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芍种植如何进行田间管理?
"白芍种植如何进行田间管理?"针对这个问题,愿意与你分享一下个人看法。
白芍的田间管理,主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可,一是除草,阻止杂草抢夺白芍的营养和水份;二是肥水管理,提供充足的营养和水份;三是做好病虫害的防。做好这三点,白芍的田间管理基本到位了。
白芍的中耕除草
为了最大程度上减弱杂草对白芍的影响,每年需要进行中耕除草3~4次。当然了,并不是每一块田都是这个次数,主要看白芍田里的杂草生长情况,除干净为止。这里按照3次进行中耕除草,第一次在春季苗齐之后,第二次在夏季杂草疯狂生长的时候,第三次是在秋季倒苗之后。
中耕除草,在刚种植白芍的前几年,需要多下点力度。到了第三,四年之后,可适当减少为2次,春季一次和夏季一次即可。
白芍的肥水管理
根据白芍喜肥的特性,施肥的量上要做好把握。先是施基肥,这个在种植当时已经做了,每亩施厩肥或者堆肥2500~4000kg。而田间管理期间,施肥主要是追肥,建议继续使用腐熟的农家肥施入。
追肥从种植第二年开始,每年追肥3次。第一次在3~4月期间每亩施腐熟人畜粪肥1000~2000kg;第二次追肥放在5~7月份,与第一次施肥同量;第三次追肥在11~12月份,每亩施入腐熟的厩肥2000kg,加入饼肥30kg。
施肥之后,每次都需要浇一次水,而且要浇透。进入雨季,要注意排水。
白芍的病虫害管理
白芍病虫害主要有灰霉病、叶斑病和叶霉病。灰霉病可使用多菌灵或者波尔多液喷施,每隔10日喷施一次,连续喷施2~3次即可;叶斑病可以使用硫菌灵喷施,每隔10天喷施一次,连续喷施2~3次即可;叶霉病的防治措施基本也差不多。
白芍虫害主要有蛴螬和小地老虎,可按照常规的方法去除即可。
好了,以上是我个人看法,欢迎评论指正。另外,大家有关于三农方面的问题,可以一起探讨。
青羊参育种的土壤要事先处理下才可种植。土壤事先要进行腐肥,混合一些干枯的枝叶之类的物质,在加入一些牲畜粪便堆肥一段时间,然后在放置于阳光底下暴晒3天左右即可。 如果土壤粘性较重则最好混入一些细河沙增强通透性,然后放入事先选好的育苗基地,将表面整平即可。种子放入其中,上面覆盖2厘米左右的土壤,表层要覆盖草料用于保温,不能有阳光直射。 2、移苗定植 出苗后5-10厘米即可开始移苗。每株苗种的控制距离在40-50厘米左右,苗坑事先放入腐肥,然后在将苗种放入其中。苗种要正直,利于后期的生长,苗坑要高于周围的土壤,让初芽可以适当的保温,土壤不需要压实,轻微按压即可。如果温度较低则可以适当的覆盖塑料布或者草料以抵挡夜晚的低温。 3、田间管理 水肥:植苗后的要适当的浇灌一些粪水,让其初期有足够的养分。后期追肥则需要按时间来,1-2年的幼苗控制在1-2月一次,少量即可。肥料种类一农家肥为佳,化肥次之。 农家肥的数量控制在每亩2500斤左右,化肥数量则控制在300斤每亩左右,数量视情况适当的变动。幼苗期过后则控制在每季度施肥一次,其花期和花期的前一个月这两个时间段是逆序追肥的。 除草:由于种植青羊参的时间较长,所以其田间管理主要以除草为主,尤其是幼苗期,幼苗期每个月都要除草一次,顺便松土,有利于幼苗的快速成长。如果夏季杂草生长旺盛则需要更频繁才行,对于病死的苗种直接清理掉,不要让其有扩散的机会。 如果对于施肥时间把握不准的,可以在每次除草后进行追肥。每年冬季来临前都要提前做好御寒准备,以免冻坏植株。 扩展资料 生长环境 生于山坡、山谷的灌木丛或草丛中。全国各地均有栽培。在东北分布于海拔480-700米的山坡草地及林下,在其它各省分布于海拔1000-2300米的山坡草地
