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养殖行业猪瘟产业竞争格局如何变化?
时值非洲猪瘟肆虐之年,谁都害怕。大面积养猪更是火中取栗!目前对养猪业是一次大地震,也是一次大教训。猪瘟疫苗研发成功后,养猪业方会重新得到发展。今后多元化养猪依然是主流,中国传统养猪国情决定。唯一改变的是人们养猪的观念,方法和技术!
未来生猪养殖行业发展的主要趋势?
以下是我的回答,未来生猪养殖行业发展的主要趋势将朝着智能化、规模化和环保化方向发展。
智能化: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智能化养猪将成为主流。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猪舍环境自动调节,减少人力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规模化:未来生猪养殖将朝着规模化方向发展,大型养殖企业将占据主导地位,拥有更多的市场份额。
环保化:随着环保政策的加强,生猪养殖将更加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未来,环保将成为养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企业需要***取更加环保的生产方式和技术,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总之,未来生猪养殖行业将朝着智能化、规模化和环保化方向发展,这将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同时也有利于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有人认为,目前进入生猪养殖行业是一个难得的机遇,真的是这样吗?
有人认为,目前进入生猪养殖行业是一个难得的机遇,真的是这样吗?
首先用经济学的一个观点:“养殖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对于养殖行业来说,风险也是非常大的,投资也是非常高的,特别是生猪养殖行业,不但人工成本高,而且饲料成本也非常高,生长的周期相对来说比较长,自然就增加了养殖的风险性。
目前进入生猪养殖行业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机遇,这主要是由于目前的生猪市场行情决定的,进入生猪养殖行业,首先必须要有丰富的养殖经验,而且还要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当然对于猪瘟病还需要有一定的知识了解,还需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因为赚钱是不容易的,没有付出就没有回报,要有足够的信心承受失败的损失。
进入3月份以来,生猪价格连续8天的上涨,尤其是今天生猪价格出现了大涨的现象,个别的省份生猪价格上涨的幅度,达到了0.5元/斤以上!从这一点可以充分的看出,我国的生猪市场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现象,当然也是我国的政策,推动了生猪价格的上涨,生猪市场行情转好。就比如说今天生猪价格大涨的主要原因是冷肉储备10万吨***的开启的日子,这直接拉升了生猪价格的上涨,政策引导着市场行情的发展,价格的上涨,这也是符合市场规律的。下面了解一下,今天,全国各地生猪报价汇总情况:
从以上报价可以看出,所有的省份的生猪价格都在上涨,三个省份的生猪价格突破了8元每斤,一般的省份都达到了6元以上的价格,外三元猪的价格,目前每公斤上涨了0.34元,达到了13元以上的高价,平均价格达到了7.5元以上,内三元猪也上涨到了12.45元每公斤,土猪的价格都达到了6.1元每斤以上,都可以看出今天的生猪市场行情出现了大涨。对养殖户来说可以说是振奋人心。
但从目前生猪市场出现大涨的行情来说,后期的市场价格会出现回调,时间点在冷肉储备***结束以后,生猪价格会出现小幅度的回落,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毕竟生猪价格不会天天持续的上涨的,价格围绕着价值上下波动,一旦价格偏离价值,很多的时候会逐步的回调到价值的附近,这就是经济学价值规律,当然也是市场价格行情的规律。
总之,通过以上市场行情的分析,目前可以介入生猪养殖行业,但不可投资过大,规模过大。还需要具备一定的非洲猪瘟***防疫的经验,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非洲猪瘟***在我国传播的面积之广,速度之快,死亡率之高,前所未有。当然,再介入生猪养殖行业是必须购买能繁育母猪保险,而且能繁育母猪保险,国家补贴的力度相当高,每头母猪达到了540元,个人只承担120元,而且还能够保险20头育肥的小仔猪,一旦出现生猪死亡,母猪赔偿1000元每头,育肥猪每头赔偿600元,这样极大的降低了养殖风险,希望养殖户切记这一条,尽管花费一些保险的费用,但也减少了投资的风险。
有人认为,目前进入生猪养殖行业是一个难得的机遇,真的是这样吗?
