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水稻种植历史?
水稻种植是在西周时期兴起的,关中平原由于水***丰富,成为重要的水稻产地。《诗经》曾记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十月获稻,为此春酒”,“黍稷稻粱,农夫之庆”。中国是世界上水稻栽培历史最悠久的国家,稻在古时又名“稌”。据浙江余姚河姆渡发掘考证,早在六七千年以前这里已种植水稻。
早期,稻的主要种植区域是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因为地势平坦、水源丰富,环境适合水稻的种植。秦汉时期,大一统局面逐渐形成,农业技术不断发展,尤其是铁制农具的普及,此时,粮食产量大大提高。到了西汉,由于大型水利设施的营建,关中地区成为“天下陆海”,水稻开始在北方大范围种植。明代以后,水稻种植更有发展,因此有“湖广熟,天下足”的说法。
历史:
隆庆五年,修长城的事基本结束。戚继光发现遵化城北山上有一孔温泉,他记得《水经注》载:渔阳之北有汤泉。就是这里,可惜已经废弃淤积成为稻田。
开春之后,戚继光感到若重修汤泉,不但可以成为蓟镇一胜景,引来朝中权贵来沐浴泡澡,还可以改变北方水贵如油的状况。就命令义乌塘下洋村人,三屯营游击将军金福带南兵清淤重挖汤泉。结果金福等人十分喜欢
北方种植水稻始于十九世纪中叶,最初由朝鲜移民引进。19世纪中叶以来,***战争敲开国门,清***逐渐放弃对东北地区的封禁政策,朝鲜移民陆续进入图们江及鸭绿江对岸的中国东部边疆地区。
早期进入中国东北的朝鲜移民克服东北地区气候寒冷、无霜期短、缺乏水利设施等各种困难,试验着开发出了一片片水田,从而揭开了东北近代水田开发史的序幕。朝鲜移民具有善于耕种水田的传统,移入东北后,他们凭借在半岛的水田农作经验,大胆地在一些稍具水利条件的地方,尤其是在一些汉族农民放弃的草甸地、苇塘地和涝洼地上开发出片片稻田。
目前考古显示水稻最早是在南方种植,然后推广到北方。
考古显示北方最早种植水稻也是新石器时代晚期在黄河流域附近地带。水稻种植毕竟还是南方比较先进的,也是原产南方的,自古以来都是这样的。南方有先进的方法方式后再推广到北方。
北方种植水稻跟随南方走,后来北方越来越干燥,种植面积范围越来越少。
新中国成立后,***重视生产,袁隆平同志不断改良水稻,现在已经名副其实实现到处都可以种植的水平了,不仅生命力顽强而且高产。
水稻最早起源于哪个年代,又在什么时候开始大规模种植的?
水稻是草本稻属的一种,也是稻属中作为粮食的最主要也是最悠久的一种主粮。全世界一半以上的人口的主要粮食是稻米。
水稻的原产地是中国。大约一万年前,我国的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人们就开始种植野生稻。
当时的人们开始意识到野生稻可以用来充饥,也就学会了***集,存储,甚至开始种植。同时,也开始了野生稻的驯化过程,也是人类由***逐渐向农业发展的一个大转折。
距今6000年至5000年之间,水稻作物的种植完全代取了***,也是农业的雏型。并开始大面积的种植水稻,对土地进行开垦利用,从原来的野生稻逐渐驯化成早稻和晚稻,
上个世纪,“水稻之父”袁隆平和我国的科学家群体培育的杂交水稻,为全人类做出了极为罕见的贡献,让人类从饥饿走向温饱……
水稻我国人民生活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我查了相关资料,将水稻品种的栽培起源以及历史简要介绍下:
栽培起源:据考古资料得知,在距今7000年前的古代遗址中(浙江河姆渡遗址和桐乡罗家角遗址)就已经发现炭化的稻子,可知种稻历史远早于7000年前。近30年考古报告发现在长江以南的区域(浙江、江苏、湖北、安徽、福建、江西)发现炭化的稻谷较多,只是在北方地区(河南和山东)的遗址中少量发现。另外,炭化的稻子已经将粳稻和籼稻进行了区分,说明这两个亚种古人能够辨析。
栽培历史:能够大规模种植说明栽培技术已经全面掌握,也说明相应的水利设施、整地技术、田间管理技术已经系统化,因此,栽培技术的历史就是水稻大规模种植的历史。最早记录水稻栽培技术的时期是东汉时期,当时人们已经掌握了耕地、插秧、收割等技术;南宋时期曲辕犁的发明提高了水稻的种植水平,进一步扩大了种植规模。宋朝以后,人们已经对水稻的种植技术完全掌握,育苗技术、田间肥水管理等技术进一步提高,说明当时种植规模已经达到相当规模。
综述所述可以得知,水稻最早起源于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从东汉时期人民就开始大规模种植。
水稻在我国的种值历史至少有7000年左右,我国南方是普通栽培稻的起源之一。 大禹时期曾之泛水稻,大禹命令伯益给大家分发水稻种子种在水田里,之后就大量种值水稻。
是中国,中国是世界上水稻品种最早有文字记录的国家。
由于中国水稻原产南方,从石器时代开始,大米一直是长江流域及其以南人民的主粮。唐、宋以后,南方一些稻区进一步发展成为全国稻米的供应基地
是中国,中国是世界上水稻品种最早有文字记录的国家。
由于中国水稻原产南方,从石器时代开始,大米一直是长江流域及其以南人民的主粮。唐、宋以后,南方一些稻区进一步发展成为全国稻米的供应基地
水稻的历史?