选土质疏松、土层深厚、土质肥沃的沙质壤土、夹沙黄土、淤积壤土地,在前作收获后,每667米施入腐熟厩肥或堆肥2000~2500千克和生物肥50千克作基肥,深翻30厘米以上。沙质较重、透水好、排水方便的地块,或少雨的地区作平畦;土质较黏、透水不好、排水较差的地块,或多雨地作高畦,畦宽约1.5米,畦高17~20厘米。白芍主要***用芍头繁殖,在收获芍药时,将芍药根从芽头着生处割下加工药材,所遗留的芽头即芍头。选粗大、芽苞饱满、发育充实、无病虫害的健壮芽头,用刀切成具3~4个粗壮芽苞的块,作种苗使用。9~10月,按行距45厘米,株距35~40厘米开浅平穴,每穴种芍头一个,切面朝下,覆土8~10厘米。栽后培土扶垄,把芍头两边背垄的土翻到芍头上,垄土高10~15厘米,以防冻保
①中耕除草:芍药初种时每年中耕除草3~4次,第一次于春季齐苗后,宜浅;第二次于夏季杂草大量滋生时,较前次稍深;第三次于秋季倒苗后。
种植3、4年后,中耕除草次数可减少至2次,第一次在春季,第二次在初夏。②晾根:为使养分集中于芍药主根,增加药材产量,从栽种后第二年开始,每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把芍药根部的土扒开,使根部露出一半,晾晒1周左右,再覆土压实。③追肥:芍药喜肥,除施足基肥外,从栽后第二年开始,每年需要追肥2~3次。4月上中旬,结合晾根进行1次,每667米施腐熟人畜粪水1000~2000千克;5~7月,结合中耕除草再追肥1次,每667米施入腐熟人畜粪水1000~2000千克;11~12月回苗后,每667米施腐熟厩肥或堆肥2000千克,加饼肥30千克,于行间沟施,施后覆土盖肥,并浇透水。④摘花蕾:为了使养分集中供根部生长,于栽后第二年开始,每年春季现蕾时及时将花蕾摘除。⑤排水灌溉:芍药喜干燥,抗旱性强,只需在严重干旱时灌水;芍药怕湿,更怕积水,常因土壤含水分大而烂根,在多雨季节要及时排除田间积水。⑥培土:在10月下旬至土壤封冻前,在离地面6~9厘米处将芍药地上部分枯萎的枝叶剪去,在根际培土 10~15厘米,以保护芍芽安全越冬。⑦病虫害防治:芍药的主要病害有灰霉病、叶斑病和叶霉病。灰霉病在发病初期喷施50%多菌灵800~1000倍液,每隔10天1次,连喷2~3次;或喷1∶1∶100波尔多液,每隔 10~14天1次,连喷3~4次。叶斑病在发病初期喷施50%多菌灵800~1000倍液、50%硫菌灵 1000~1500倍液或1∶1∶100波尔多液,每隔10天喷1次,连喷 2~3次。叶霉病在芍药发芽后至4月下旬开花前,喷施50%多菌灵800~1000倍液、50%硫菌灵 1000倍液或65%代森锌500倍液,每隔10天1次,连喷2~3次。芍药的虫害主要有蛴螬,翻耕前每667米用50%辛硫磷乳油250~300升或Bt乳剂300~350毫升,加湿润细土10~15千克做成毒土,均匀撒于地表;或将配好的毒土直接施于栽植穴内。5月上中旬为成虫盛发期,可用40%乐果乳剂和80%敌敌畏乳剂1500倍液喷施,每667米用药液100千克;也可每667米用1.5%乐果粉剂和2.5%敌百虫粉剂2.5千克撒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