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泥鳅养殖周期是多长时间?
饲养泥鳅如果是干净无污染河水一般可养1个月左右,自来水养可活半个月左右,用纯净水养只能活7天左右;
泥鳅本身是一种喜欢肥沃、腐殖质丰富的水体,并在淤泥中穿行生活休息的动物;泥鳅能够养多久,温度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选项,泥鳅的适应能力很强,15-30摄氏度之间水温它都能生存;虽然泥鳅的耐脏性很强,但我们也要周期性的更换水体中的水,为其加入新鲜的水质,避免水质太过肮脏,连泥鳅都无法忍受而死亡。
泥鳅的生长周期要几年?
泥鳅的生长周期是5-10个月左右,具体要根据它的生长环境、管理方式等来定。一般人工饲养环境下的生长周期要比野生环境中的生长周期要短,其食物、病害防治等要更科学一些。
泥鳅的生长周期要几年?
4-6年。
泥鳅的寿命是很长的,在一个很好的生活环境中,泥鳅大约可以活4~6年,但也有个别的可以达到十几年的寿命。泥鳅属温水性鱼类,对环境适应能力强,多栖息于静水或水流缓慢的池塘、沟渠、湖泊、稻田等浅水域,通常生活在水的底层,有时喜钻入泥中,喜中性和偏酸性的泥土。
泥鳅养殖周期一般为5-6月。它的食性很杂,生长速度快,繁殖期3-5月,产卵期间在6-7月,产卵后2-3天即可孵化成鳅苗。经过人工饲养,投喂足够的饲料,5-6月可长成商品规格,就可以捕捞上市。
泥鳅养殖周期和温度?
泥鳅养殖周期一般为5-6月。它的食性很杂,生长速度快,繁殖期3-5月,产卵期间在6-7月,产卵后2-3天即可孵化成鳅苗。经过人工饲养,投喂足够的饲料,5-6月可长成商品规格,就可以捕捞上市了。放养的鳅种要求规格整齐、体质健壮、肌肉丰富、无病无伤、体色鲜亮,放养密度应根据池塘条件、饲料来源、管理水平而定,放养前可用食盐水浸泡消毒15~25分钟。池塘内可以混养其它鱼类,如鲢鱼、鳙鱼、鲤鱼、草鱼、鳊鱼等,这样就不用专门给泥鳅投喂较多饵料,因为泥鳅可以食用鱼类吃不完的饵料和排出的粪便。
3、池水管理
开始的时候池塘水深保持在10~20cm之间,以后逐渐加深水位。池塘水色以黄绿色为宜,透明度20~25厘米,酸碱度为中性或弱酸性。要经常注入新水,保持良好的水环境,天气闷热时应及时添注新水或增氧。适时用田螺、微生物制剂改良水体,定时用漂***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