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尾竹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1、合适的温度:凤尾竹是一种喜暖的植物,在春夏秋三个季节都还好养但是在冬季或者北方的初春一定要注意把它挪到室内较暖的地方,避免被冻伤。
2、充足的光照:凤尾竹虽然也耐阴但是对于植物来说,充足的光照是满足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所以要想凤尾竹长得好还是要多晒太阳,最好是将其放在阳台上,这样满足了光照也有了通风可以避免虫害问题。
3、中性或弱酸性的土壤:种植凤尾竹的土壤需要疏松易排水,可以用农田土加一些红壤土或者腐殖土都可以,但是有一点要注意不能用碱性的土,尽量选择弱酸性或者中性土。
4、适量浇水:凤尾竹喜湿润环境,因此在浇水的频率和多少上要注意不能有积水也不能让土壤太过干燥;一般夏天的时候可以每天浇一次水,早晚的时候还可以向叶子上喷少量水保湿;秋冬季节气温低要适当减少浇水的频率。
5、有机肥料:可以在盆中混入一些基肥,另外也可以每个月施一次氮肥。
二、注意事项:
1、要经常疏松盆内的土壤;
3、随着植物的生长会出现一些黄枝叶、老枝叶,要适当的进行修剪。
3、养分:凤尾竹生长期间需要充足的养分,每个月至少施加2~3次的肥液。
4、注意事项:夏季光照强烈,未避免凤尾竹被晒伤,需适当遮光。
凤尾竹的种植方法?
(1)分株繁殖。一般在出笋之前分株。在竹林里选竹鞭较浅,生长良好的1~2年生幼竹作种苗。将种苗和母株的连结处切断。要少伤根系,多带土,3~5株为一丛。为提高成活率,剪去部分枝叶和进行疏枝。盆栽的结合换盆进行分株。千万不要栽得太深,地栽培育大株丛的株距1~1.3米。
(2)扦插繁殖。在春、夏季扦插。用2~3年生的茎作插穗,也可用1年生粗壮嫩枝作插穗。每个插穗一般有2~3个节。在底部茎节之下留2~2.5厘米,作插入土中用。茎节的上部留1厘米,防止茎节部失水。用沙或土壤作基质,底部茎节处插入沙或土壤中1厘米左右。茎节插入过深或过浅都不利于生根。凤尾竹的生根部位在茎节部,插入土中过深因过湿容易变质,插入土中过浅不利于保持湿度。用塑料薄膜覆盖保湿,控制空气相对湿度85%以上,遮光80%~90%,温度20~25℃,25~30天生根。
栽培凤尾竹一般是用利用分株进行,可结合2-3月份换盆时分株,将植株从土壤里挖出,用利刀从根茎处切开,不要伤害到根系,每株上要带有一枝老竹,和部分须根,这样种植后能更快成活。
把分好的植株栽种到盆中,固定好后浇水保持土壤湿润,放到凉爽的半阴处,等待其恢复生长即可。
凤尾竹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凤尾竹如何浇水?
凤尾竹是一种比较适合室内养殖的植物,其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如下:
养殖方法:
1.选择土壤和盆器:选择排水性好的透气性土壤和适合凤尾竹生长的盆器。
2.光照:凤尾竹对光照要求高,应将其放置在光照充足的地方,但要避免暴晒。
3.温度:凤尾竹适宜生长的温度为18℃-25℃。
4.浇水:适量浇水,保证土壤湿润即可。
5.施肥:可每月施一次液态肥或叶面肥。
注意事项:
1.避免凌晨或夜间浇水,应在早晨或白天浇水。
2.避免水渍积累在盆底,应定期清理水渍,保证良好的排水性。
3.凤尾竹对干燥和潮湿都比较敏感,因此要注意保持适当的湿度。
4.经常修剪凤尾竹的顶部可以促进其枝叶的生长和茂密度。
5.凤尾竹的生长速度比较缓慢,不可心急,应该耐心等待它的成长。
1、浇水:凤尾竹喜温暖湿润环境,气温高时可3天浇一次;气温低时1个礼拜浇一次;
2、光照:凤尾竹适宜在半阴条件下生长,要避免太阳直射;
3、土壤:选择土质疏松的腐殖土即可;
4、施肥:每个月施加1至2次稀释的肥水;
5、修剪:定期修剪枝干,及时清理植株的坏叶。
浇水事宜
凤尾竹喜湿怕积水,装盆后第一次水要浇透,以后保持盆土湿润,不可浇水过多,否则易烂鞭烂根。从装盆至成活阶段还要经常向叶片喷水。如果盆土缺水,竹叶会卷曲,及时浇水后,竹叶又会展开。
病虫危害
凤尾竹受到真菌等病菌侵害引起的叶斑病时,易使叶片局部坏死,出现***斑点或斑块,严重时整叶枯黄脱落;
受到花叶***侵染后叶片上出现黄绿相嵌的斑驳;遭受介壳虫、红蜘蛛等为害,叶片也会变成局部黄枯,甚至整叶萎黄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