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鲢水花养殖方法?
花白鲢喂食一些浮游动物和人工微颗粒配合饲料长的较快,在养殖花白鲢时,一定要对养殖池塘做肥水处理。
花白鲢经驯化后通常会在水体表层摄食,头部露出水面,绕食场缓慢游动并主动摄食配合饲料,饲料在水中要有较好的漂浮性。
投喂时一定要注意避免浪费,投喂要少量多次,每次投饲的速度可以慢一点。
准备工作:鱼种放养的水域面积要求为4-8亩,水深1.5-2M。放养前应适量施用有机肥料提高水中的营养。
2
鱼种放养时间和养殖方式:一般为5-6月份,避开车轮虫高峰期下塘。放养方式一般***用混养,可以充分发挥了水体的利用率和对食料较经济的利用。可以混养少许白鲢、鲤鱼。
3
日常观察:每天巡塘一次,观察水色和鱼的动态;消除杂草和水中***杂物,清扫食台并对食台、食物进行消毒。
4
预防手段:保持放养塘卫生;定期拉网检查鱼的生长、生病情况,从而合理确立投饵量和鱼病防治方法,做好防逃、防盗和鱼病、敌害防治工作。
5
喂食要求:花鲢鱼种主要以浮游生物为食,池水要求肥沃浮游生物量要多。除放养前施基肥外,夏季放养后还要施绿肥及熟粪肥,并定期注新水使水保持营养均衡。人工投饲要注意定时、定位、定质、定量。
6
环境控制:冬季水温下降至10度以下,须将鱼捞出,集中蓄养在较深的鱼池中越冬,注意:在并塘前一周停止投饲,选天气晴朗的日子拉网出塘,操作必须小心细致以免鱼体受伤。越冬蓄养池水深应在2米以上,向阳背风,防止缺氧
花白鲢鱼养殖怎么肥水?
【大别山鹰】答疑:花白鲢鱼养殖怎么肥水?花白鲢是花鲢和白鲢的总称,是同一种属性的两种鲢鱼,也是生长速度比较快的淡水鱼,因此,在农村养殖比较常见,数量较多,产量很高。
花白鲢是生活在水的中上层鱼类,主要滤食微生物、水中碎屑、人工投喂饵料等。花白鲢的主要饵料靠肥水饲养生殖,如湾前塘肥源很丰富,水质投肥,微生物大量繁殖,给花白鲢提供了充足的饵料,因此,大多数湾前塘水肥鱼壮,产量高。而独立的鱼池和偏僻鱼塘就没有这样好的肥水条件了,要想养好鱼,就必须对池水进行施肥来达到繁殖微生物的条件。瘦水施肥主要以腐熟的人畜粪为主,进行定时、看天、定量施用,也可投入一定量的化学肥料。施肥后,要定时巡塘,查看鱼情,及时换水。
为保持长期水质肥沃,追肥要坚持"量少次多"的原则,一般春、秋少施,夏季多施;晴天多施,阴、雨天少施,过肥塘不施;鱼类活动不正常不施。追肥与基肥相结合,使鱼类有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与此同时,要巧施磷肥,水体缺磷是造成鱼产量低的重要因素之一。磷肥可与氮肥混合施用,比例为1:0.5,即0.5份含氮14%的碳酸氢铵与1份过磷酸钙混合施用,或者1份含氮46%的尿素与2份含磷17%的过磷酸钙混合后施用。并要求做到有机肥与无机肥混合施用。根据各类肥料的不同特点,在养鱼过程中,常把无机肥与有机肥混合施用的目的,主要是取长补短、各显其长,保持水质肥沃,达到微生物加速繁殖,溶解氧含量丰富。
以上是@大别山鹰的个人观点,关注@大别山鹰,愿我的三农观点助你致富路上腾飞。
花鲢和白鲢是我们常见的滤食性鱼类。虽然在人工饲养的条件下,它们也***食我们人工投喂的饵料。但是花鲢和白鲢,***食人工饲料或者是***食天然饵料后。其生长速度,抗病能力,以及产生的鱼肉品质等,是完全不相同的。说白点就是花白鲢***食天然饵料后,不但生长速度更快,抗病力更强,而且产生的鱼肉品质更好。
因此在以花白鲢为主的养殖模式下,增加池塘中花白鲢的天然饵料非常关键。花白鲢的天然饵料,其实就是池塘中的浮游生物。而要达到增加池塘中浮游生物的目的,最常用的办法就是对鱼池进行施肥。那养殖花白鲢,施肥的方法有哪些呢?