水稻是人类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耕种与食用的历史都相当悠久。全世界有一半的人口食用稻,主要在亚洲、欧洲南部和热带美洲及非洲部分地区。稻的总产量占世界粮食作物产量第三位,低于玉米和小麦,但能维持较多人口的生活,所以联合国将2004年定为“国际稻米年”。
中国古籍《宋史•食货志》就曾经记载,“遣使就福建取占城稻三万斛,分给三路为种,***田之高仰者莳之,盖旱稻也。……稻比中国者穗长而无芒,粒差小,不择地而生。”但仍有争议,原因就在于学者怀疑以地区气候来论,占城稻有可能是水稻旱种,而非最早的旱稻。
中国是世界上水稻栽培历史最悠久的国家,据浙江余姚河姆渡发掘考证,早在六七千年以前这里就已种植水稻。进入21世纪以来,最新的一系列考古发现巩固了这一结论。
水稻起源于中国湖南。在1993年,中美联合考古队在道县玉蟾岩发现了世界最早的古栽培稻。水稻先在中国广泛种植,然后向西传播到印度,到中世纪时引入欧洲南部。
史记中记载,大禹时期曾广泛种植水稻,令伯益给大家分发水稻***,种在水田里。
陕西水稻历史?
位于渭南华县的东阳遗址距今5800多年,是一处仰韶文化时期的聚落遗址。从2000年起,我省开始在这里进行考古发掘。近日,考古人员提取了一处灰坑的土样,经过中国科学院检测,在土样里发现了66颗炭化***,除了农作物黍和粟以及狗尾草的草籽外,还意外发现了8颗水稻的炭化***。水稻在南方的种植历史悠久,这次发现的水稻,是当时先民在本地栽培的,还是从南方贸易交换来的?考古工作人员做出了鉴定。
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许卫红:“水稻外面的谷壳就是麸壳,还有外面的秸秆,还有水稻的叶子,都取得了样本。这三个植硅体的链条,充分说明了现在发现的水稻粒就是在这儿生产(种植)的。仰韶中晚期,我们北方已经引进了南方的农作物,就是水稻。”
考古工作人员在渭南华县发现了距今5800多年的水稻炭化颗粒,这也是目前在陕西省发现最早的水稻遗存和关中地区水稻栽培证据。
水稻遗存的出土,再次证实了关中地区的稻作农业有着悠久的历史。专家推测,在当时,先民种植的粮食作物主要是粟,随着人口数量增加等因素,加剧了粮食需求,从而使得先民在旱作农业的基础上,引入了像水稻这样新的作物和种植技术。
史前水稻的栽培和驯化,对中华文明的诞生与人口增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学界对于“水稻栽培起源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结论已基本达成共识,但对于稻作农业向外传播的时间与过程还存在疑问与分歧。日前经过科学手段分析,考古工作者发现出土于陕西省渭南市东阳遗址的水稻遗存,属于距今5800多年的人工栽培品种,为研究水稻种植的起源和传播提供了新的证据。
意大利水稻种植 历史?
意大利种植水稻的历史可以上溯到15世纪。
直到现在水稻仍然是意大利的重要作物。水稻生产集中分布在北部的伦巴第和皮埃蒙特地区,阿尔卑斯山的冰川融水为稻田提供了灌溉水源。在农业机械和除草剂不发达的时代,插秧、除草都需要依赖人力。从17世纪到20世纪中叶,意大利稻田里都由临时聘用的女工来完成.
稻谷的历史由来?
稻原产于中国,稻的栽培历史可追溯到约公元前12000~16000年前的中国湖南。在1993年,中美联合考古队在道县玉蟾岩发现了世界最早的古栽培稻。
我们的祖先早在一万多年以前已经开始驯化和栽培野生稻,而在距今七千多年以前水稻生产技太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在祖先的努力下,经过无数次的品种改良,今天我们才能吃到如此美味的大米,大米作为一种传统的主食,已成为中国的文化象征之一,长久地影响着中国语言,烹饪和风俗的发展。
中华先民为稻米的驯化付出了怎样的艰辛努力,经过多少磨难,我们无从知晓。稻米伴随着人类和人类一起成长,被人类改变也在改变着人类,正因为有了稻米,中华民族进入了一个新的文明时代并创造了灿烂的文化。
进入农耕文明时代之后,农业成为生产的主要形态,稻米在后来的数千年中越来越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神圣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