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鳝鱼密度?
购买黄鳝苗后需要用2%-4%的盐水清洗15-20分钟,杀死它们身上的病原体。经消毒及注水后,黄鳝可投入进行养殖。黄鳝品种规格应整洁,饲养密度应为每平方米50-150条。为了保持水和空气的畅通,还可以与泥鳅混合,改善水环境,增加水中溶解氧的含量,提高黄鳝的产量。
黄鳝鳝种的投放-放养的密度一般为2千克左右/平方米,也有每平方米放5~6千克的。如果放养鳝种的规格为每千克20~40尾时,可放40~80尾或100尾左右;在50克/尾时,每平方米可放鳝种160尾;在25克/尾时,每平方米可放鳝种250尾;在15克/尾时,每平方米可放鳝种450~500尾。
黄鳝与田螺密度?
一般以每平方米放鳝苗1~1.5千克为宜。田螺的放养密度是每平方米放养5只。
田螺可充分利用养殖水体中的残剩有机质和残饵,繁殖的小田螺也可作为鳝鳅的饲料,相互得利。 黄鳝为底栖生活的种类,适应力强,在各种淡水水域中均能生存。田螺则一般生活于水较浅的稻田、河沟、池塘、湖汊中,水过浅或水温过低时也会潜入泥土中。
高密度黄鳝怎么雌性变雄性?
1、第一次性成熟是从胚胎到产卵之前,也就是说20厘米以内的黄鳝大部分都是母的。
2、在它产完卵以后,黄鳝的卵巢就开始逐步变为精巢。在卵巢变为精巢的这个期间叫做雌雄兼体时期。然后随着个体的增大,黄鳝卵巢变为精巢以后,也就是第二次性成熟。
3、第二次性成熟,性别就固定下来,就再也变不回来了,永远都是一个公的了。 也就是说,鳝鱼胚胎发育到第一次性成熟时为雌性,可是从第二次性成熟开始时它又变成雄性了。
4、这就是说,黄鳝在一生中既当妈又当爹。这种阴阳转变过程,在生物学上称为性逆转。
5、换而言之,鳝鱼小的时候,都是清一色的雌性;等发育成熟,产完卵以后,就会由雌性逐步向雄性转变。而长大后,粗粗壮壮的鳝鱼又都成为清一色的雄性。
、黄鳝雌雄同体怎么繁殖
1、黄鳝的生殖季节大约在6-8月份,在其个体发育过程中具有雌雄性逆转的特性,在黄鳝产卵之后卵巢逐渐变为精巢。当黄鳝体长在36-48厘米的时候,大部分泥鳅开始性逆转,雌雄个体几乎相等。
2、黄鳝产卵在其穴居的洞口附近,产卵前口吐泡沫堆成巢,受精卵在泡沫中借助泡沫的浮力,在水面上发育,雌雄黄鳝都有护巢的习性。
3、黄鳝为热带及暖温带鱼类,是营底栖生活的鱼类,它的适应能力强。一般生活于水体的底层,主要栖息在稻田、湖泊、池塘等泥质地的水域,甚至在沼泽、被水淹的田野或者湿地等都可以看见它的踪迹。
4、黄鳝日间喜欢在多腐植质的淤泥中钻洞或者在堤岸有水的石隙中穴居。白天很少活动,一般在夜间出穴觅食。它的口腔皮褶可以进行呼吸作用,所以它可以直接呼吸空气。
二、黄鳝雌雄转换的原理是什么
1、黄鳝在幼年的时候为雌性,在它生殖一次之后会转变为雄性,这种雌、雄性的转变现象称为性逆转现象。
2、黄鳝对饲养环境要求比较严格,养殖产地的水不宜过深,黄鳝虽然生活在泥地中,但是它还是要进行呼吸,水太深不利于它进行呼吸,这样会影响黄鳝的生长,水深一般在15-30厘米左右比较好。
3、在养殖黄鳝的池塘里可以适当的种植一些水生植物,比如水草等。这样不仅可以净化水质,还能给黄鳝提供一个优良的生存环境。
4、黄鳝是以肉食为主的杂食性鱼类,主要捕食昆虫、小鱼、小虾等。在给黄鳝喂食的时候应该以黄粉虫、蚯蚓以和小鱼虾等荤料为主,然后在配合一些其它的饲料。喂食的饲料要固定,不宜随意更换饵料。
5、黄鳝养殖对于水温也有比较高的要求,而且还要注意不要大小一起混养,大小混养容易导致小黄鳝衰弱死亡,甚至会因为抢食而互相残杀。
白鳝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1.水源
水源是养殖的第一要素。它由水质和水量两方面组成。水量供应要保证充足,鳗种培育上常用深井水,一般一个2000平方米培育场,深井水出水量每小时不得低于60吨;出水水温不得低于24℃,以降低热量消耗;土地养鳗池水源能自流灌溉最理想。
2.饲料
应有可靠的饲料来源。一是配合饲料,二是人工饲料。要保证饲料能充足供应,质量有保证,经济上又合算。
3.地理环境
鳗场周围环境要避免噪声,无工业污染;地形好,施工费用小,旱季不枯水,雨季不淹。
4.土质
温室为水泥培育池,土质影响不大,成鳗池以介于砂土和黏土之间的壤土为好。
5.交通和通讯场址选择时考虑的一个重要方面
鳗场饲料购进,成鳗出运数量大,又必须及时,场址应选在交通便利的地方。
6.电力系统
电力要保证有足够的容量和可靠的电网正常供应以及自备电系统。
要养好白鳝鱼,那么在养殖前的准备工作应考虑到养殖中的需求,不仅要做到远景发展规划,也要注意细节处节,这样不仅利于养殖后期的管理,对于养殖效益也有提高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