首先是施用化肥,这种方法是最简便的方法,但缺点是肥效较短。施用化肥一般以氮肥为主,辅以磷肥和钾肥等。一次施肥,每亩需要有效氮元素5公斤左右。以含氮量40%左右的尿素计算。那么每亩就需要施用尿素12公斤左右。施用化肥应在晴天的上午进行,施用时将化肥充分溶解后全池泼洒,这样做更有利于池塘中的浮游生物,利用光合作用,充分吸收肥料。而如果将化肥干撒,那么它们沉入塘底后,利用效果就会变差。
其次是施用农家肥。施用农家肥虽然较为麻烦,但是肥效更为持久,且培养出来的浮游生物更有利于花白鲢的生长。农家肥营养较为全面,不需要搭配其它的肥料。一般每亩施用液态农家肥(比如沼液)500公斤左右。如果是堆沤发酵的固态农家肥(如鸡粪,猪粪等),那么每亩施用100公斤左右就足够了。施用农家肥时,也适合选在晴天上午进行,同样***用全池泼洒的方式进行。
另外就是大草堆沤法肥水。即在池塘中,将新鲜的青草堆沤发酵。这种方法比较适合青草***丰富的地方。每亩需要青草200~500公斤左右。堆沤时,一般将青草分成数堆,堆在池塘的四周。堆沤时一定要将青草,全部浸没于水中,并防止其在池塘中浮动。一周左右后对草堆翻动一次,待青草全部腐烂后,捞出不能分解的茎杆等杂物。
当然,以上这三种方法,是养殖花白鲢肥水的传统方法,也是给鱼池肥水的传统方法。事实上,给鱼池肥水的方法还有很多,比如:***用非滤食鱼类和滤食性鱼类混合放养;引进生活污水;在鱼池上建立养殖场等。
值得注意的是,不管***用何种方法,对鱼池进行肥水,一定要根据鱼池的实际情况进行。因为如果鱼池的水太肥了,就可能会造成鱼池水质恶化,缺氧等严重后果。因此,我们在施肥的过程中,也应根据鱼池具体情况,增减肥料的施用数量,使用频次,甚至是在池水过肥时,适当对池水进行调节等。
总之,对鱼池肥水的方法是很多的,事实上,对鱼池进行肥水,就是对鱼池的水质进行管理。而对鱼池进行水质管理,就应该结合鱼池的具体情况来进行操作。
花鲢在家怎么养?
一、人工增氧
花鲢鱼在离开养殖池塘以后容易缺氧,所以要想在家里养的时间长的话,可以人工增氧,使用增氧设备,例如气石,小型增氧仪等,进行24小时增氧。
二、人造生态环境
花鲢鱼在自然水体中可以正常生存,为什么拿到家里不容易养活,因为在家里通常用的是自来水,水里没有浮游生物藻类等,如果人造属于它生活的生态环境出来的话,它可以活得很长时间,例如配好池塘水,里面有浮游生物,再种一些水生植物。
三、活水养殖
自然环境中的花鲢鱼生长在水里,是活动的水,所以水里的微生物、溶解氧都能处在一个良好的标准,如果在家里养,也能营造出不断流水的环境出来,那么花鲢鱼一样可以过得很长时间。
以上几点是可以让花鲢鱼在家里养也能活得较长时间的方法,希望大家回去可以选择合适的方法来操作。
花鲢鱼高密度养殖方法?
