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碘消毒需要解毒吗?
用碘消毒主用目的只是杀死水体细菌,除了对微生物有杀灭作用,不会产生有害毒素,故不需要另行解毒。
如果是使用生石灰进行消毒,或生石灰用量过大造成水体碱性偏高,可加注干净新鲜水进行稀释,或使用有机酸解毒剂进行中和即可。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我家就是专业养鱼的,用碘伏消毒过后,不需要再次消毒和解毒,是药就有三分毒,水产养殖经常用药会破坏水质,那样鱼反而更容易得病。经常调水和改改底还是不错的。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你!
鱼塘消毒能用盐加碘吗?
水产养殖,维持水体环境的稳定是非常重要的,但是随着饲料等的不断投入,养殖水体会发生各种各样的变化,藻类会变浓,细菌等微生物也会增多,这时候我们会进行一些消毒的操作,那么能用盐加碘嘛?
盐的使用要根据养殖区域来区别对待
水产养殖,我们从水体的盐度上分为淡水养殖及海水养殖,那么在海水养殖区域水体的盐度本身就非常高,一般在2.5%左右,那么在这样的池塘条件下再加盐不会有什么效果。
那么在淡水鱼塘,我们可以使用一些盐来调节水体环境,起到抑菌的一些效果,但是盐的使用量是比较大的,特别是一些淡水鱼塘都比较大,一方水可能就需要2-3斤的盐,那么对于一个10亩,深2米的池塘,需要盐2.6万斤,那么对于养殖户来说这个成本是非常高的。
水产养殖上用碘消毒比较多
碘是一个非常好的消毒产品,其可以杀灭细菌以及***,但是对于其他一些消毒产品来说价格还是相对要贵一些,因此在养殖过程中很多人会与其他消毒产品交替使用。
碘的使用也会受到养殖水体的有机质、悬浮物以及天气状况的影响,同时目前市面上碘液的质量也是参差不齐,养殖户在购买的时候一定要加以甄别。
在放苗时可以用盐加碘液进行药浴
虽然盐加碘的操作在养殖池塘很难进行,但这并不代表就不能用。在水产养殖放苗的时候我们习惯会对鱼苗进行消毒以及杀虫,那么在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利用大盆有限的水体进行盐加碘的药浴,当然这个过程一定要控制好药浴时间,因为药浴浓度相对都比较高,如果时间控制不好会对鱼苗造成较大的损伤。
放盐是一种错误的方法。放盐只适合鱼生病最初的治疗方按,放盐的同时还要升水温。
鱼缸消毒---在鱼缸里放少量的高锰酸钾,水成浅红色就行了。洗上20分钟,把水到掉,在用清水冲洗(一定要冲干净)。晾干即可。这时的缸才是干净的。在把晒好的水入缸,最好在过滤两三天。同时找便宜的鱼来闯缸。
盐不分加碘于否,盐可以杀菌,同时也杀死了硝化菌,其实对健康的鱼并没有好出的。
你好,我是盐铺松平,很高兴能回答你的问题。
盐可以给鱼塘消毒,但是盐的作用只是初期抑制常见病菌的滋生,对于后期感染效果不明显,后期还是要靠主流药物进行。
记得加盐的时候千万别用食用盐,用粗盐,食用盐都加了碘会让鱼碘中毒,所以加碘的盐就不行了。
再有如果鱼苗下塘前15—20天进行池塘清理消毒,最好是晴天进行,先将池塘水排干,清除淤泥和杂草等。池溏消毒可用生石灰、茶籽饼、漂***等。
生石灰消毒:每亩池塘用生灰75公斤,池底有8—10厘米的浅水,将石灰用打谷桶加水溶化并搅均匀泼洒次日,若有被杀死的野杂鱼必须捞净,并除尽池底表层淤泥,提高消毒效益。对有些难以排干的池塘,或排干没有水源灌水的鱼塘,水深1米,每亩用茶饼90—100公斤,以同样的方法加水搅均匀后立即泼洒。这种方法清塘7—10天后,用活鱼放入小网箱在池塘中试水检查,池塘毒性过后,才可以放养鱼苗
茶饼“清塘”:因茶籽饼含有皂角甙,对野杂鱼、水生昆虫蝌蚪及螺蛳等有毒杀作用,但对病原体细菌则无效果。使用方法是:
先将茶籽饼粉碎,再用温水泡24小时,才加水调均匀,泼洒全池,浅水消毒,每1亩要用25—30公斤即可,如水深1米每亩要用茶籽饼90—100公斤,清塘10天即可放鱼苗。
漂***清塘:漂***含有效氯30%左右,加水后分解为次氯酸和氯化钙,其次氯酸分解中释放出初生态氧,具有较强杀毒作用。水深1米的池塘,每亩用漂***12.5—15公斤加水溶化后搅均匀,泼洒全池,清塘后5天可以放鱼苗。
也可以每立方米水体用鱼藤精2克加水稀释后,泼洒全池,7—8天药性消失即可放鱼苗。然后适当的加入新水,鱼苗饲料,每亩可以加施发酵过的猪牛粪75公斤。
希望这个回答能帮助到你。
水产养殖适合用紫外线消毒器吗?
