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托竹荪工厂化种植怎么样?
竹荪又名竹笙、竹参,是寄生在枯竹根部的一种隐花菌类,形状略似网状干白蛇皮,它有深绿色的菌帽,雪白色的圆柱状的菌柄,粉红色的蛋形菌托,在菌柄顶端有一围细致洁白的网状裙从菌盖向下铺开,被人们称为"雪裙仙子"、"山珍之花"、"真菌之花"、"菌中皇后"。竹荪营养丰富,香味浓郁,滋味鲜美,自古就列为"草八珍"之一。
随着近年来红托竹荪的产业快速发展,工厂化制作菌包后覆土栽培成为红托竹荪的主要生产模式,目前国内红托竹荪栽培工艺的主要为使用圆柱形聚乙烯塑料容器通过手工或机械化设备灌装培养基料后经过常压100摄氏度灭菌48小时冷却制作撑菌棒转移到接种室后接种,转移至培养库培养100-120天后覆土栽培。该工艺自动化程度不高,与目前我国金针菇、真姬菇等工厂化栽培具有较大差距,其模式的缺点如下:
1、人工成本高,该生产模式通过机械装袋后,由于使用的是圆形包,后期的接种无法实现机器定位,只能***用人工接种,导致整个过程中人工成本较高。
2、能耗高,目前国内***用的圆柱形性塑料袋材为聚乙烯,其不耐高温,且通常***用100℃48小时灭菌能耗消耗大;
3、占用培养空间多,圆柱形菌棒多***用立棒在方形框中,菌棒摆满后中间有较多间隙,圆柱菌棒层架式培养,一般每个库房(6M*9M*6M)仅能放置2万个菌包。
4、培养周期长,***用圆柱形聚乙烯塑料袋作为生产菌棒容器,装料后只能在圆柱的上方接种(直径17cm,约226cm2),接种面积小,菌包发菌速度慢,通常情况接种后需要3-4个月才能长满。
5、后期栽培覆土量大,制约产业发展,***用聚乙烯塑料袋作为生产圆柱形菌棒,培养结束后,每个菌棒覆土量为8公斤,按照每个大棚约5000个菌棒计算,每个大棚需要用土量约为20吨,地区土壤***有限,用土量大严重影响产业发展。
蔬菜工厂化种植的弊端?
其一,改变蔬菜植物的生活环境,植物肯定有一个应激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它是否会产生一些对人类有害的激素物质。也未可知。
其二,工厂化生产需要一些设施,而生产这些设备的工厂就会以环境为代价,比如说挖矿,运输,炼钢等等,都要污染环境。正所为人类在得到便利的同时,也会付出惨痛代价!
工厂化水培韭黄种植方法?
一、准备材料
选择一些长势良好的韭菜,修剪掉其上的老根,仅仅保留缩茎根。注意最好多准备一些一起培养。再准备一个不漏水的容器,以及一些营养液。其中营养液可以自己用阿司匹林药片和维生素C药片的粉末溶于水中制得。
二、进行水培
往容器中倒入少量的水,再加入少量的营养液,并混匀。之后,将韭菜放到水中,使它们的根部全都处于水面以下。注意水不要太多,不然容易将植株泡烂。让水面略高于植株的根部就可以了。
三、后期养护
将容器放到一个温暖的位置,并且给予足量的柔和光线照射。这样仅需要1-2天,它们就可以出苗了。几天之后,它们就可以长高很多了。在它生长时,要注意换水,并且再换完之后添加一些营养液,供给养分。等它长高了之后,就可以进行收割了。
1、整地作畦
选择畦宽2.4米的韭菜地,在畦两边各留0.5米的空地,便于取土。每畦种植4行,行距在33-40厘米之间,穴距17~25厘米。
2、软化前期管理
选用2~3年生的韭菜最好,春季收完韭菜后施足肥料,每亩可施入粪肥3000千克、复合肥5-10千克。土壤干燥时应结合施肥浇水。在韭菜软化之前要防治好灰霉病、***病、韭蛆、蓟马等病虫害。
3、培土
培土时每亩需先施复合肥40千克,再浇一次水,并结合施肥浇水用1000倍液敌百虫等泼浇根部防韭蛆。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和老黄叶。培土分2次进行,第一次培土在苗高50厘米时,10天后歌曲上部青韭再进行第二次培土。培土要在20厘米厚。
4、遮阴
在青韭收割之后,当韭苗长到10厘米高时在畦上建棚架,覆盖上黑色薄膜,再盖一层秸草,盖草厚度以不漏光为宜。
在软化期间应保证棚架不透光和不淋雨,经常检查,防止薄膜受损,秸秆和薄膜被吹掉,避免雨水进入棚内,引起韭黄腐烂,造成产量和品质的下降。
5、采收
韭黄一般需要20天的栽培,在长到35厘米以上、顶端开始枯萎时就可以收割韭黄了。收割时先揭去草帘,将韭黄叶片扶向一侧,把土扒开到露出韭根时,离地面1.5厘米平直收割。割后如果下雨,根部还要覆盖地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