鲢鱼养殖技术?
鲢鱼养殖池塘应该要做到定期注水,注水频率控制在2~3次/月。为了保证池塘的水质良好,在鱼种培育初期的注水频率为3~5d/次,生石灰的施加频率为20d/次,每次施加10kg生石灰/亩水域,且水质要保持微酸性。
养殖鲢鱼的技术?
鲢鱼在成鱼期,每天的饲料量应控制在成鱼总体重的2%至3%之间,分为2至3次投喂。成鱼的饲料量可以根据其生长状态和鱼群的健康状况进行适当调整,投喂时,每次投饲的饲料量应该让鱼类能够在20至30分钟内吃完为宜,避免过度投喂造成饲料残留,引起肥胖和消化问题,增加鱼类疾病的风险。
尽量分次进行,选择新鲜、有保质期的饲料,确保饲料的品质和营养价值。避免在水温过高或过低的条件下饲养,鲢鱼适宜的水温范围为18°C至25°C,过高或过低的水温都会影响鱼类的食欲和生长。
白鲢水花养殖技术?
白鲢鱼产卵需要在流动的水中,卵没有粘性,是浮性卵。人工繁殖是要用水泵循环造成流水状态后鲢鱼才会产卵,鱼卵在流动水中孵化。
白链鱼苗很小,小鱼出鱼后一天开口。这时喂过滤好的豆浆,七天后可以掺入玉米和青草打浆泼洒投喂,要坚持勤投少投,根椐鱼的生长逐渐增加投喂量。三到四周就长成水花了,这时就可以出售和下塘了。
准备工作:鱼种放养的水域面积要求为4-8亩,水深1.5-2M。放养前应适量施用有机肥料提高水中的营养。
2
鱼种放养时间和养殖方式:一般为5-6月份,避开车轮虫高峰期下塘。放养方式一般***用混养,可以充分发挥了水体的利用率和对食料较经济的利用。可以混养少许白鲢、鲤鱼。
3
日常观察:每天巡塘一次,观察水色和鱼的动态;消除杂草和水中***杂物,清扫食台并对食台、食物进行消毒。
4
预防手段:保持放养塘卫生;定期拉网检查鱼的生长、生病情况,从而合理确立投饵量和鱼病防治方法,做好防逃、防盗和鱼病、敌害防治工作。
5
喂食要求:花鲢鱼种主要以浮游生物为食,池水要求肥沃浮游生物量要多。除放养前施基肥外,夏季放养后还要施绿肥及熟粪肥,并定期注新水使水保持营养均衡。人工投饲要注意定时、定位、定质、定量。
6
环境控制:冬季水温下降至10度以下,须将鱼捞出,集中蓄养在较深的鱼池中越冬,注意:在并塘前一周停止投饲,选天气晴朗的日子拉网出塘,操作必须小心细致以免鱼体受伤。越冬蓄养池水深应在2米以上,向阳背风,防止缺氧
1、亲鱼选留
亲鱼选择天然原种,要求健康,性腺发育良好。个体重鲢鱼在6千克以上,鳙鱼10千克以上,青鱼在15千克以上,草鱼在8千克以上。亲鱼每年更新率应达10%左右。
2、清整鱼池
亲鱼池要灌排方便,鲢、鳙鱼池底有20厘米深的淤泥即可,青、草鱼池底应少含或不含淤泥。面积1~5亩,水深1.5米左右,放养前应清池。
3、搭配放养
鲢、鳙、青、草亲鱼的雌雄比例一般为1:1~1.5为宜,同时每亩放养鳜鱼8~10尾和150左右尾花鲢以控制*杂鱼和大型浮游动物的孳生。
4、饲养管理
放养前,鲢、鳙鱼亲鱼池应每亩投放500~700公斤腐熟有机肥以培育浮游生物,以后还要适当施肥。此外,晴暖天气要投喂豆饼浆,以促进性腺发育。
白鲢鱼怎么养长得快?
一、选择适宜的饲料
白鲢一般喜欢吃植物性饵料,比如油麦菜、莴笋叶、鲜玉米叶等。同时,为了保证其充分生长,还需适量添加蛋白质饲料,如鱼粉、虾粉等。
二、放置合适的饵料
为了让白鲢爱吃、爱上饵,需要将饵料放置在足够靠近水面、光线充足、水流畅通的地方,这样能够提高白鲢的视线、嗅觉和味觉感受,从而提高其食欲。
养殖白鲢鱼长得快的方法:
一、饲料搭配
白鲢的饲料应该搭配合理,以保证其摄取充足的营养。在选择饲料时,应根据白鲢的生长阶段来选择不同种类的饲料。在育苗期,应***用鱼苗专用饲料,含有高蛋白、高能量的饲料,可促进其早期生长。在后期,可以适量加入混合饲料,搭配鱼粉、蚕豆、豆饼等饲料,以保证其全面均衡的营养。
二、增氧
养殖池水的溶氧量对于白鲢的生长非常重要,溶氧不足会影响鱼儿的新陈代谢和呼吸,从而导致生长速度缓慢。因此,需要在养殖池中增加适当的氧气量,如安装增氧设备、加强水循环等。
三、控制养殖密度
白鲢的养殖密度控制需要严格把控,过高的养殖密度会导致鱼儿互相竞争、缺氧等问题,对生长速度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应该根据养殖池大小、水深、鱼体大小等因素来控制养殖密度,保证适宜的生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