一般普通鱼塘养殖不需要,因为外界阳光就是最好的消毒源。如果是室内养殖,应该是可以用到的,其实目前有很多的调水产品,可以直接作用于水体消毒,比紫外线消毒要迅速有效的多
紫外线杀菌器是一组紫外线杀菌灯管并联而成。它是由一根或数根紫外线杀菌灯管经过绝缘和密封处理后,加固在水管内部,通过清洁的水流时,紫外线灯管工作,即可以将水中的细菌、***、藻类等微生物杀死。蓝灵水处理设备生产的过流式紫外线杀菌器全部***用最环保的材料制作而成。其中的紫外线灯管为荷兰飞利浦T8灯管,镇流器为飞利浦配套原装镇流器。飞利浦是世界上最负盛名的光源供应商。其生产的紫外线灯管性能稳定,光通量经国产紫外线灯管高出2-3倍,寿命为国产紫外线灯管的一倍强,有效光照时间可达到12000小时。而且它是目前含汞量最低的UV灯管。所以蓝灵水产科技生产的紫外线杀菌器的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水产养殖适合用紫外线消毒器吗?
紫外线消毒的原理就是利用紫外线的波长来抑制生物体内蛋白的合成,从而起到杀死生物的作用,因此很多家禽或家畜养殖场都会装有线外灯用来作消毒用,而且效果也非常的好,那么在水产养殖中,适合用紫外线灯来消毒吗?
对于这一问题踏火个人以为确实不是很好回答,主要是看你用在哪方面,我们平时在家禽养殖场所见的紫外线消毒都是装在一定比较密闭的房子里,做来外来人员衣物的消毒,有时也会用于生产现场的消毒,但是养鱼都是在水中养,这一方法看似是乎不好用。
不过踏火看来是要看你怎么去利用紫外线灯,用好了同样可以为水产养殖带来很多好处,就目前来说,一般的水产养殖业中还是很少见到用紫外线来消毒的,但是在观赏鱼行业却是用的很多了。
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在过滤水体中装上紫外线灯(uv灯)用来杀灭水中的青苔孢子和一些病原生物。特别是在养殖一些高档鱼类中不论是养殖场还是个人在家里养鱼几乎都会用到这一方法,通过对比用紫外线灯的水体在整个养鱼过程中确实会很少生病,而且水质也会好很多,所以说紫外灯对养殖观赏鱼类来说还是很有帮助的。
因此踏火个人以为,水产养殖也是适合用线外线来消毒的,但是有个条件是只适合循环水体养殖,现在有很多在做室内循环水养殖的,或是室内鱼菜共生这些的,其实是可以在鱼病季节前后通过紫外线来控制病原繁殖而起到鱼病防治作用的。
以上仅为踏火个人经验见解,供参考用,更多的水产、水族类经验分享敬请关注踏火逍遥说鱼,谢谢!
