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菌下窖种植方法?
下窖接种
逐窖放入筒木,一般每窖放入两根筒木,在两根筒木之间要排一小段木。过细的筒木,每个角可以放3—5根,排好挤紧。
料筒下窖与接种是同时进行的可以用纯菌种接种,也可以用鲜茯苓菌核接种,还可以用已经发好的段木作种。一般在5月下旬到6月中旬下种,下种要选择晴天进行。
1、菌引,菌引就是用人工培养的茯苓纯种(栽培种)进行接种栽培。在挖好的茯苓窖内,先挖松底部土壤,然后将2根料筒放入窖底,使留筋部位靠紧,周围用砂土填紧固定,并使料筒间出现夹缝。将菌种木片接种在夹缝内,并使菌种木片与料筒紧密吻合,接种后再用另一压在菌种上面,最后用砂土厚度为5—7厘米。木屑菌种下种方法一样。
2、肉引,将窖底土壤挖松,用3—5根料筒排放成一层或者两层,再用砂土使料筒固定。在料筒接种新鲜茯苓菌核,然后用砂土覆盖5—7厘米厚封窖。用刀将茯苓菌核切成150—250克的菌肉块,每块都要有部分茯苓皮。将菌肉块的白色菌肉面紧贴在料筒截面顶端、茯苓皮朝外。
3、木引,在窖内先将料筒排放1—2层,然后将发好菌的种木锯成短块进行接种。
窑背上能种植吗?
可以。因为窑背也是有土壤的,然会只要按时进行浇水,在窑背也是可以进行种植树木的,但是需要经常进行浇水管理。
绿色植物直接从外界环境摄取无机物,通过光合作用,将无机物制造成复杂的有机物,并且储存能量,来维持自身生命活动的进行,这样的新陈代谢类型属于自养型。
生姜出窖价在1.5元,今年种植面积是否会增加?
生姜出地窖价在1.5元/斤,今年的种植面积是否会增加?
“姜你军”今年貌似不会出现,但是价格普遍会在1.5-2.0元/斤,由于产地以及质量不同,各地的生姜价格会有区间。山东安丘的生姜价格稳定,一般质量的生姜出地窖收购在1.7元/斤,优质的生生姜在1.85元/斤以上,质量稍次的生姜在1.25元/斤。而在昌邑一般的洗量价格在2.75元/斤,优质的洗姜价在2.95元/斤。
近期两周以内不同质量的生姜价格一直趋于平稳的行情。整体来看,今年的生姜价说不出很好但也不差,处于供需平衡的一种局面。以此情况预计在4、5月份生姜种植期间,今年的引种面积会稳步回升。
首先,价位适中、收益较好。根据普通农户种植情况来看,去年的生姜一亩地在6000斤的大有人在,按照目前出地窖的批发价1.75元计算,去年种植一亩地生姜收益在一万元,除去各类种植成本,一亩地的净收益至少达到了5500元。行情较理想、收益也不错,市场能引导农户稳步扩大种植面积。
第二,去年的生姜产量及质量有所下滑,是导致今年价位较理想的重要原因。去年8-9月份持续的干旱天气,以及某一时间段内多降水,这种两种极端的情况的出现,生姜有的***旱、被涝死,在增产的量不及减少的量时,导致整体的生姜产量下滑,而且局部地区生姜质量不好。再次因素影响下,今年的大姜有扩大规模的可能性存在。
第三,从种植结构方面出发,越来越多的农户选择引种经济作物,比如生姜、大蒜、芋头、红薯、土豆等,至少会有部分农户从原来种植玉米转种生姜。因为种植生姜、大蒜、红薯具有产量高、收益高的特点。
所以说,今年种生姜的面积会比18年扩大了!上述纯属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种姜储存方法是怎样的?温度多少好?
种姜的储存方法?温度是多少?