1.施好底肥。冬季、早春水温较低时,分期分批施放有机肥,在5月份前结束,总量要求毎亩施鸡粪(腐熟发酵后)1500-2000斤(以干鸡粪计)。
2.早春天气转暖后,首先一次将水体培肥,早期可选用藻神、肥膏等适合低温使用的肥料,以后少量多次不断追肥。也可使用部分化肥:碳酸氢铵每次每亩10公斤,或氯化铵7~8公斤化水全池泼洒;尿素,每亩1-2公斤;磷肥可选择过磷酸钙每亩5~10公斤;有益菌可选择超浓芽孢、EM菌等。追肥间隔时间为:7-10天一次,有益菌8--12天左右一次。视水温、天气情况而定。
3.中后期水温升高后,应着重使用生态肥、氨基酸肥。每5-7天一次,并定期使用过磷酸钙配合超浓芽孢进行水质调节,有机肥施放充足时可适当施用粪链球菌、EM菌进行调节。
高密度养殖花鲢鱼,要看养殖环境和养殖方法。养鱼不像养花养草,需要注意的地方很多,可能一个忽略就会造成严重的损失。
选择合适的池塘:养殖花鲢鱼的池塘应该选择在没有污染,远离市区的地方,并且交通要便利。还有,池塘四周不能有大型的化工厂和家畜养殖场,这样会污染水源。在前期工作中,要准备好水泵、渔网、增氧机等物品备用。池塘的面积一般根据养殖规模而定,正常情况下,池塘每立方米可以养殖成年鱼4到6条。养殖花鲢鱼是为了赚钱,所以能省则省。养殖花鲢鱼的池塘造价高,所以我们可以找废弃的池塘,不够要进行升级,整理好后再放养鱼苗,切记不能直接放。
1,准备工作:鱼种放养的水域面积要求为4-8亩,水深1.5-2M。放养前应适量施用有机肥料提高水中的营养。
2,鱼种放养时间和养殖方式:一般为5-6月份,避开车轮虫高峰期下塘。放养方式一般***用混养,可以充分发挥了水体的利用率和对食料较经济的利用。可以混养少许白鲢、鲤鱼。
3,日常观察:每天巡塘一次,观察水色和鱼的动态;消除杂草和水中***杂物,清扫食台并对食台、食物进行消毒。
4,预防手段:保持放养塘卫生;定期拉网检查鱼的生长、生病情况,从而合理确立投饵量和鱼病防治方法,做好防逃、防盗和鱼病、敌害防治工作。
5,喂食要求:花鲢鱼种主要以浮游生物为食,池水要求肥沃浮游生物量要多。除放养前施基肥外,夏季放养后还要施绿肥及熟粪肥,并定期注新水使水保持营养均衡。人工投饲要注意定时、定位、定质、定量。
6,环境控制:冬季水温下降至10度以下,须将鱼捞出,集中蓄养在较深的鱼池中越冬,注意:在并塘前一周停止投饲,选天气晴朗的日子拉网出塘,操作必须小心细致以免鱼体受伤。越冬蓄养池水深应在2米以上,向阳背风,防止缺氧。
花白鲢不喂饲料怎么长得快?
花白链就不喂料,而是用肥水促其生长,肥水主要是在鱼塘里按比例投放鸡粪猪粪啥的,也有按比例***素的产生肥水,水中就会滋生浮游生物供白花链食用,鱼会生长很快,专业养鱼塘,塘里不会只放一种鱼,大多都是按比例混养,花白链只占一小部分,所以兑肥水时还得考虑其他的鱼类,都会是淡淡的肥水。
鲢鱼怎么养才能长得快?
鲢鱼食欲与水温成正比。鲢鱼喜高温,最适宜的水温为23℃~32℃。炎热的夏季,鲢鱼的食欲最为旺盛。要想养好鲢鱼要先知道这点哦!
鲢鱼是典型的滤食性鱼类,吃浮游植物,亦吃豆浆、豆渣粉、麸皮和米糠等,更喜吃人工微颗粒配合饲料。适宜在肥水中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