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羊肚菌人工栽培?
养殖羊肚菌时,需要在地势开阔且半阴半阳的地方建立菇房,而且要保证菇房通风透气,为羊肚菌提供足够的氧气,使其进行有氧呼吸,使用木屑、磷肥、石膏、腐殖质、面筋配制基土,并接种菌种培育。
并且在羊肚菌形成菌丝时,要向其喷洒水分,使环境温度保持在15-18度之间,环境湿度保持在65-85%之间。
羊肚菌,人工栽培时,要注意什么呢?
羊肚菌是近几年火爆菌类市场的“珍贵菌”,含有丰富的营养且食用价值极高,其外观像羊肚,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称之为“羊肚菜”,有不少人靠人工走致富之路。下面是关于羊肚菌人工种植的技巧,各位可以参考。
1 研究目标与时间规划
1.1 研究目标
1.1.1 六 妹 羊 肚 菌 。 整 体 结 构 中 子 囊 果 高 度 为4.1~10.2cm,菌盖长约为 2.3~7.6cm,宽度为 2.1~5.2cm,圆锥至宽圆锥竖直向上部位存在 12~20 条脊,脊在不断发育成熟中颜色会不断变化,由灰色逐渐变为 黑色。凹坑中的颜色逐渐会变为深棕色或者橄榄色等。
1.1.2 梯棱羊肚菌。结构中子囊果高度为 6.2~20.2cm,菌盖长 3.1~15.4cm,宽度一般在 2.2~9.2cm,圆锥至宽圆锥竖直向上部位存在 12~20 条脊。脊在不断发育成熟过程中,颜色由深灰棕变为黑色,凹陷处会由暗棕褐色转 变为黄白色,粉红色会变为***。
1.2 培植期设定
时间设定在第 1 年的 10~11 月为播种时间,***集时间在第 2 年的 3~5 月。但是由于环境因素所带来的差异,具体***集时间需要视情况而定。播种温度一般在 10℃以上,当第 2年温度维持在 10℃时,可以准备收获羊肚菌 。
2.1 菌种制作方式
菌种可以分为母种、原种以及栽培种 3 种形式。母种最好的生长周期为 7~14d,播种量一般在 15 支/hm 2 。但若是将生产成本以及损耗计算其中,可以按照 16.8支 /hm 2 进行配置较为科学。
原种以及栽培种可以使用 16cm×26cm的口袋,每个口袋中可以放置原种、栽培种 600g,原种、栽培种所需要的生长周期为 20d。菌种在长成后,需要将其搁置在 4℃的环境中进行冷藏,冷藏时间一般不能超过半个月,原种 用量为 90~95袋 /hm 2 ,共计培植种子5000袋 /hm 2 。根据生产***,将母种、原种以及栽培种生产期间等所需要辅料购置完成。
2.2 选地
在选地过程中,需要选择地势平坦、交通便利以及水源方便、透气性较高的地区,这些因素都能够保障羊肚菌顺利生产,不影响质量。溶氧性差的黏土,可以增加含沙量,沙壤土可以含有更多腐殖质土。
羊肚菌肉质脆嫩、味道鲜美、风味独特、营养又含量十分丰富,富含蛋白质、粗脂肪、多糖、多种的矿质元素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除食用价值外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羊肚菌子实体晒干后可供药用,中医学认为羊肚菌性平、味甘,具有健胃补脾、帮助消化、理气化痰的功效,在民间常用来治疗消化不良、痰多气短,是一种食、药兼用的珍稀食用菌。
羊肚菌人工栽培方法:一、菌种;
1、母种;母种可以通过分离和移接获得,常用的培养基有以下几种:
(1)、用0.3%的酵母或2%的麦芽汁提取液,加蔗糖和琼脂各2%配制培养基,20℃的恒温环境下,可有效地促使孢子萌发菌丝;
(2)、PDA综合培养基、加磷酸二氢钾3g、硫酸镁1g、维生素b1一片,***用这种培养基可以培养各种羊肚菌,分离要选用六至七成熟的子实体,挑取中空的内部组织一小块或菌柄根据内部组织一小块,接入斜面培养基上,置入20℃的恒温环境中培养;
(3)、马铃薯250克(煮汁)、琼脂和蔗糖各20g、蛋白胨牛肉膏各0.5g、水1L配制培养基,按常规制成斜面接种后,在20℃的恒温环境下遮光培养,6至7天菌丝体既可长满斜面既为母种;
2、原种、栽培种培养基配方:(1)、棉籽壳38%、木屑36%、麸皮20%、羊肚菌基脚土和过磷酸钙各2%、石膏蔗糖各1%,接种后置入20℃的恒温环境中培养,27天左右菌丝体即可长满瓶既为原种;
(2)、杂木屑75%、麸皮8%、黄豆粉和玉米粉各6%、腐殖土2%、石膏和白糖各1%,***用这种配方配制的培养基,菌丝体生长健壮,一般情况下22天左右菌丝体既可长满瓶。
(3)、栎木屑50%、棉籽壳30%、麸皮15%、羊肚菌基脚土2%、过磷酸钙石膏,白糖各1%,嗯,常规方法灭菌、接种,置于20℃的环境中培养,25天左右菌丝既可长满瓶。
二、菌核的形成;人工栽培羊肚菌,菌核是形成子实体的必然阶段,如尖角羊肚菌粗柄羊肚菌,黑脉羊肚菌也能形成菌核,但是在不同的条件下形成能力有所不同,因此人工栽培羊肚菌时,***取促进菌核形成非常重要。(1)、提供有利于菌核形成的营养物质;羊肚菌在培养基上,菌丝体生长缓慢,不利于菌核形成;葡萄糖,甘露醇、木薯粉、碳酸氢二胺、潘茄汁、麦芽提取物等对羊肚菌菌核形成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2)、提供有利于菌核形成的生态条件;温度在15至20℃之间适宜羊肚菌产生菌核;培养基中使用碱性的碳源有利于菌核的形成,如果使用酸性的碳源则不利于菌核形成;菌核形成不需要光照,要在黑暗环境下培养。
三、子实体培养;
1、栽培料配方;
(1)、玉米芯35%、棉籽壳15%、木屑20%、麸皮10%、北芪渣20%配置的栽培料,菌丝体生长快,45天左右菌丝即可长满袋,30左右开始形成菌核,脱带覆土栽培子实体形成数量多;
(2)、玉米芯35%,棉籽壳15%,木屑20%,麸皮羊肚菌下脚料和草木灰各10%配制的栽培料,50天左右均菌丝长满袋,35天左右开始形成菌核;
2、栽培场所和栽培方法;羊肚菌人工栽培要选择杨树林或者苹果园中栽培,选择半阴半阳,靠近水源、排水方便通风透气地段,挖长1m、宽0.6m、深0.3m的坑,坑内翻松整平,撒一层细沙搅拌均匀后浇水,然后在坑底和四周扫一层白石灰,将菌丝长满袋的菌袋脱袋,横排于坑内,周围用熟料填充,然后覆盖上当厘米厚的草木灰或过筛后的腐殖土,最后覆盖塑料薄膜保温保持,播种后一个月,菌丝长满覆土层,慢慢有大量灰白色原基突起,有子实体形成,数量也很多,子实体形成后,20多天后子实体八成熟时,即可收获。欢迎大家留言,一起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