%时,再撤除盖草,并搭简易荫棚,待苗高5—6厘米后拆除。幼苗期要适时松土除草,并结合除草进行蔬苗;当幼苗长出3—4片真叶时,按株距5—7厘米定苗。定苗后注意施肥,以促进幼苗生长。
2、扦插繁殖:早春植株萌动前或7—8月花后的雨季,剪取上年或当年生嫩壮枝条,截成10—12厘米长,按行距12厘米,株距7—10厘米斜插于苗床,然后搭棚遮荫、经常浇水,以促使生根,次年移栽。
3、压条繁殖:早春将植株枝条部分埋入土中,经常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待枝条长出新根后,于晚秋或次年春季剪断与母株相连的枝条,进行移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