个人认为那些预测生猪行情以及各种农产品行情的不靠谱。在市场经济的今天,市场决定价格,任何人都无法准确预测各类农产品走势的。
而投资养殖业本身就是一项风险投资,古人说“家有万贯,带毛的不算”,一个偶然的小因素,可能就会引起全*军*覆*没,所以养殖业是一项能赔得起才能赚得了的行业,你具备了赔的底气,才可能有赚的运气!
所谓赔的底气就是养殖经验的积累,和周转资金的丰厚,以及你的销售市场对接,但这些往往需要时间,需要资金,更需要自己长年累月的辛苦投入。
为此,作为一个外行却对一种说法感了兴趣。那就是老人们所说的老黄历“灶头马”,认为2019年是“三屠共猪,五牛耕田,十马驮谷,四人分饼,八龙治水,九日得辛”。
可见今年的人们日子会过得辛苦一些。因为八龙治水就可能出现大旱,四个人吃一个饼,日子凑合过得去,九日得辛(财)财富会来得慢一些,而三屠共猪,只三个屠夫杀一头猪,证明猪价不算太贵。
这样看来,正好契合了养猪业是一项慢功夫,以及猪肉价格不会有太大的波动。所以倒可能与题主所说的“目前进入养猪业是一个难得的机遇”不谋而合了。
这样推测合不合理呢?欢迎各位友友留言分享你的养殖经验。您是依据什么预测的呢?这种老黄历式的预测在当今时代还能不能用了?!
很多人都认为是个难得的机遇,但是机遇于风险是并存的。
咱们来分析一下为什么是难得的机遇
1.去年的环保导致许多不符合要求的养猪场关门!让绝大部分散养户退出了这个行业。
2.去年下半年的“非瘟”之至现在,让许多人闻风丧胆,胆子小的应该都清场了!还有许多养殖场因为“非瘟”倒闭停业的。这造就了现在刚过完年3月份这个本该猪价淡季的时候,却连续并持续上涨。都认为今年是猪价的一个转折点。
3.猪的生产周期半年以上,从现在抓猪苗回来,出栏到8.9月份了。但是有个最重要的环节就是有经验的养殖户或是懂点儿常识的都怕进的猪苗携带“非瘟”。我们本村有个猪场去外地进了一头种猪,结果全场“全猪覆灭”。
机遇于风险并从,投资需谨慎!以上只是个人观点,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刚来头条,还没过认证期。谢谢点赞!
一般人已经进不去了,十几二十年前吧,养猪算是发家致富的好生意,那时候家家户户都有养猪,不管家里人是在外打工还是种田的,养猪养起来就是花点力气,能够增加收入的,现在我们这边猪场几乎没有了,现在要五水共治了,靠近河边的猪场全部关闭,家里养个两头自己吃的,也没有了,实在不划算了,菜市场买买多少方便,而且你现在找个杀猪的都不好找!
要是自己办个大的猪场的话,资金太大了,一般人搞不定,没有上千万想都别想,搞猪场的地都是要批的,猪粪猪尿全部都要经过污水处理的,建一个小的污水处理都要30多万,还要建冷库,死猪全部是***拿去无害化处理的,自己虽然不掏钱,可是他也不是每天来猪场拉死猪的,冬天还好,夏天一下子就臭了,所以你还要建冷库,所以你现在想小搞搞,已经是不行,只能往大猪场方向发展,这个资金压力就大了,现在的环保也是越来越严格
这是个错误的观点,而且错的十分离谱。目前的养猪人都在胆颤心惊的过着日子,你说是难得的机遇,开什么玩笑,太扯了。
这些人之所以认为现在养猪业是难得机遇,不外乎是认为下半年到2020年猪价会大涨,没错,相比年前的猪价会大涨,但猪价大涨并不意味着你就能赚大钱,等你卖猪时你要手里有猪,而且有很多的猪,这样才会发财。
问题是现在疫病凶猛,你要进入就是赌生死,这根本不是难得机遇,除非你养的猪全部阵亡对你也没有多大影响。
尤其是对于新手上路,养猪要赚钱还有很多的课要补,2016年平均猪价9.5元/斤,一样有人赔钱。
总之,养猪也是一门生意,做生意有时可以赌赌行情,但千万别赌生死,否则不如去澳门来得痛快。答主最后要说的是,积攒家底不容易,建议普通养猪人切莫头脑发热,要量力而行,不要去赌生死,你玩不起。
希望上述分析,能对头条网友有所帮助。
您要是觉得答主说的有道理,不要忘记关注、点赞和转发哦。
凉凉!生猪养殖行业进入“寒冬”,养猪人的春天何时到来?
