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蛭的养殖方法?
养殖水蛭确实赚钱, 1亩667平方水面产值10万左右,一平方2斤,去掉成本7万利润还是有的,今年鲜货价钱普遍70左右一斤。但这是高要求精养条件下产量,我这用的薄膜精养模式,用网箱模式我是没见到能达不到这产量的。我总结下养殖水蛭需要知道以下这些部奏,改底,肥水 ,解毒,防应激,防逃,防天敌,螺狮新鲜供应充足,水源清洁无化肥农药。
水蛭养殖技术和方法?
1.
选地建池
选择背风向阳、排灌方便的地方建池。小规模养殖,可在房前屋后挖沟,沟深1米,沟宽3米;大规模养殖,可以利用池塘,或者是水田挖连沟,宽3米,埂宽0.4米,埂高0.8米。沟内水深0.6米左右,沟两头分别设进水口和排水,沟底铺放一些石块和树枝,供水蛭栖息。
2.
水质要求
水源是水蛭生存主要条件,因人工养殖的水蛭密度较大,在饲养过程中需要经常换水并防止化肥、农药的污染,尤其是7-8月的高温季节,此时水温较高,在人工高密度养殖下,注意换水,保持水质清新。
3.
春、夏两季均可放养,种苗购买时要注意鉴别,需选择健壮、无伤、个体大的(每千克120~169条)。
4.
投喂饲料
水蛭以水草、水中微生物、有机质等为食,人工饲养主要以投喂牲畜血拌草粉和螺蛳为主,一般每亩可以投放25千克活螺蛳,任其自然繁殖,水蛭自由***食饲料不足时,可喂些蚯蚓、昆虫等。7天喂1次动物血,可加快水蛭的生长速度。注意及时清除残渣,以免污染水体。
5.
越冬管理
水蛭耐寒能力较强,一般不易被冻死。自然条件下,气温低于10℃时停止摄食,钻入泥中越冬。人工养殖可在池塘四周遮盖稻草等物保暖,协助水蛭自然越冬。
6.
天敌与疾病防治
水蛭天敌有田鼠、蛙类、黄鼠狼、蛇等,可以用徽电网防治及工具诱捕。一般情况下,水蛭的生命力十分强,很少生病,只要保证水源不被化肥、农药等污染,食物新鲜,及时清除饲料残留物,经常换水就能养好水蛭。
水蛭怎样养殖?
1、在排灌方便、光照适宜、避风向阳处建池。一般每亩水面可放养幼蛭6-10万条,池面积根据饲养量来定。池四周埂高1.8m,水深1m。池对角设排水口和进水口,池底可放些树枝或不规则的石块,以便于水蛭产卵和栖息,池埂还要设防逃沟。水池中应建高出水平面20cm的土台5-8个,每个平台1㎡左右。
2、冬季要做好防寒保暖工作,春秋季节则要满足水蛭生长需要的光照。养殖场的建设,既要满足水蛭对水质的要求,又要满足光照、温湿度等条件,同时还要尽量降低成本,减少费用,提高养殖效益。
水蛭怎样养殖?
沟式养殖:在宅前屋后挖沟池,宽2~3米,深1米左右,长度不限,能保持0.6米的水位。沟池中放一些石块、瓦片、竹片等。有1/3水面种植水葫芦等水草,以供水蛭栖息和遮阴。池边用木桩或竹竿撑起80厘米高的尼龙网或窗纱围墙防逃。夏季应在池上搭建遮阴棚防暑,冬季保存越冬种蛭应覆盖塑料薄膜防寒。蛭种放养前10天,每平方米用0.5千克生石灰清塘清毒,4月初每平方米放养1~2厘米蛭种1 000尾左右。目前养殖的品种一般为宽体金线蛭,日常投喂的饵料主要是螺蚌,日投量为体重的3%~5%。一天投喂两次。沟养水体较小,水质容易变坏,根据水质情况每隔几天换水一次。饲养至9,10月份可达商品规格。
池塘养殖:面积几亩至十几亩,水深1米左右。池塘中种植约为1/3水面的水葫芦、水浮莲,水花生等水草,不仅为水蛭提供栖息和遮阴,还可以净化水质。塘边筑围网防逃;围网入土20~30厘米,露出水面20~30厘米。池塘内建若干高出水面20~25厘米的产卵平台,供水蛭产卵,第二年的蛭种可以自繁自给。3月中下旬用生石灰清塘,每亩用75~150千克,一周后放水。4月上旬每亩先一次性投放300~1 000千克螺丝,让其自然生长繁殖作为水蛭饵料。幼蛭早期还可以投喂一些动物血块;如果水蛭生长良好,池内的螺丝不足,应补充投喂螺蚌,也可以适量投喂一些米糠等人工饵料。5月底6月初投放1~2厘米蛭种,每亩1~3万尾,9~10月可以捕捞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