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的种植技术与田间管理是怎样的?
小麦的管理更加重要。有条件的喷灌一次水,以提高地表温度,给小麦孕穗创造良好的条件。还要给小麦喷一到两次的磷酸二氢钾水溶液、少量的尿素水溶液和芸苔素内脂等,以调节和提高小麦的低温防冻害能力,使小麦能茁壮健康的生长,为小麦高产丰收打好良好的基础。
另外就是要密切关注天气预报。现在天气预报还是比较准确的,如果天气预报说什么时候冷空气要来,那就要小心了。要根据降温的幅度、冷空气的强度等来判断会不会对小麦生长造成影响,这是防止倒春寒的前一道重要关口。提前预防是主动,灾后措施是被动。主动预防的效果胜过灾后补救的效果,这一点是没啥说的。但是,灾后补救胜过不救。接下来就说说小麦遭遇倒春寒后怎么补救。
小麦遭遇倒春寒后,如果发生在初春,小麦的分蘖节没有冻死,则可以通过水肥调节来补救。只要及时浇水、追肥,加强管理,促使小麦的有效分蘖增加,此外,在后期生长过程中,到小麦籽粒灌浆期时,要加喷叶面肥,如磷酸二氢钾溶液,搞好“一喷三防”,有效控制小麦病虫害的发生,对产量的影响不会太大。
.秋分己过,寒露将临,今年又到了小麦秋收备耕播种季节。各地农民正在紧張抢收秋庄稼,进行腾茬,备耕,为明年小麦增产增收打下良好基础。要达到小麦增产增收,必须进行良好的准备和田间管理工作。一,施足底肥,农谚说得好.“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隔年下种,多上肥,上好肥是关鍵。首先根据地力茬口,上足上匀上好底肥,做到小麦苗强苗旺。二,深耕细作,深犁细耙,有水利条件的,进行土地平整。打哇,灌溉。三,结合地力条件,土地条件,地区分部,因地制宜选好优良品种。因地制宜掌握播种量,适量播种,不要过稀或过密,以便影响小麦生长,造成减产。四,在播种期间,拌种,撒药。防止地下害虫,以确保小麦全苗,在小麦发芽出土时抓紧观察,如缺苗断垅,立即补种,根据墒情,进行浇补。五,搞好田间管理,小麦在立春前后根据苗情及时除草,喷洒药物治虫。
我是城乡彩虹桥,受长江老农大哥的邀请,很高兴来回答问题!
小麦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种植非常广泛!是我国非常重要的大宗粮食作物!当然,小麦也是我们经常食用的五大主粮食之一,比如我们一日三餐中常吃的,面包、馒头、油条、油饼、火烧、水饺、煎饺、包子、都有小麦的身影!
包括我们山西非常出名的面食,小麦是功不可没!还有我们常喝的啤酒、酒精、伏特加,据说还可以制成生质燃料等等。
既然小麦的种植如此重要,那我们就要看看小麦的种植技术与田间管理是怎样的?
可能有人会说,小麦在我们那里每年都在种植,你说的种植技术我们都会,那城乡彩虹桥君在这里,就来说说小麦种植技术与田间管理需要注意的的要点和难点了!
城乡彩虹桥君认为小麦种植技术关注以下几点!
首先要在小麦种植地上做文章!
一定要注意选择高肥水地块。土地要平整,土层要深厚,结构要良好,有机质和养分含量高,高产优质小麦品种要求土壤养分必须全面、充足,才能满足其高产栽培的需要!才能收获时,打下更多的小麦!
第二,小麦种植要在品种上做文章!
选用优良的小麦品种种植,产量高,品质好,抗逆性强,产量稳定.具体优良品种,大家可以去当地农技部门去咨询!
注意适期晚播,根据品种特性,确定适宜的基本苗。要防止播量过大,造成后期管理被动。
城乡彩虹桥君认为,小麦种植的田间管理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要合理施肥及补肥 !
小麦种植要注意施肥方法及补肥,种植前,要一次性施足底肥,在小麦生长过程中,如果出现脱肥现象,应结合浇水补肥或者叶面喷施。.2%磷酸二氢钾或0.5%尿素溶液,以提高粒重,改善品质。
二是,注意防治病虫害。一般说优质小麦更易遭受病虫害,如小麦纹枯病、***病,蚜虫比常规品种发生早且重。应根据预测预报,及早防治。
三是,小麦种植要注意浇好灌浆水,麦黄水,浇好灌浆水,对于增粒重,预防干热风有重要作用。天气干旱,运用麦黄水,有利于下茬套种,防止早衰。且增产效果明显。
和尚头的种植方法和技术?
和尚头(学名:Rosa laevigata Michx. Fl. Bor. Am. )是禾本科小麦属植物,兰州北部干旱地区特定土壤、特定气候环境、当地特有的砂田中生长的一种特有小麦品种
和尚头的种植方法和技术?
1、耕地。对多年只旋耕不深耕,导致通透性变差,盐碱化和严重板结的地块,一定要深耕或深松,确保土地平整,土壤疏松,无根茬、无坷垃。
2、造墒。墒情好坏是能否出全苗的重要因素,增加冬前有效分蘖,促进根系健康发育,增加小麦抗寒性,形成冬前壮苗最起码的保证。所以如果在干旱的情况下,一定灌溉造墒,确保一播全苗。
3、施肥。
(1)底肥:每亩施有机肥2000kg左右、磷酸二铵20-25kg、硫酸基钾肥10-15kg、尿素10-15kg。
(2)追肥:拔节和孕穗期分别追复合肥5kg/亩。
4、播种量。一般高产地块亩穗数应确保40万以上,用种量10-15kg左右,10月25日以后推迟一天增加一斤种子,最多可用30kg左右。
5、播种期。根据小麦品种特性及当时的气候变化,确定适宜的播种期,一般应控制在10月10-25日之间,防止旺长,预防冻害。
6、播种深度。播种深度为2-3cm,太深,增加出苗负担,易形成弱苗。过浅不利于发芽出苗,播种后及时镇压,保证一播全苗。
7、镇压。播后镇压是保证出全苗,壮苗的前提,可增加小麦抗寒、抗逆性。
8、杂草防治。小麦的杂草种类主要有麦蒿、荠菜、节节麦、雀麦、野燕麦等,阔叶杂草阿蔓草、灰藜的麦田用1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以禾本科杂草硬草、稗草为主的田块用5%唑啉炔草酯乳油或6.9%精恶唑禾草灵乳油。混合杂草用 5%唑啉炔草酯乳油+1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或选用 7%双氟·炔草酯可分散油悬浮剂。
9、灌水。根据实际情况灌蒙头水、越冬水 、返青水、灌浆水确保出全苗、安全越冬、快速补充小麦生长发育所需的水分。
10、病虫害防治。3月初防治纹枯病和红蜘蛛;4月初防治***病、纹枯病和蚜虫;4月底防治赤霉病和***病及蚜虫。
11、适时收获。在小麦腊熟末期及时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