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竹养殖方法?
养殖观音竹,修剪的时候需要吧竹茎基部叶片修剪掉,将基部切成斜口,增大吸收养分的面积,还需要生根之前每2~3天换一次水,等它长出根须后只加水不换水。生根之前最好不要移动位置,否则植物就不能适应新的环境了。还需要选择透气性的沙质土壤,浇水时最好稍微湿润。观音竹的适宜生长温度为20~35℃最佳。
养殖方法如下
1.选择温暖、湿润、半阴的环境,土壤要求排水好,光照的要求是半阴忌强光,夏天避免强光照射;
2.合理浇水,平均4天浇水一次
5.及时修剪烂枝。
1.温度:观音竹它是喜温暖环境的植物,最好保持在10℃以上,它耐寒性比较差,所以冬天就把它放到室内,避免寒霜冻坏。
2.浇水:它是喜湿环境的植物,但是害怕水涝,在养护过程中,要注意水量,浇水时就把它浇透了,不能造成积水,会损环的。
3.光照:它十分喜光,但是不能暴晒。它是耐阴性强的植物,但是不要长时间放在没有光的位置,尤其是冬天。要适当的见光。
4.施肥:它不太喜肥,不过也要适当施加,要以有机肥料为主,这种肥植物吸收的好。每个月施两次就可以。
1、土壤:它喜欢酸性或者中性的土壤。可以用园土,腐叶土和细沙混合配制,这样更疏松,肥沃,利于生长。
2、光照:它喜光,生长季光照要充足,枝叶才会更旺盛。但夏季光照浓烈,要及时遮挡,不能晒强光,还要注意通风。冬季要尽可能的让它说晒太阳。
观音竹可分为水养的和土养的。若是水养的,养殖期间要注意水质,自来水必须晾晒后才能用。还要勤换水,保证水质清洁。
它的耐寒性差,水培的更要控温,即便冬季也要保证在10度以上。且注意及时修根处理。若是土养的,土要用微酸性的,排水性好的。平时可多晒散光照,强光要遮挡。此外,注意定期浇水保湿。
白醋水培观音竹的养殖方法?
用酸水泡观音竹,观音竹生根快。水插观音竹,最揪心的便是观音竹生根慢甚至不生根,还叶片发黄。不知情的花友误以为是缺肥,且不知是泡观音竹的水不对。如果遇到此情况,建议大家立即将原来的水换成酸水,不出一月,观音竹便能长出大白根来。也可以在原来的水中加入3至5勺泡好的酸水,便可将原来的碱性水便成酸水水培观音竹时所用的水质最好是纯净水,里面含的杂质少,利于生长。若是想要用自来水,一定要提前接好,适当晾晒之后才可用,这样里面的氯气会挥发掉,利于生长。
二、温度
观音竹喜欢温暖环境,耐寒性是非常差的,为了促使它旺盛生长,建议提供15~25℃之间的环境。入冬之后温度低,最好能及时***取控温保暖措施,将它搬到室内,室内温度最低在10℃以上,这样才可避免被冻伤。夏季高温超过32℃时还要加强通风,勤喷洒水,适当降温处理。
三、换水
水养观音竹期间还需勤换水,具体的换水频率应根据季节来定。若是夏季,3-4天就要换水一次,春秋季5-6天换一次,冬季减少换水次数,10天左右一次即可,保证水质干净。
四、光照
观音竹耐阴,不耐晒,不过养护期间不可长时间放在荫蔽环境下,否则不能正常进行光合作用,容易导致黄叶情况。建议多晒晒散光照,放在室内光线明亮处即可,这样叶色会更加浓绿。
五、注意事项
水培观音竹的时候要用透明的容器,方便观察根系的生长情况。若是发现有烂根、枯根,要及时修剪掉,促使更好的吸收肥水。此外,每次换水时还要在水里滴加营养液,保证养分足。
1.施肥
养殖观音竹需要经常为其施肥,根据季节不同施肥的频率也不同。春秋季节的频率大约为4-5天一次,夏季为生长期,要提高施肥频率,大概1-2天施肥一次,冬天要减少施肥频率,大概7天施肥一次。
2.水分
要使用纯净水作为水培基质,将纯净水在阳光下照射杀菌后再进行水培。水的温度要和环境温度相似,不能过凉也不能过烫。
3.光照
观音竹喜光,可以将其放在阳光下养殖,提供充足的光照可以促进其光合作用。但是夏季阳光太过强烈时要避免阳光直射,适当遮阴。
4.温度
观音竹不耐寒,其生长需要的环境温度为15-30摄氏度。当冬季气温低于10摄氏度时要***取保暖措施,将其移动到室内养殖。
5.注意事项
观音竹根系发达,在水培时为了增加观赏度要对根系适当修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