工厂化养殖、小型养殖可以,但是成本以及效果应该没有现在商品化养殖使用药物、生物制剂有优势。紫外线的短板比较明显,一般的水产养殖需要培养有益藻类和微生物调水,水的透明度对紫外线消毒效果影响很大,而杀灭的东西不分好坏也是问题、紫外线还不适合直接消毒水产动物机体、紫外线对细菌的灭活还有可逆性……。总之紫外线消毒对于观赏鱼缸比较适合,可以杀灭水中没有藻类和细菌,保持水的透明度、提高观赏性。
紫外线消毒器的原理就是利用紫外线的波长来抑制生物体内蛋白的合成,从而起到杀死生物的作用,因此很多家禽或家畜养殖场都会装有线外灯用来作消毒用,而且效果也非常的好,那么在水产养殖中,适合用紫外线灯来消毒吗?
对于这一问题个人确实不是很好回答,主要是看你用在哪方面,我们平时在家禽养殖场所见的紫外线消毒器都是装在一定比较密闭的房子里,做来外来人员衣物的消毒,有时也会用于生产现场的消毒,但是养鱼都是在水中养,这一方法看似是乎不好用。
不过也要看你怎么去利用紫外线灯,用好了同样可以为水产养殖带来很多好处,就目前来说,一般的水产养殖业中还是很少见到用紫外线来消毒的,但是在观赏鱼行业却是用的很多了。
鱼塘几月份要杀虫?
答:4月份。
每年的四月底,气温上升到20度左右时杀虫,因为此时正是虫卵复苏开始孵化的阶段,这个时候的杀虫工作做好,后面基本一月一次就可以了。
需要注意的是,根据一些***的生活周期,部分***需要进行两次到三次持续杀虫,才有比较好的效果。例如锚头蚤,杀虫剂只能杀死成虫,卵无法杀死,只能等到卵孵化后再杀一次,一般两次就可以降低其生物量,达到不危害鱼体的程度。
杀菌一般在水温高于28度左右才开始进行,前期低温阶段不需要对细菌特别关注。而且杀菌要和使用益生菌配合使用,杀菌完毕要建立优势菌群,这样才能保证杀菌效果。
鱼塘杀虫时机
1、 第一次杀虫时机
3月中后旬至清明前后,水温18-20℃,持续晴天3天就可以进行第一次杀虫了。
第一次杀虫建议使用 敌百虫(鳜鱼、白鲳、加州鲈、叉尾和大口鲶等无鳞鱼、虾、蟹禁用)或 辛硫磷+硫酸铜。
2、 第二次杀虫时机
如果是杀指环虫,水温小于20度, 第一次杀虫后间隔7天进行第二次杀虫;水温高于22 ℃时,间隔3天进行第二次杀虫;如果是杀车轮虫,间隔一天进行第二次杀虫(指环虫在水温22~26℃时,3天即可孵出幼虫;车轮虫的繁殖周期仅为24小时)。
第二次杀虫建议使用 苦参末。
第二次杀虫后的第二天,用 二氧化氯片全池消毒,以防继发性细菌感染。
3、 后续杀虫
连续阴雨天后,天气转晴时,要补杀一次虫;定期镜检,发现***后及时处理。
3、4月份,随着气温、水温的不断上升,水体中的各种病原生物开始复苏,活动不断加强,鱼类非常容易感染各种疾病,尤其像指环虫、车轮虫、锚头鳋、小瓜虫等***疾病。
一旦***大面积爆发,不仅会对当前养殖造成影响,还会使鱼鳃受损,体质下降,导致高温时期烂鳃病、出血病等疾病高发,严重影响到鱼类的存活率。
单独用双氧水消毒效果好吗水产用?
水产上如果消毒仅仅使用双氧水,那效果不好,主要是双氧水入水后,所释放出来的氧原子无法与水体及底质充分接触就会在水体中散失到空气中,所以消毒还是使用常规消毒产品比较好,比如三氯、溴氯、二氧化氯、二溴、强酸碘、聚维酮碘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