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做智能养殖?
将各种传感器技术、信息化环境监测技术、养殖环境控制技术、RFID无线电子标签标识技术、Zigbee局域网无线通讯技术、3G无线远程通讯技术、视频远程监控与自动报警技术、疾病监测监控技术、质量追踪回溯技术、智能云计算技术,生长曲线与营养模型动态预测技术,***自动监测和设备的自动控制技术等,集成开发融对生猪个体识别、环境和个体信息与环境信息智能感知、数据***集与转换、数据有线或无线传输、数据的智能分析与处理、以及对生产行为的智能干预和精确、精细饲养于一体养殖管理。
物联网+水产,如何实现智能养殖?
谢谢邀请
随着科技的发展,有好多事情需要改变思想观念,实现智能养殖,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力成本,利用物联网渠道+水产***的发展。对***配置优势的利用更加合理,我认为:
一、***的合理利用,物联网+水产更加合理,理论上没有任何问题。
二、现在的养殖业,风险太大,实现智能养殖是发展的重要趋势。但是智能养殖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能力从目前来看有待遇提高,投资成本太大。人员素质难以实现智能养殖的有效结合发挥出最好水平。
俗话说:“养好一池鱼,先管好一池水”,水质的好坏,关系着水产养殖的成败。决定水质的因素主要为水温、溶氧量、酸碱度等环境因子,而这些指标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我国水产养殖虽然历史悠久,但是与欧美、以色列等先进的水产养殖国家相比,他们的水产养殖效率是我国的30—100倍,我国的水产养殖对于人的依赖程度很高,而欧美、日本、以色列等国家广泛***用农业物联网设备开展智能监控养殖,不仅可以节约大量的人力成本,更可以有效地降低风险,提升养殖效率与效益。
在鱼塘里安装智能监控设备,养殖户们在家中可通过电脑了解鱼塘的情况,不仅能实时***集鱼塘的水温、溶氧量、酸碱度等关键数据,还能看到实时***,时刻关注鱼塘变化情况,大大提升了养殖效率。更重要的是,系统还可以通过监控数据,自动远程控制鱼塘中的增氧设备。当池塘溶氧量不达标,鱼群面临缺氧危险时,可以自动打开增氧机,及时为鱼群供给氧气,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传统水产养殖特点是“看天吃饭”,对抗自然因素能力不足,一不留神就容易造成养殖失收或病害爆发,恰逢全球渔业***步入衰退期,***环境约束日渐趋紧,并且随着一系列“禁渔”令等环保政策出台,国内水产固有模式将难以为继,渔业发展模式亟待升级。
从土塘养殖到集约化养殖,再到科技养殖,渔业养殖的革命新时代,要打破传统技术水平低、病害风险高、管控能力弱、投资大成本高、风险高的养殖户养殖难题,也要打破***浪费、环境污染、土地过度使甪、农残超标等社会诟病,让传统养殖户向高密度养殖、零排放养殖、智能化化养殖的方向转型。
所有的智能化与自动化的前提是数据,而且还是大数据。但是,水产动物不比猪鸡牛羊,水环境的复杂性不是一天两天说得清楚的,另外我国对养殖动物的基础研究还是有不足,一方面是科研手段、一方面是人才储备。但不是说就不能实现,至少可以实现初级的功能。比如利用溶氧在线检测技术配合增氧机实现对溶氧的管理,比如用pH值在线检测判断藻相和菌相平衡,利用温度在线检测来控制水位与投饵,减少应激等。这些措施可以减少风险与劳动量,毕竟先让少发病、先养出来,再考虑提升品质的问题。目前行业内武汉中易物联在水环境在线检测方面还是不错的,有中国渔业大数据研究院做支撑,可以多了解一下。
从动物营养到智能养殖,农牧如何承包养殖户“鱼塘”?
如果是承包小面积池塘,养殖传统的四大家鱼,单纯靠增加放养密度来提高鱼塘产量,是很难达到预期经济收益的。
常规淡水养殖中,我们可以利用不同的鱼类觅食和栖息水位不同,分上层、中层、下层来套养不同的鱼类,分层立体套养,能将水域养殖面积充分利用起来。
翘嘴鲌是生活在上层水面的,也很适合鱼塘套养,如果是在水库、河水、面积较大的鱼塘,可以套养殖鸭嘴鱼。鸭嘴鱼是淡水鱼类中生长最快的鱼类之一,鸭嘴鱼的生活习性跟鳙鱼类似,主要是吃水中的浮游动物。也可以用鳙鱼的饲料来补充喂养,鸭嘴鱼生长非常快,当年的鱼苗(水花)只要食物充足,年底就可以长到1.5斤到2斤左右。
随着物联网智能系统在水产养殖行业的运用,智能化养鱼方面技术也越来越成熟。可以在电脑上或者手机上通过在线监控系统,对养殖水域实现24小时智能监控。养殖水面水体的流速、流量;水中氧气的溶解量、水体的温度、水体的PH值、水体中光照、各种无机物和有机物的含量;都能实时监测。通过对水体中投饵量和含气氧的监测,饵料不足和氧气溶量不够时,还可以自动投放饵料和自动供氧。
流水养鱼有开放式和封闭循环式两种基本模式。封闭式养殖模式主要用于循环水槽流水养殖。这种养殖模式完全颠覆了传统养殖模式对产量的认知。目前我们在做技术服务的一家江苏的养殖户,他的鱼塘以前用传统方法养殖,每亩产量基本是3000斤左右,现在用我们的循环水槽养殖,一个水槽一年产量在5—7万斤左右。
纳米微孔循环增氧技术也广泛应用在水产智能养殖中。像黄鳝、小龙虾、南美白对虾、泥鳅、水蛭等,都有用封闭循环水高密度养殖的模式,由于养殖密度大,对水体溶氧的掌控、水质指标的掌控,必须精准,在线监控系统是必不可少的,还需要配备安全应急系统,如缺氧时的微孔增氧系统。因而智能养殖前期投资是比较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