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鸡养殖技术及解决方法?
一般进雏鸡前3天适宜温度在33-35℃,相对湿度70%-85%,青年鸡喝产蛋鸡适宜温度在18-23℃,湿度不低于40%,最好控制在50%-60%。很多养鸡户反应在育雏前一周,鸡舍湿度上不去。这主要是因为舍内地温”低,导致洒到地面的水不能快速蒸发,导致湿度上不去。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关键在于进鸡苗前2天对鸡舍预温,使鸡舍有一定“地温”,如此 ,鸡苗进笼后,鸡舍就容易加湿了。另外抓鸡动作时,如转群、防疫前,把舍温提高2℃,能减少鸡群应激反应。
2、饲喂事项
一般雏鸡每天喂料5-6次,青年鸡和产蛋鸡喂料3-4次,傍晚鸡舍熄灯前多喂料,***如每天喂料3次,早中晚喂料量各按照3:3:4比例添加。半夜12点半可让鸡自由饮水半个小时,根据鸡群体重判断是否喂料。另外抓鸡动作如防疫、转群、新进青年鸡的时候,适当减少喂料量,能大大减少对鸡群的不良应激。
蛋鸡高产管理
3、鸡肠道病防治
鸡群喂水很多都是碱性水质,非常利于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繁殖,若鸡群长期饮用,会给病原菌提供生长和繁殖的“温床”,造成肠炎反复不愈。可让鸡喝醋,不仅能抑制病原菌,还可理气开胃,促进消化。一般一吨水加6-10斤醋,一周饮用1天。
4、鸡群光照
育雏前3天每天光照24小时,以后每天光照时间减少40分钟,一直到每天光照10小时恒定,在此过程中,光照亮度能满足鸡能吃到饲料就行。18周龄前后,根据鸡群体格和整齐度达标情况,加光***性成熟,每天加光4分钟,一直加到光照时间为15小时恒定。50周龄进行二次加光***,每天加光3分钟,连续进行加光到15.5小时恒定,以维持高产水平。70周龄进行三次加光***,同样每天加光3分钟,连续进行光到16小时恒定,以防止产蛋下滑过快。
蛋鸡高产技术
5、记录寡产笼挑出寡产鸡
可对每一排、每一组、每一个鸡笼进行编号,越是养鸡多的养户,越要重视编号挑鸡工作,***如你养了2万只蛋鸡,产蛋率只有90%,其中有5%-7%是寡产鸡,如果能挑出来5%的寡产鸡,那么这1000只寡产鸡能减少损失80000斤饲料,相当于一批鸡下来就省8万元。如果养殖规模更好,有自己的员工,那么作为养鸡老板的你,从中抽取10%来鼓励你的饲养员挑出寡产鸡,同样是多赚好几万。
如何饲养蛋鸡?怎样增加产蛋率?
母鸡产蛋量是有一段时间的,如果在自然环境下,一般随着光照时间减少,母鸡就不产蛋了,还有喂食方面,一定要有节制的喂食,不能把鸡养的太肥,那样容易歇窝,不下蛋,如果要母鸡增加产蛋量,可以在晚上增加光照时间,人工***光时间,注意保温!!!
饲养蛋鸡需注意的事项,提高延长产蛋,让鸡蛋赚翻的更多这段时间猪肉价格疯狂上涨,毫不容易平稳了下来,鸡蛋价格又开始慢慢上调了。养殖户们也纷纷打起了养鸡的主意,那么冬天的时候养鸡,其实是更需要注意的,要是管理不到位,不仅蛋产量下降,连鸡本身也会出问题。蛋鸡养殖过程中,疫苗本身、免疫方式、免疫剂量等均匀有效抗体的生成及维持有重要影响。除此之外,消化道、呼吸道及生殖道疾病也会通过抗体合成、中和和代谢来影响均匀有效抗体的生成。
因此,冬季蛋鸡健康养殖需做好三项保健工作,即呼吸道、消化道及生殖道保健。消化道保健 影响消化道健康的因素包括消化道的完整性、酸碱性、微生态环境、发育的健全性。鸡群消化道保健,可注意以下方面:
1、配料时混料均匀:育雏阶段应饲喂营养均衡、易于消化吸收的饲料,避免损失尚未发育完全的肠道绒毛;饲料过渡阶段,要注意营养成分的逐步过渡,特别是预产期到产蛋高峰期之间的石粉过渡及青年鸡到预产期之间的豆粕过渡。
2、减少环境应激:鸡舍内温度忽高忽低、天气及季节变化、加光期间易引起应激导致鸡群出现非病理性拉稀,所以冬季一定要做好保暖、防贼风、防鼠等工作,减少应激。
3、平时可以使用健胃消食的药物胃得乐进行预防消化道疾病;提供良好环境。 蛋鸡的胆子非常小,而且非常容易受到惊吓,对周围环境的变化很敏感,如果在养殖过程中工作的时候动作很大的话会影响蛋鸡的***食率,同时也会影响它们的产蛋率严重的话会有应激反应食欲不振,很有可能会导致死亡的现象。尤其是在冬季应激反应更加剧烈,第一个是天气突然变化,蛋鸡受不了冷应激,因此在冬季如果想养殖好蛋鸡,必须要***取保温措施,及早的预防,要减少应激反应。除此之外还要保证环境安静,要给蛋鸡提供一个良好的产蛋环境,只有这样才可以提高它们的产蛋率。
要控制外来人员以及外来车辆进入鸡舍中,同时也要防止猫和狗等等其它动物的骚扰,每天喂饲料的次数以及清扫的时间和灯光开闭的时间,一定要定时定点的进行,让蛋鸡适应有规律的生活。增加营养 在进入到秋冬季之后,蛋鸡首先是经过了一个漫长的产蛋期以及炎热的夏季的。这时的蛋鸡体质是比较虚弱的因此为了恢复蛋鸡的体质,进入秋冬之后,我们要注意多喂一些高营养的饲料,提高饲料的营养比例。尤其是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让蛋鸡能够尽快恢复产蛋工作,而且我们在春季的时候,对于新蛋鸡也要提供高营养的饲料,以此来提高蛋鸡的产蛋量。保持鸡舍内的温度和湿度适宜 蛋鸡最适宜的温度是在13到21摄氏度温度过低会影响鸡的活性,饲料的利用率和产蛋率会下降。
冬季鸡舍温度最好的维持在15摄氏度左右。封闭保温室的窗户可用塑料布进行遮盖,可以提供充足的光照。鸡舍中的湿度也是影响产蛋率的一大原因。保持鸡舍湿度在45%到75%最佳,日常注意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最后了解下产蛋规律:在产蛋高峰期的时候,产蛋率会在85%以上,在进入28周以后基本上都可以达到90%,这种情况可以持续3~4个月,但是在这段时间内鸡蛋的重量没有太大的变化,只是体重会有所增加。在进入产蛋后期的时候,产蛋率就会呈现下降的状态,按照每周0.5%的比例来下降,鸡蛋的个体会比较大一些,体重不断的增加。生长到72周的时候,弹弹率就会下降到65~%70%。
欢迎围观,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