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鳖虫怎样养殖呢?
一)饲养的密度与温度。 饲养密度每平方米需种卵0.35kg(出虫率70%- 80%),当其生长到4-5龄时,可利用虫体温度来控制饲养室温度(饲养室可按照立体恒温方法建造)一般O℃为冬眠期,不需加温;0-25℃为不宜生长期;25- 32~C为最宜生长期;40℃以上为死亡期。
(二)饲养密度与饲养土的厚度。 1-4龄地鳖虫一般饲养土的厚度为2-3cm,随着地鳖虫的生长,饲养密度越来越大,要逐渐增加饲养土厚度。饲养密度与湿度的关系。如密度过小,地鳖虫活动量小容易引起饲养土板结、干湿不均匀,影响其生长(因地鳖虫生长所需水分是靠其自身的体表来吸取的),严重缺水者会死亡。达到一定饲养密度,通过地鳖虫的活动量,就可均衡掌握饲养土的湿度,一般6个月就可完成一个世代周期。饲养密度不能过高,一般用手拍击池底,池面会出现波浪似的蠕动状为最高密度。
(三)饲养密度与喂养管理。 喂养中,适宜掌握饲养密度,对掌握好喂食量有利,不会出现剩食缺食现象,同时有利于湿度均衡,使地鳖虫蜕皮正常。
1、盆养。可选用内壁光滑的塑料盆,高度在15厘米以上,直径45厘米以上,内置饲养土便可直接养殖。种卵也可***用盆孵化,孵化出的幼虫可按大小分盆饲养。盆养适合小规模养殖,投资少,操作方便,移动灵活。缺点是温湿度难控制,产出效益低。
2、缸养。缸养一般适用于不加温或稍加温的养殖形式,选用内壁光滑的瓦盆、缸盆,高度不超过1米,一半或部分埋入地下,饲养土可放置40-50厘米厚,春秋季节温度在0-20度时可稍加温缩短土鳖虫的冬眠期。优点是地下温湿度平衡稳定,土鳖生长得好、寿命长、产出质量好。缺点是周期长,单位面积产量低,易受鼠害。
3、池养。平面池养是立体温室池养的前身。用砖在室内水泥地上砌成方形的高40-45厘米的池子,留走道1米,两边砌池子或室内全砌上池子,上铺木板走动操作。四周内壁上缘在粉刷的同时用水泥浆粘上6-8厘米宽的玻璃条(没有玻璃条可用厚薄膜代替),以防土鳖翻跑。可加温养殖,门窗及四周墙壁要封闭性能良好,以防鼠害、蚁害。优点是:虫子生长良好,管理方便,投资少。缺点是周期长,单位面积利用率低。
土元养殖方法?
土元养殖分幼虫、中虫、产卵虫,方法各自如下:
(1)幼虫的饲养管理
幼虫出壳蜕完第一次皮(大约十天左右)后开始吃食。这时可以喂一些麦麸、瓜果及南瓜花、小青菜、南瓜丝等,幼虫期间还应添加一些有营养的食物如黄豆粉、鸡蛋、牛奶。喂食时只要把饲料撒在饲养池表面即可,温度应保持在25~32℃之间。
(2)中虫的饲养管理
中虫管理比较粗放,饲料也无特别要求,只要能吃饱就可以了。
(3)产卵虫的饲养管理
产卵虫要求饲养土加厚为12~15厘米,饲料要求青饲料和精饲料各占50%。如果能加一点黄豆粉或者动物肉类下脚料补充土元的营养则更好。喂食量只要到第二天早晨没有多少饲料在土元池表面留下就可以了。饲养池内温度保持在25℃左右,饲养土湿度为60%~70%。如果湿度不够,可用无农药污染的喷雾机加湿,要求为少量多次。
怎样在家里养殖土元?
土元鱼的养殖方法
一、养殖场地建设
土元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腐殖质丰富的松土中,所以在饲养时对土壤要有充分的准备,首先要选择富含腐殖质、疏松肥沃的园土或沙壤土,在其中加入适量鸡粪、猪粪或者草木灰,放置在阳光暴晒即可制成,由于土元怕光,所以一般是昼伏夜出,适宜生长温度为28-30度,低于0度或高于38度都会造成土元的死亡,盆养、柜养、箱养都可以。
二、幼虫管理
在养殖时幼虫饲养非常重要,在孵化时要保持饲养土的湿度在40%左右,温度在25-30度左右,一个月以后,幼虫就可破壳,在孵化器和幼虫饲养期需将幼虫和母虫分开饲养,因为母虫常常会将幼虫和卵吃掉,当幼虫在幼龄期时,喂食以精饲为主,喂食将饲料均匀的撒在饲养土上,再将其翻入土层中2-3cm,防止幼虫逃逸。
三、饲养管理
土元是杂食性动物,植物性饲料有麦麸、米糠、瓜果蔬菜等等,动物性有蚯蚓、蟋蟀等,土元对于温度和湿度有着严格的要求,适宜的生长温度在25-30度,8度以下进入冬眠,10度开始活动进食,低于0度会冻死,高于38度会中暑死亡,所以在夏季养殖时,由于天气较热要供应充足的饮水,经常向养殖产地中喷洒水,保持饲养土湿度,降低土壤温度,冬季要保持干燥,喂食半干湿料,低温时可用稻草等进行保暖措施,春季湿度在70%-80%之间可以让其快速生长。
四、病虫害防治
在饲养时会土元会遭受各种病虫害以及天敌的危害,病害主要有大肚病和真菌感染病,大肚病的防治方法是调节饲料和饲养土的干湿度,水分不宜超过10%;而真菌感染病防治方法是更换饲养土,及时消毒灭菌,再用0.25克四环素磨粉后拌料喂食即可治愈,土元的虫害有螨虫、蚂蚁以及鼠、猫、蛇等,在养殖时要注意养殖场地的防御和封锁,不要其他虫害有可趁之机,对于蚂蚁和螨虫这种细小的虫害,可在池壁上涂抹桐油、粘性物,螨类则用药剂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