莴笋种植方法与管理?
整地
莴苣根系较弱,耐旱力弱,应选择土质疏松保水保肥的土壤。定植前耕翻15-21厘米,结合施腐熟好的有机肥,耙细、整平。定植前7-8天沟灌一次透水,3-4天后覆盖地膜,需拉紧铺平,使膜和地面贴紧,四周用土压严。
水分管理
幼苗期的土壤不宜干燥也不能太湿,以防止幼苗老化或徒长。莲座期适当控制水分,促进莲座叶发育充实。借球期水分供应要充足,水分少会使叶球小且产生苦味,结球后期水分不宜过多,以免球部开裂和发生软腐病。
施肥管理
莴苣苗主根其苗后易拔断,可产生大量侧根,栽后容易成活。定植要浇2-3天的定根水提高成活力。茎用莴苣定植前要结合翻土整畦施足基肥。幼苗期至莴苣膨大期要保持土壤湿润。遇干旱时每3-5天浇灌一次“跑马水”,苗的生长后期不宜过多肥水,以防止徒长。莴苣开始膨大期施肥应从浓到稀。施肥过浓易导致其基部开裂,引起腐烂。
1.播种管理
首先将床面耙平,种子均匀播撒,播种后覆盖塑料薄膜。当百分之七十左右的莴笋幼苗出土时,薄膜可移除。
2.苗期管理
播种后保持床温在20至25℃,苗床表面保持湿润,当幼苗刚出土时,应及时除去边缘表面的覆盖物,以防止下胚轴过度伸长而形成高幼苗。如果温度过高,应适当遮阳。
3.整地施肥
选择排灌良好、富含有机质的地块进行栽种,施足基肥,肥后,翻25厘米深,然后平整成1米或2米宽的床。多雨地区还要注意深沟排水。
4.温度调节
莴苣茎叶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1 ~ 18℃。当温度超过20℃时,它会被提前矮化、过度生长和抽苔。莴苣正常生长所需的温度可以通过揭开草帘、通风等措施来调节。
5.水肥管理
种植后,应及时浇足稳根水,检查补苗。幼苗期保持土壤湿润,莲座期应控水促进根系生长,嫩茎膨大期保持充足的水分供应。莴笋栽种过程中还需要根据季节性来进行合理追肥,比如春莴笋追肥原则就是多次量少,一般定植后就可以进行第一次追肥,定植后的半个月左右可以进行第二次,追肥的肥料通常也以农家肥为主。
6.采收
分期***收的,可掐去顶端生长点和花蕾促使营养回流,使茎肥大,以防“窜"苗或空心。
莴笋栽培技术?
1、整地施肥
莴笋的根系浅,吸收能力较弱,所以土壤要选择疏松的砂质土壤为佳,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干燥的地块,在播种前施足底肥,然后深翻,将土壤敲散捏碎,然后整平整细,盖上一层覆盖物准备种植。
2、播种
为了保证***能顺利的发芽,需在播种前对***进行处理,将***放置在清水浸泡6小时左右,然后用湿毛巾包裹开始催芽。
催芽后即可播种,莴笋的***较为细小,所以播种时将其环境细土搅拌均匀后进行撒播,播种前对土壤浇一次透水,平均每平米播种2-3克,播种后覆一层浅薄的细土即可。
播种后盖一层薄膜,保温保湿加快出芽,仔细观察,待幼苗出土时,立马掀开薄膜,保持通风和光照,待幼苗长出3片左右真叶时即可定植。
3、定植管理
定植时为保证它的生长快速强健,应保持间距和行距25cm×30cm,及时浇水,促进根系发展,保持土壤湿润,如果定植是夏季高温时期,要适当的遮阳,以免幼苗受到伤害。
在施足底肥后基本无需施肥,可结合中耕或除草时施一两次农家淡肥即可,还有注意中耕时一定要浅根,它的根系不就不发达,中耕过深,会损害它的根系。
4、田间管理
浇过缓苗水后,在地面未干时,本着一遍浅二遍深的原则,锄划两遍。如遇较大降雨,雨后天晴后,应及时再锄划。莴笋喜欢湿润的土壤,所以应适当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分别在莴笋定植后15天左右和10天左右结合浇水,每亩冲施菜乐乐20公斤和硝酸铵钙20公斤加磷酸二氢钾1公斤。
5、及时***收
夏季莴笋的收获期也是抽苔最迅速的时期,若不及时***收会造成植株抽苔后品质变硬、甚至中空的情况,极大影响莴笋的产量与品质;故***收莴笋需做到及时***收,当莴笋主茎顶端与最高叶片的叶尖相平时,为收获适期,***收前10天禁止使用农药。