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鸡养殖要注意什么?
生态养殖鸡是与现代化笼养不同的,是自然散养完全回归自然,实行野外放牧的饲养方式,以自由***食昆虫、嫩草和各种子实为主,人工补饲五谷杂粮等为辅,也可饲养蝇蛆,黄粉虫等昆虫类给鸡补食。让鸡在空气新鲜、水质优良、草料充足的环境中自然生长,但是,在养殖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1、场地选择
生态养殖的鸡应选择背风向阳、地势平坦、取水方便、远离村庄、远离工业区、交通便捷、树冠较小、果树稀疏的地方为宜,生态环境优越的天然草原、天然山地、果园田野等适合放牧的场地饲养。具体的要求是,要求场舍周围5公里范围内没有大的污染源,有丰富的草料,且有小溪、山泉水最佳,其山地坡度以不超过35°为宜,背风向阳、绿树成荫、水源充裕、取水方便。规模养殖还要求道路交通和电源有保障,便于饲料和产品运输和加工。
2、品种选择
优良的品种是饲养土鸡的基础。在选择品种时,应选养皮薄骨细、肌肉丰满、肉质鲜美、抗逆性强、体型中小型的有色羽毛的地方品种,纯地方品种的鸡***取生态养殖出来的有机鸡最受城市消费者欢迎。纯地方品种鸡最具野性,活动能力特别强,其肉质鲜嫩有“野味”的感觉。
4、科学补料
用于生态鸡人工补料的饲料必须是天然有机饲料,在种植生态鸡饲料时,必须按有机食品生产的要***作;生产有机配合饲料必须按生产有机食品的标准执行,生产过程中严禁添加各种化学药品生长激素类;不用商品饲料,商品饲料都加了添加剂生长激素等。以保证生态有机鸡的品质。5、在育雏和育成阶段,要按照鸡生长阶段的营养需要,保证雏鸡、育成鸡和成年鸡的饲料供给和补充,雏鸡幼鸡阶段定期补喂黄粉虫,蝇蛆能显著增强小鸡的体质和品质。黄粉虫,蝇蛆营养价值非常高且营养成分全面。一般放牧前要求每日饲喂5次~6次,同时保证充足清洁饮水。进入放养期并具有较强的自由捕食能力后,人工补料可逐渐减少到每日2次~3次,并注意早晨少喂,晚上多喂。
6、生态养殖鸡的过程中,一定要搞好安全防范,预防鹰、黄鼠狼、山猫、狐狸、蛇、鼠等天敌的危害。一般山地自然生态环境越好,天敌活动也就越频繁。
7、生态养殖鸡以放养为主,大部分时间在野外活动,且生态鸡生长期相对较长,一般需要6个~8个月,随时都有可能传染各种疾病。在鸡刚破壳的时候就要接种鸡马立克氏疫苗,同时要做好其他疾病的防疫和治疗。
8、病害以预防为主,防重于治,平常用EM益生菌溶液作为鸡的保健用水,场地定期喷洒EM溶液消毒生物防治。
小编从事生态养殖与推广二十多年,来回答这个问题吧!
专业在山林里养生态鸡,是指有一定的规模,而且也只有一定的规模才能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但有的人认为,我只要放养、不喂饲料就可以了,这是严重错误的,不仅可能成活率低,关键是没有产量,养殖几十只生态鸡连自己的养不活。
因此,必须***取科学的管理措施,达到预期的产量。当然,最关键是要达到预期的鸡肉品质。下面介绍的技术就可以都实现。
一.小鸡养殖不易放养
养殖品种选择本地居民认可的土鸡品种,小鸡(10周龄内)不适合放养,***用室内+全价小鸡料。免疫要全。
二.中大大鸡***用半放养模式
所谓半放养,就是白天放出栏舍到山林里,晚上和阴雨天气在栏舍中养殖。
在出栏前半个月,还是进行商品全价饲料饲养,但饲料中长期添加益生菌(如“养鸡专用复合益生菌”)降低养殖环境的臭味氨气,减少发病率和提高饲料消化吸收率等;出栏前半个月,饲料中添加“畜禽肉质风味改良剂”,清除体内抗生素等残留,提高肌肉紧实与保水能力,改善风味,出栏。
三.林下放养注意事项
1.栏舍建设在高坡处,不可以雨水浸入栏舍中;
2.注意野生动物的伤害。
3.不一定要从小鸡开始养殖,可以购买中大鸡回来按照“第二点”养殖15-30天进行销售,风险更低,效益更高。
关注我的头条号,会看到更多接地气的专业畜牧知识
放养生态鸡对环境有哪些要求?
放养生态鸡对环境有哪些要求?
这个问题村民小江来回答。
首先我来说一下什么叫做生态。生态用书面语言讲就是:生存物种在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也是生物的生理和生活习性。
在养殖业上,尤其是家禽畜牧的养殖,人们从当初的量,到今天对质的要求的提高都是预示着人们高品质生活的提高。对养鸡的要求也不例外。放养生态鸡实际上就是对鸡的散养,或野生放养。但一般都以放养草鸡(农村人常说的土鸡)为主。因为草鸡相对于其它鸡类品种(如散黄鸡、白宫鸡、肉鸡等)而言,好动性更强;活力更高;觅食性更好;也更能适应野外放养。对于生态鸡的放养对环境基本有下列要求。
一:地旷,朝阳。
放养的生态鸡,为便于其活动量的提升,适应其野生好动的习性(鸡活力的提升,更能便于其肉质的改良优化,对于放养蛋鸡,能提高其产蛋的质量),对空间场所有一定的要求。一般选择地旷有林木有草地场的场所。有条件的可有小溪河流为最佳。最大***以不低于20平米每只鸡的场所设为放养地。
鸡的生长活动,其对外部的环境温度也有一定的要求。朝阳则更能提升鸡体自自的暖融感,让鸡生活得更舒适。对提高鸡的生长质量及免疫力,有一定的***作用。散养(放养)鸡朝阳场地面积,最低不应小于整个养殖面积的1/3。
二:放养地的食槽、雨棚、鸡窝的设置(布置)。
应根据养殖面积的大小,放养鸡数量的多少,来设置食槽、雨棚、鸡窝的分布及位置。这样是为了放养鸡在野外觅食不足的情况下,得以补食。外在环境如下雨下雪冰雹等天气下,鸡能有个避风躲雨处,而保持鸡身的干燥,及体温。鸡食槽以每800至1200平米放置一处,且不宜过大。喂食时应以摄食鸡数量的摄食总量的1/4饲食于食槽。切忌把食放入过多或满槽。雨棚数量的设置,以1500平米左右设置一处为宜,其覆盖面积不宜过小,一般以能歇80至100只鸡为宜。鸡窝的数量设置则与雨棚一致。并尽量靠近雨棚。
三:防范网栅的设置。
放养鸡也有一定的活动范围。应在放养场地的周边设置隔离网栅,一来可以防止鸡的流失损少(这里提示一点,尤其是草鸡土鸡,其长成成鸡后腾飞能力不可忽略,应定期为其修剪翅膀,以防其飞跑掉7。二来可防外来动物的入侵;三来可防止外来人员带菌或未消毒侵入(这一点在非洲猪瘟***上显而易见,我们借此深受启发)。防范网栅一般不什于2米高度。
总结,放养的生态鸡除了上述对环境的要求外,还应在养殖区多植菜、植草以满足其自身摄食的需要。放养好生态鸡光照温度不可少,防疫用药尽可少;野外空间不可小;长成成鸡也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