种植户在丰收过后,除去卖掉的,自己还会留下一些作为第二年的种姜,生姜的储存是大家关心的问题。主要有这些方法:
1、姜井储存法。地势很重要,必须在通风、地势高的地方,挖口深井。储姜的时候需要把姜种凉干过多的水份,使其外层的泥土干燥,为了防止储存过后水份过多,造成烂姜。
2、挖洞储存法。在地势较高,背阴通风的地方,挖一个1米左右的深坑,同样在埋姜的时候一定先要把生姜凉干,才能进行储存,且选择在天气晴朗的时候。储存完后一定把周围埋严实,防止冬季冷空气的进入,破坏种姜。所以需要在上面铺上一层稻草,保持洞内的温度在20度左右。
3、泥沙埋藏法。埋藏的时候现在下层铺上一层泥沙,再放几个通风筒,主要作用起到生姜的通风和干燥,防止温度过高,造成烂姜。堆完一层生姜堆一层泥沙,最后用泥沙覆盖,不要让生姜露在空气中。
生姜在储存的时候也一定要注意防止病害的发生,所以姜种一定要选个大、色泽好、无损伤的生姜做姜种。
在生姜越冬窖藏期间,若冷空气突然进入窖室,使姜块冷热不均,生理上发生劣变而受冻,受冻后的姜块易出水,而且很快就会变质腐烂,如不加以防备,易引发其他的病害并最终导致烂窖。
为了防止冷害的发生,当姜窖温度逐渐下降,到15℃左右时,建议在生姜表层放一层作物秸秆,可以避免敞窖检查时冷风侵姜,窖口先用秸秆覆盖。随气温降的逐渐降低,应及时将窖口封住,并用土掩埋,根据天气增加压土厚度,必要时还要搭草帘挡风。
一、种姜储存的方法很多,大致包括以下几种:
1、坛形窖储存 坛形地窖深1.8~2米,最大直径2米左右,上小下大如坛形,一般1立方米可贮姜块250公斤~300公斤。主要是根据地理位置和生姜贮藏量决定地窖的大小。储存种姜时,摆放一层种姜后,要撒上一层细泥沙或者河沙,然后再摆一层种姜,再摆一层细泥沙或者河沙。
2、卧式窖储存 卧式窖为长方形地窖,深1.8~2米,宽1.6米,长度根据贮姜量而定。卧式窖分为全地下式和半地下式,全地下式就是把挖窖的泥土全部搬离,窖口与地面平齐;半地下式就是将挖窖的泥土作地上部分的窖壁,以节约劳力,减少建造成本,适宜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用。卧式窖底部需挖30厘米深,30厘米宽的渗水沟,用于蓄水和排水,渗水沟上需铺设竹片,将贮藏姜与渗水沟隔开。卧式地窖可以一个地窖一个棚,也可以几个地窖一个棚。 摆放种姜时,要求一层种姜一层细泥沙或者河沙。
3、洞窖储存 在山区和丘陵地区,可选择避风、向阳、干燥、土质坚实、地下水位较低、无地表径流通过的地方挖掘洞窖。洞窖冬暖夏凉,温湿度较为稳定,而且不占土地,可根据贮藏量和地势、土质等因素挖掘洞窖。洞窖窖口不宜太大,高度为60~100厘米左右,宽50~60厘米,然后根据贮藏量和地质条件将窖扩展成为高1.6~2米,宽2~3米,径深3~4米的洞窖,按照每立方米贮藏600公斤生姜计算,此单室窖可以贮藏种姜5000公斤。要求在储存时按照一层种姜一层泥沙或者河沙摆放。
4、山洞储存 很多自然形成的山洞能够满足生姜贮藏所需的温度和湿度条件,可以因地制宜加以利用。要注意选择地面干燥,上无滴水,下无渗水的山洞。储存时可以直接存放,不必掺和细泥沙或河沙。
5、室内储存:在贮藏量较大,贮藏时间不长的情况下,可选择室内堆藏。冬季温度较低,室内堆藏的姜须用草包或草帘或塑料薄膜覆盖,以防失水萎焉和低温冷害。室内堆藏可置于塑料网袋或竹筐或塑料筐中堆码存放,如果散放,需添加河沙或风化细沙或细泥土等填充物,而且种姜不宜堆得太高,一般不超过1.5米。塑料网装或筐装的生姜有足够的通气空间,可以不用通气簇。
二、种姜储存的温度管理
种姜储存的适宜温度为12~15℃,但在储存前期(愈伤期)的温度应允许达到25~30℃,因为生姜在收挖过程中形成了很多伤口,在储存前期生姜有一个伤口自愈的生理过程,在此过程中生姜会释放热量,致使姜堆发热,储存温度会持续保持较高水平。此期温度管理的重点是注意贮藏场地的通风降温,覆盖物不要太厚,将温度控制在30℃以下,防止高温烧芽或引发病害。经30~40天后,生姜伤口自愈,姜堆内温度逐渐降至15℃,种姜颜色变黄,说明后熟阶段完成。此后温度可长期维持在12~15℃。在储存期间,要经常查看姜堆上的温度计,在寒冷的冬季发现贮藏温度降至12℃以下时,要增加覆盖物,提高贮藏温度,防止低温冷害;在开春后贮藏温度回升到15℃时,可适当揭开覆盖物通风降温,防止生姜过早发芽或引发病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