中国生猪养殖行业周期性仍较为明显
我国生猪养殖行业呈显周期性特征,生猪价格周期性波动明显,一般3-4年为一个周期。所谓猪周期是指遵循“母猪数量减少——生猪供应减少——猪肉价格上涨——母猪补栏增加——生猪供应增加——猪肉价格下跌——母猪去产能”的一个循环,市场价格机制推动产能变化是猪周期的成因。
以往发生猪肉价格大幅失衡,国家层面会通过政策、资金、行政手段等方式促使猪肉价格尽快回调。自2021年9月起,国家坚持以预警调控为主,通过抓住“能繁母猪存栏量变化率”指标进行生猪产能调控,平滑猪周期的波动,未来猪价或将减少大幅波动,整体较为均衡。
猪肉价格处于最新一轮周期调整后的低位
2000年以来,全国生猪养殖业经历了如下波动周期:2002年至2006年、2006年至2010年、2010年至2014年、2014年至2018年各为一个完整周期,大周期中也存在若干个小周期。最近一次猪周期发生在2019-2021年,2019年受猪周期、非洲猪瘟疫情等因素叠加影响,生猪出栏下降,猪价呈现前低后高的走势,全年均价涨幅较大。2020年,虽然产能在逐步恢复,但因为前期产能去化幅度较大,因此2020年生猪整体处于供不应求状态,全年猪价在高位波动。2021年,产能基本恢复,市场供应明显回升,猪价快速下跌,目前猪肉价格处于低位。
值得注意的是,行业在2021年7月开始进行能繁母猪去产能,能繁母猪数量连续下降,目前能繁母猪处于合理水平。
政策积极响应猪周期波动规律并逐渐侧重长效调控
2019年非洲猪瘟爆发,猪瘟防疫事关生猪产业健康发展,事关人民群众肉食品保障,中国***高度重视并推出一系列促进生猪产业转型升级的措施。短期政策包括加大生猪生产扶持、增加信贷支持、压实猪瘟防疫工作等,长远性政策包括制定生猪产能管理方案、制定猪瘟疫情防疫方案等。
展望未来,政策对于生猪养殖的管控更侧重长效机制、提前预警,未来几年生猪养殖行业价格波动有望相对平滑,而商业化育种实现品质改良将是未来的重要方向。
猪价短期上涨属正常反应,缺乏长期上涨动力
从2019-2022年全国生猪存栏量变动情况来看,在经历2019年非洲猪瘟时期,生猪存栏量显著下滑,导致猪价明显上涨。2020年生猪存栏量仍未恢复以往水平,故全年猪价在高位波动。2021年以来,生猪存栏量已基本恢复猪瘟前水平,供给充足,猪价下滑。
进入2022年以来,生猪存栏量有波动下滑的态势,从价格上看,2022年4月以来猪价呈现上涨态势,表明行业不断推进去产能后市场价格迎来回暖。但整体来看,目前生猪存栏量仍处于历史高位,生猪存栏量充足,中长期涨价难以持续。
而从能繁母猪存栏量来看,从能繁母猪到肥猪出栏需要10-11个月养殖期,即能繁母猪的数量能够影响10个月后生猪出栏数量。2019-2021年上半年,能繁母猪存栏量不断上涨,主要是非洲瘟疫之后的产能扩大;2021年7月拐点以来,能繁母猪开始进行去产能,连续9个月产能不断下滑,截至2022年5月,我国能繁母猪存栏量为4192万头,相当于正常保有量的102.2%,产能正常,处于绿***域。
2022年4月以来猪价上涨,更多是产能调减后市场的正常反应,但随着5月份能繁母猪存栏量环比回升,且能繁母猪仍处于合理区间,未来猪价缺乏进一步上涨动力。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生猪养殖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